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效学习:成为学习高手的5个方法》
作者:日/西冈一诚
点评:作者在全国排名倒数的高中排名倒数,两次高考失利,第三年逆袭考入名校东京大学。本书探讨了成为学习高手的5种思维:原因思维、起点思维、目标思维、逆向思维和本质思维。
1
◆ 告别假装努力,像聪明人一样思考
>> 真正的勤奋,绝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做最简单的事情,而是去做最重要的事。
>> 学习需要投注大量的心力,甚至可以说,真正深入而持续的学习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
◆ 只要改变思维就能成为聪明人
>> 5种思维,它们分别为:原因思维、起点思维、目标思维、逆向思维和本质思维。
2
◆ 原因思维法
>> 记忆力好的人擅长提炼信息。 聪明人的记忆空间的容量与普通人并无差别。但是,聪明人擅长归纳和整理记忆内容,能够将大量信息分类、整理并存入记忆。总而言之,聪明人与普通人的差异不在于记忆空间的大小,而在于记忆存储方式的不同。
>> 聪明人就是实现记忆轻量化的人。通过转换视角,记忆力好的人成功实现了记忆轻量化和最小化。就像我们整理衣柜一样,一格全部放T恤,另一格全部放贴身衣物,分门别类,整齐有序。提取信息其实应该先是提取类别,然后再从类别当中去提取某个具体的信息。
>> 信息整理有序,提取信息就会更快捷。寻找信息之间的关联,抓住关键信息,让记忆轻量化。
>> 要提高记忆能力,需要转变看待事物的方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分析理解记忆的对象,让内容更有利于记忆;二是通过在记忆对象之间建立联系,实现记忆轻量化。
>> 一切事物都是结果的呈现。分析原因,简言之,就是“知其所以然,实现轻松记忆”的思维。
>> 原因产生结果。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一切事物背后必有原因。因为有火,所以有烟;因为生了虫牙,所以牙疼;因为悲伤,所以流泪。
>> 我们看到的所有现象,都只是结果的呈现。重力作用的结果,就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地球自转的结果,就是一天分为白天与黑夜。遇到开心事的结果,就是露出笑颜。只是我们总是将这些现象视为理所当然,总是轻易下结论:“苹果当然要从树上掉下来。”
>> 东大学子常用词中排名第一的是“为什么”,频率远超其他词语。
>> 东大学子的特征是:遇到任何事情或者知识,都将其视为一种“结果”,然后努力分析并追寻其“原因”。“为什么unite表示‘统一’?”“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 因为对所有事物都带有疑问,所以才想去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因为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才能记住大量信息,实现长期记忆。
>> 认为一切现象的产生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能够深刻思考并追问“为什么”的人,才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 分析原因的5个步骤
>> • 步骤一:寻找结果——寻找记忆对象,探索事情缘由。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记忆的对象,分析对象。形成习惯之后,对不经意间看到的新闻或者身边的日常琐事,不管是什么对象,我们都可以尝试着寻找一下结果。
>>• 步骤二:寻找关键词——搜寻有特征的数字或者特定表达分析原因时,可能一开始会有些迷茫。对于书上写的“1853年,佩里的舰队来航”,你可能只是一眼扫过,很难会去想为什么。的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很困难的。此时,我们可试想一些具体信息,例如“1853年”“美国”等,通过锁定的关键词找到突破口。
>>• 步骤三:设置问题——思考数字和特定表达背后的原因观察到一个事件,就要思考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比如,“1853年,当时的世界发生了些什么?”“在这一时期,还有些什么事件?”“对美国人而言,1853年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是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呢?”诸如此类,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 • 步骤四:了解背景——调查数字和特定表达的背景然后,我们需要以更宏观的视野、更抽象的高度进行分析。比如,1853年,就是19世纪,那么,19世纪有什么时代特征?与其他世纪相比,19世纪有什么不同?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进一步思考。以美国为例,继续拓展思维,我们可以想想“美国原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原来的美国到底做了些什么”等等。
