《邪不压正》,相信大家都去看了。

一位导演,4年只拍一部电影,能不让人好奇?

何况,这人还叫姜文。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

作为中国最不按套路出牌的导演(可能没有之一),《邪不压正》的路数再次让很多观影人措手不及。

故事结构简单、节奏跳跃脱线、过多夹带“私货”——不少观众在“声讨”中表达了对这种“邪”的接受不能,作品的评分也是几度急转直下。

姜文可以说是众多中国导演中,唯一让小电为他口碑跌落而“痛心扼腕”的鬼才。

然而在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中依旧不能否认的,还是姜文的才华横溢:

他敢,把自己内心的好恶,直挺挺地放在电影里 。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

用史航饰演的角色“挤兑”影评人是姜文的内心os

也敢,四万平米的北京城,为了电影说搭就搭。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3)

重要的是他还敢,姜文的电影就是他梦中世界的真实写照。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4)

“火车”是姜文电影中常出现的意象

这位导演不仅爱做梦、爱电影,还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四处留情”。

他对许知远说:“我老了有三件事要做,出本书、作些画,最后再写首曲子。

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脑子里老有旋律,有时候能哼出来,有时哼不出来。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5)

姜文离音乐人显然还不止“一步之遥”。但熟悉他的观众会知道,其实他早在电影里分享过很多自己的音乐喜好了。

姜文的电影中,一向不乏各类型音乐元素的运用。甚至连配乐师们都对于姜文的音乐素养表示惊讶。

今天,咱们就从《邪不压正》走起,看看“姜湖”中的音乐世界。

第二爵士组曲之“第二圆舞曲”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我们先从《邪不压正》的开场说起。拉开这部影片帷幕的,便是这首著名的第二圆舞曲——来自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二爵士组曲。

有趣的是:这部组曲和“爵士”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因为当初为其命名的人搞错了——久而久之“爵士组曲”的名号便被人人称颂。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6)

肖斯塔科维奇

这段圆舞曲被大众熟知,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大开眼界》中,这段圆舞曲都曾被老库相中。

而钟爱库布里克作品的姜文,也在自己电影中沿用了这段旋律作为《邪不压正》的开场音乐。它为全片定下华丽、灿烂又不失神秘莫测的基调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7)

虽然姜文只在开头用了这段音乐,但李天然每每穿行于北平城的车水马龙时,这所间谍之城都让小电耳畔响起第二圆舞曲的高潮……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8)

姜文镜头下的北平,是真实和魔幻交融在一起的,跟着肖斯塔科维奇,在房顶上跳一支不会完结的舞吧

《索尔维格之歌》

爱德华·格里格

小电最爱的配乐,在《一步之遥》、《少林足球》等电影中均有出现。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9)

马走日:武六是被我给绑架的!我绑她干什么呀?我不是想逃吗,我逃到哪儿去啊,我就逃到这儿,不都想枪毙马走日吗?就这儿,最好是!

——《一步之遥》

《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在原作中用于诗剧第四幕——放浪不羁的培尔·金特的爱人名叫索尔维格。

她在茅屋前一面纺纱一面哼唱这首歌,耐心地等待这个浪子的归来——苦涩、痴情的等待塑造了曲调的悲凉气息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0)

李天然:你之前对我开枪,真的不怕打死我吗?

关巧红:不会的……因为那些子弹,是假的!

——《邪不压正》

电影中,伴随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白雪皑皑,爱情、复仇、国难都夹杂在了格里格式的悲凉中,颇有视死如归的神圣感。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622」第二乐章 柔板

莫扎特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1)

张麻子:这是穆扎的曲子。他们叫穆扎,我们这里叫莫扎特。

老六:你还能听出是穆扎来?

张麻子:也分时候。

老六:什么时候?

张麻子:唱片上写着他名字的时候。

——《让子弹飞》

姜文在戏里戏外,对穆扎都情有独钟,这段曾经在《让子弹飞》中就用过的音乐,在《邪不压正》中再次短暂地出现了——优雅、静谧的听感沁人心脾。

“子弹飞”这部全片充斥着荷尔蒙和男人之间权谋交错的凶猛故事中,舒缓的旋律让张麻子和“儿子”这一段对话独树一帜。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2)

除了姜文的电影作品以外,这段乐章最为著名的是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的开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翻出这部经典电影感受一下。

《偷洒一滴泪》

葛塔诺·多尼采蒂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3)

彭于晏的“裸奔”,让《邪不压正》被很多人贴上了“卖肉”的标签。

但姜文不以为意:“彭于晏的身体代表了极度的自律。这么美,我干嘛不拍呢?”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4)

电影中“裸奔”片段,搭配的就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爱之甘醇》中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这首抒情咏叹调素有“男高音试金石”之称,帕瓦罗蒂就曾多次演唱过这一经典乐段。

