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原本是一句古诗词,如今经网友调侃,也被正式纳入了百度词条当中。
眼看着不到一个月国庆又要来了,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了“闻假色变” ,只要节假日回家,催婚绝对是个必谈话题,一年回去多少次,父母就要八卦多少次。本来想趁着节假日回家休整,和家人团圆,结果催婚硬是让一些人变得近乡情怯,甚至逃避团聚。
朋友仅仅大学毕业,刚满22岁,出来工作几个月,回家就要面临催婚催恋的情景。
一份数据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因为催婚,很抗拒走亲访友,而面对无可避免的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主动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表现出佛系状态: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为什么总是逼你结婚找对象?
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蜻蜓教育有料的“老梁”的观点里,催婚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继承。
在古代,人的寿命很短少,平均只有二三十岁,因此要早点结婚,女人15岁便可以为母,男人20岁便可以承担一个家庭。
另一个因素是,国家要发展壮大起来,必须有足够多的人口去充当壮力,上前线打仗,缴纳人口税,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从那个时候来的。
在古代,媒婆是非常具有威信力的,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敬重的行业。小到一个村角落的寡妇和渔夫,大到朝廷之上的状元和公主,成家立业都是一件大事。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姻在古代从来都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此时就需要媒婆积极物色“门当户对”的人家,协助社会小家庭结构的完成。
缺乏沟通 逃避关系如果是古代催婚是基于社会文化大背景的需求,那么,现代人结婚完全可以将这些避之不谈了。
中国式父母几乎永远只会看到表面的东西,而看到不子女内在的人格结构和成长,至少在他们看来,单身,只意味着孤独和脆弱,最容易面临破碎——孤独终老。
而结婚可以构建一个亲密关系的培养皿,可以帮助孤独的个体逃离破碎,并建立完整感 ,好像建立了一个形式上的家庭,人格貌似就变得完整了。
父母看不到的是,子女虽单身,但是独立、自由、幸福,有充足的自我成长和发展空间,虽外在寂寞,内心却不孤独。他们也看不到,那些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选择了功能性婚姻的子女,无论结多少次婚,怎么换关系、换哪段关系,都无法摆脱“不幸的婚姻”。
他们意识不到,选择结婚也可能会让一个人“孤独终老”,这种孤独的背后, 隐藏着一个过度破碎的自我,是无法单纯通过婚姻来解决问题的。
这一切,都是单纯因为父母和子女缺乏沟通导致的,有专家对父母教育子女的心理做过分析细,结果显示,很多家长对于自身“家长”这一职责的压力很大,他们从小和孩子的沟通就有问题,孩子对他们的认可度很低,家庭教育也屡屡出现问题和挫败。
尽管亲子之间遵循这样的定律,子女从最初呱呱坠地,和父母保持亲密无间,到若干年后与父母的距离逐渐远离。
但有效的语言沟通是能够减少这种“分离感”的。
如果父母无法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最终只会上演一个家庭的悲剧。
中国式家庭的集体潜意识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催婚都是一个让全社会都焦虑的话题——到了这个年龄段你怎么还没有结婚生子?你有成立家庭吗?现在你还没结婚,你是不是不正常?
催婚的社会性焦虑现象,早已融入了国人的集体潜意识,这其中有很深层的社会原因,《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解释了“中国式完整人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集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是中华人民大家族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形态,在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中,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我国有上下5000年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的天灾战祸,才得以生存下来,可歌可泣,这也绝对和我们的集体主义文化基因有关。
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上下同欲者胜”“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最有力量”这些名句。
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下,个人责任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人是不完整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潜意识当中,一个人是不能构成单独的社会单元,如果他们长期不能融入大家庭(结合),那他们就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很难生存下去(古代),也缺乏话语权。
而现在的家族体系没那么庞大,所以只要结婚生子就能构成一个完整家庭,存在于社会与家族体系中,被社会所认可。
社会几千年的集体潜意识,就像一个烙印一样,印在我们潜意识深处。尽管我们意识上不愿意重视他,却也会成为一种群体很基本的焦虑,并影响到个体身上。
结婚生子表面上构成一个完整家庭,但内在的不完整,内在的破碎心灵始终都在,那些不曾直面的痛苦,迟早会反噬到子女和他们的负面身上。我是一名咨询师,如果你遇到情感问题,私信我,我和你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