>> • 步骤五:分析原因——思考原因并得出答案在步骤三和步骤四的基础之上,提出“为什么”,从而得到步骤二的解答。例如,检索“1853年”“美国的建国历程”,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印象中的答案:“1853年,英国好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原来美国在这一时期刚刚占据西海岸没多久”,等等。
>> 此时,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到底这个理由是否正确?”纠结这个理由正确与否的过程,其实也是深入思维的过程。
>> 当然,理想情况下,我们找到的理由就是正确的。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我们思考、我们接纳的过程,这样能让我们保持思考的习惯。这个思维过程无须告知任何人,如果想法错了,我们改正过来就可以了。
>> “分析原因”的具体示例:
>> unite =统一。步骤一:“unite”“统一”“uni”。步骤二:uni是什么意思?步骤三:uni是“一个”的意思,然后派生出“统一”的意思。
>> term这个单词有“期限”和“关系”两个意思。步骤一:“term”“期限”“关系”。步骤二:期限和关系意思完全不同,为什么一个单词可以表达两个意思?步骤三:term本来是什么意思?步骤四:term原本表示限定范围,然后派生出限定时间的“期限”,以及限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关系”。
>> 当事物之间建立了关联,记忆就会变得更加便捷。例如,当我们听到“unite”这个词时,会想起还听到过其他类似表达的词,比如unite、uniform、universal等。能够这样进行举一反三的人,自然能很轻松地记住unite这个单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大脑中创建了一个“uni的记忆分格”。
>> 记忆力好的人在记忆橱柜里存放信息时,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的,每个信息都有专门的存储格,就像整理衣帽间一样,内衣是内衣,T恤是T恤。能够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人,就已经有了“uni”这样一个记忆分格。在这个格子里,所有由uni派生出来的单词都装在里面。unite一词属于uni这个格子中同类单词之一,也存放在其中。这种方式可以让记忆更加快捷,而且不易忘记。
>> 建立联系的5个步骤
>> • 步骤一:立标签——前文中提到的找寻原因的“原因”。 “uni”就是“一个”,“1848年”就是“美国发展扩大到了西海岸”,我们需要努力寻找其中的本质原因。
>>• 步骤二:贴标签——记笔记,在题头标出原因。准备笔记本或笔记手账。“uni=一个”“1848年=美国达到西海岸的一年”类似这样,将其标在题头。
>>• 步骤三:寻找联系1——寻找“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因为“uni”表示“一个”,所以产生“unite”表示“统一”这个结果。“uni=一个”还有很多派生出的词语,找出它们,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分析调查。
>> • 步骤四:建立联系——将“结果”和“原因”联系在一起。我们在步骤三中找到了“uniform”这个词,但是不知道这个词是如何与“uni=一个”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充分调查,深入思考如何将原因和结果关联起来,并将其形成文字,做好笔记。因为“uni=一个”“form=姿态、形态”,由此我们知道uniform是大家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所有人都展现出同一种形态,这样我们就建立了联系。
>>• 步骤五:寻找联系2——记好笔记,然后继续寻找其他关联结果。或许不能立刻找到,但是肯定还有“uni=一个”派生出来的其他单词。比如你在路上散步的时候发现了“universal”,这个单词也是与“uni=一个”相关的,我们可以立刻将其记在笔记本上。
>> “建立联系”的具体示例:
>>uni=一个。• unite=统一(许多事物联合为一个整体)。• uniform=制服(大家统一着装,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形态)。• universal=普遍的(所有人的想法都是共通的、统一的)。
>> fine =非常棒、罚款。因为分界线是确定的,“没有超过这个分界线的”就是“非常棒”;因为确定了界线,所以“就此打住,以后不再发生争执”就是“罚款”。• define =下定义(de=明确。明确确定界线)。• infinite=无限的,infinity=无限(in=无。没有界线=无限)。• confine=限制(con=完全地。完全设定界线=限制)。• final=最终(al=类似的。类似分界线一样清晰明了的终点)。
>> 17世纪,气候异常导致经济危机,各地战乱频发。• 英国:清教徒革命。• 俄罗斯:拉辛农民起义。• 法国:福隆德运动。•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
>> “建立联系”,一起试试看!【问题】Q1:为什么日本以大米为主食?Q2:印度咖喱饭馆里为什么会有馕?Q3:“supermarket”中的“super”是什么意思?“super market”是“超级出色市场”的意思吗?