姜文的浪漫,和古典情怀是分不开的,即便是在这样有点恶趣味的情境中——赤裸的奔跑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纯洁自由的追逐。

《By the Sleepy Lagoon》

Eric coates

作为《邪不压正》最强的宣传噱头之一,在音乐方面制作方找来了王菲以及张亚东共同重新制作了由英国作曲家Eric coates谱曲的这段古典旋律,并给它重新付与了浪漫的名字——《偶遇》。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5)

这首曲子弥漫着爱情的甜味儿,据说曾经是Eric coates为了自己的另一半所创作,呈现的是作者百转千回的爱恋。这段音乐还一直被BBC的音乐节目《荒岛唱片》用作开场曲。在王菲的重新演绎下,空灵感替代了原版的幽幽缠绵,宛如至身仙境。

除了宣传曲外,《By the Sleepy Lagoon》几乎“承包”了所有关巧红和李天然之间的缥缈的爱情。然而在甜蜜旋律下,两人的命运却又注定让他们不能走到一起,乱世浮沉让恋人之间再也不能自已。

《乡村骑士》

波特罗·马斯卡尼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6)

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阳光灿烂的日子》

如今,每每这首《乡村骑士》间奏曲被提及时,就会让人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个耀眼的日子。

在电影结尾部分,当马小军在跳台上,看着下面的米兰,奋力一跃的时候,音乐同样在响起,美妙的幻想离去,青春也随着终结了。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7)

电影“脚不沾地”版特辑中,姜文再次启用了这段经典音乐。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感觉,配上如梦如幻的镜头,你的精神仿佛也跟着李天然在北平的屋顶飞翔。

《Joshua Fit De Battle Of Jericho》

Sidney Bechet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8)

朱潜龙:你为什么要把根本桑的印,盖在我老婆的屁股上!

——《邪不压正》

全片最佳笑点,莫过于被盖在了许晴屁股上的戳——对于廖凡饰演的朱潜龙来说,盖在媳妇的屁股上,就如同盖在自己的脸上。这是姜老在《让子弹飞》之后,再次纠结“屁股”和“脸”的问题。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19)

而这段配乐来自Sidney Bechet的《Joshua Fit De Battle Of Jericho》,他是爵士乐史上以高音萨克斯风为主奏乐器的先驱者。

在这张专辑中,唯独这首最有“邪趣”的味道,旋律顽皮、充满挑衅的意味。配上廖凡在戏中被许晴一套掌掴带走的脸,再合适不过了。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0)

关巧红:复仇,不需要让别人相信。一个人,一把枪,足矣。

——《邪不压正》

在电影终极预告中,姜文为这段故事配上了这首十九世纪末著名的黑人民歌,原歌词反应了黑人贫民区的孩子们误入歧途的一生,虽然内容悲戚但曲调却充满力量。给人以西部电影的既视感——对自由的憧憬和对冲破枷锁的渴望。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1)

姜文在预告片中采用的版本,是1964年由著名蓝调摇滚乐团——动物合唱团改编的摇滚版本:力量雄浑且逐渐上升,配合姜文式干脆利落的镜头,“燃情”无比。

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也曾翻唱过这首民歌,和动物合唱团的版本相比,又别有一番沧桑滋味。

《El Dorado》

X-Ray Dog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2)

蓝青峰:时间不等人啊,抓住机会!

根本:走!

朱潜龙:走!

——《邪不压正》

又是一首没有出现在正片中的音乐,但也让小编印象深刻,这段激情的配乐来自《邪不压正》的首支预告。而它出自美国著名的预告片配乐公司——X-Ray Dog(镭射狗)。

这家专为好莱坞提供音乐素材的公司,风格迥异,类型多样,但多数作品以气势磅礴,节奏强悍著称,很多商业大片都会用到他们的音乐作品。甚至在国内的电视节目、广告中,都能见到X-Ray Dog的身影。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3)

而《邪不压正》的首支50秒版预告片,就采用了镭射狗的《El Dorado》,激进躁动的旋律外,还略带神秘。这首歌名本意有黄金国度的意思,姜文想在预告中展现的,就是一个不同于往日影响的神秘北平。

从电影配乐上就不难看出,姜文的风格就是“不凑合”。

在他制作的六部电影作品中,真正的原创配乐十分稀少。最多的一次出现在《太阳照常升起》——那仅仅因为他说动了久石让。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4)

但在和久石让沟通时,他的要求还一度让这位大师发火:“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贴在电影里,让我照着这个感觉创作,有这么要求的吗?!音乐史上有几个莫扎特?我怎么可能做到呢?”

这就是姜文,他的“死较真”完全来自于对作品准确而又坚持的判断力——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要的是莫扎特的感觉,成品也就必须是那个样子。

也许你不能忍受他对电影的“肆意妄为”。但这种坚持,是未来的“姜文”们都应该拥有的。

正所谓是邪不压正(邪不压正得用听)(25)

/ MORE /

/ HO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