>>【回答】A1:大米适合生长在降水量多的地区。因为大米热量高且利于储存,而日本降水量充足,所以日本大量种植水稻。——除了日本,还有许多降水量丰富的亚洲国家也是以大米为主食。A2:馕是由小麦粉制作而成。印度降水量少,不适宜种植水稻,而是以种植小麦为主。——印度降水量少,适合种植小麦、棉花等适宜在干燥地区生长的植物。A3:super是由superior这个英文单词而来,用于比较,意思是“更优秀”,因此supermarket就是“比传统市场更出色的市场”,即“超级市场”。——superior的意思是“更优秀”,并派生出“超过其他所有的,是最好的”的意思,因此有了“卓越的”意思。
3
◆ 起点思维法
>> 具备简明扼要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能力,也是聪明人的特质之一。
>> 调查显示东大学子常说的排名第一的高频词汇是“为什么”,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是什么呢?就是“总之”。
>> 的确,东大学子往往将“总之”置于对话的开始,因此能够非常清晰且有条理地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他们中还有些人可以做到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用一句话总结出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 概括总结就是进行信息取舍的行为之一。
>> 先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部分进行重点阅读,其他无关内容则全部省略。正是这种阅读方式,保证了他们的阅读快速有效。
>> 至于总结概括的过程,东大学子的操作方式其实非常简单。• 在进入具体正文内容之前,先了解导致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具体发生的事件处于怎样的地位。• 在以上两个步骤中找出重点,像画重点线一样,观察要点、记忆要点、总结要点。
>> 事物都有对应的“起点”• 所有事物的终点都有起点
>> 所有事物都是“终点”,其背后都隐藏着与之相应的“起点”。所有情况,都一定存在着某种背景或前提。
>> 概括能力强的人,就是掌握事物起点能力突出的人。
>> 世界所呈现的现象都是事物的“终点”
>> 新闻报道、文章、自我介绍,都需要概括总结。这个世界充斥着事物的“终点”,而我们在生活中却往往看不见导致事情发生的“起点”。东大学子不同,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信息,了解事件产生的起点,他们总是会通过“总而言之”进行思考,因此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
>> 寻找起点的4个步骤
>> 步骤一:寻找需要概括总结的文章,搜集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图书、文章类的概括总结开始,待养成习惯后,再逐步深入日常生活中。
>> • 步骤二:寻找词语的定义
>> 首先,我们尝试从词语的定义开始。我们经常说“名副其实”,的确,词语本身的含义是帮助我们追溯起点的捷径。我们平时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说话,对词语的意思只是了解个大概。为什么那个人要用那种语言表达,其中必然有某种原因,我们需要探寻词语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我们阅读有关“世界史”的文章,就要思考“什么是世界史,该如何定义世界史”;听别人自我介绍时说到“九州人”,就要想想“九州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听到“主权国家体制诞生”,就得思考“什么是主权国家”。这样的方式听起来似乎有点弯弯绕绕,但寻找事物起点的捷径归根结底只能从词语的定义本身开始。
>>• 步骤三:尝试寻找起点我们先尝试找到事件的最初原因,就能通过大致框架理解整个事件并追溯起点。比如听到“美国入侵了”,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美国原本是怎样的国家”。当我们阅读时,文章中如果出现“最初”“本来”之类的词语,要特别关注。例如,文章中如果出现“社会学本来指的是……”我们就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当然,无论执行步骤二还是步骤三,都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设定好“问题”,就能方便寻找到起点的关键内容。
>> • 步骤四:寻找过程——思考事件发生前的状况。在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起点的信息。例如,尝试概括一下“世界史是这样一门学问”“美国建国历程是这样的”等,此时的概括是关系到事件背景的重要信息,也就是“起点”。掌握事件的起点后,就能进行总结概括了。
>> 【问题】接下来,我们尝试寻找“起点”,总结一下整个“过程”。Q1: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史上的重要转折点。Q2:任天堂游戏机开始发售。Q3:日本产业空心化进程开始。
>> 【回答】A1:步骤一: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步骤二:“大革命”究竟是什么?——被统治阶级改变统治阶级权力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转折点”是什么?——是造成某个事物发展或重大变革的重要契机。步骤三:究竟什么是“法国大革命”?——打倒绝对王权,成功实现市民主导的共和制的革命。步骤四:一直以来的绝对王权到此终结,法国大革命是促使法国社会转变为由市民主导的共和制且持续至今的重大历史性革命。A2:步骤一:任天堂游戏机开始发售。>> 步骤二:任天堂游戏机到底是什么?>> ——任天堂发售的游戏硬件。步骤三:究竟什么是“任天堂硬件”?——游戏机的一种,它是针对个体充分享受游戏乐趣、为游戏软件所开发和提供的硬件。步骤四:迄今为止,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多款游戏硬件,但是只有任天堂游戏机畅销(或许是因为这款游戏硬件有新的亮点?)。A3:步骤一:日本产业空心化进程加速。步骤二:“产业空心化”指的是什么?——日本大批企业将工厂设置到海外,导致日本产业发展走向衰退。步骤三:为什么要将工厂设置到海外?——海外劳动力价格低廉,同时还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步骤四:人工费用低、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企业利润高,因此诸多日本企业将工厂转移到海外。
>> 3.将终点与起点联系起来〇 通过总结概括提高说服力 • 将事物的终点与起点联系起来。联系终点与起点时所观察到的信息,就是总结概括的内容,然后言简意赅地进行说明。 • 建立多项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东大学子擅长大意概括和快速阅读,而且,他们通常会在书中相同的地方画线标注。到底是哪些地方呢?就是书和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部分。开始的部分就是水的“起点”(源头),结尾部分则是下游的“终点”(结果)。我们只需要在这两个重点部分做出标注,因为文章的主体必然是围绕“起点”和“终点”的联系展开说明的。文章主体就是连接上游“起点”与下游“终点”的“过程”。
>> 概括总结的4个步骤
>> • 步骤一:完成寻找发展过程的部分,尽可能做好笔记• 步骤二:寻找起点,在寻找发展过程中发现起点,抽取其中的关键词抽取关键词的原则是抽取单词层面看起来重要的词语,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本质”“经济发展”等,尽可能多选几个词。总结文章大意时,所有关系到起点的内容,例如在书名、目录、封面上可以读取到的关键词,都要列举出来。 • 步骤三:拼接组合,分析关键词和需要总结的部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多个角度分析列举出来的关键词,想一想哪个关键词是最重要的,找一找有没有与想要概括的内容相关的信息。此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尝试写成正式的文字记录。如果这一步可以顺利完成,下一步概括总结就能很容易地做到了。总结文章大意时,标注文章中的关键词,仔细阅读关键词周边的信息,理解关键词所表达的信息。• 步骤四:概括总结,在运用相关的关键词说明源头的同时,陈述事实在步骤二和步骤三的基础上完成对源头的说明。如果说明时所用关键词,对方就算完全没听过也能立刻领会到,就可以算得上是完美的概括总结了。总结时需要注意的是,省略具体事例和数字等。概括总结时务必抓取重要信息,要高度抽象概括,抽取最本质核心,不要具体事例。唯有如此,才能培养我们的识别能力。
>> “概括总结”的具体示例:1步骤一:在工业革命中,各国通过推动技术革新实现了工业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步骤二:“技术革新”“工业化”“资本主义”。步骤三:技术革新:蒸汽机等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大量生产。工业化:工业产品大量生产,为了产品出口,各国向亚洲各国寻求贸易往来。资本主义:通过金钱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动。——工业化生产导致大量产品过剩,技术革新实现了批量生产,产品出口促进自由贸易发展。以上活动刺激了经济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步骤一: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现一名乱枪射击的男人。——因为美国没有实施枪支管制,属于“合法持枪社会”,普通民众都能轻易获得枪支,这是导致美国枪杀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步骤二:“普通民众”“持枪社会”“乱枪杀人事件”。步骤三:持枪社会:允许自由持枪的社会。在日本,普通民众禁止持有枪支,欧美社会则不同,尤其是美国,大约1/4人口自由持有枪支。乱枪杀人事件:允许自由持枪社会经常发生乱枪杀人、杀人未遂等恶性事件。美国每年都有超过1.1万人因枪杀而死亡,这一数字相当于凶杀和过失致人死亡人口总数的2/3。步骤四:因为持枪社会允许自由持有枪支,所以导致枪击案件发生。
>> “概括总结”,一起试试看!【问题】Q1: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是绝对王权,至法国大革命终结,这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使法国走向由市民主导的市民社会体制并维持至今。Q2:产业空心化是因为海外劳动力价格低廉、税收优惠政策且利润高,因此诸多日本企业将工厂迁至海外。【回答】A1:步骤一:“绝对王权”“市民社会”。步骤二:绝对王权: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对市民拥有绝对控制权。市民社会:市民成为主导,由市民代表统治社会。步骤三:法国大革命就是绝对王权社会向由市民主导社会转变的历史转折点。A2:步骤一:“劳动力费用”“税收优惠”。步骤二:劳动力费用是指雇用劳动力所需要的费用。发达国家人工费用高,发展中国家人工费用大多较低。税收优惠:企业向国家缴纳的、以法人税为主的一系列相关税收,享受减免优待政策。步骤三:产业空心化就是海外工厂大多能够提供更低廉的劳动力、更优惠的税收优惠,因此大量企业外迁到海外,导致日本本土产业发展低迷。
4
◆ 目标思维法
>> 〇 聪明人表达能力强
>> 会说话,其实就是会表达,从这个角度而言,聪明人往往表达能力强。
>> 〇 结合对方熟悉的信息说明
>> • 表达能力强的人的主要特征
>> • 结合对方熟悉的信息进行说明
>> 表达能力强的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那就是,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意见与对方熟悉的内容成功结合起来。
>> 归根结底,人无法理解超越自身认知的事物。只要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无论对方怎样解释,人们依然理解不了。表达能力强的人通常十分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们在与人交流时,能够结合对方熟知的领域表达自己的看法。
>> 〇 用类比法理解未知事物
>> • 人类只能通过掌握的已知去理解未知
>> 人们是通过自己已知的信息来了解未知事物的。
>> • 理解能力是创建已知与未知之间联系的能力
>> • 表达能力强=举例贴切恰当
>> 我们要陈述的内容,于听者而言就是未知信息。那么,为了让“未知”变成“已知”,交流时就需要与“对方的已知信息”建立联系。如此一来,对方就能很快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 最方便理解的说明,就是打比方。
>> 为了让对方轻松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需要举例说明,而且例子要浅显易懂。举例时,不要用抽象晦涩的表达,而要选择大家都有过的亲身经历;不要用讳莫如深的概念,而应该选用大家都熟悉的简单事例。
>> 总之,可以总结如下:• 对某个事物的理解,人们往往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已知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向他人进行说明解释时,需要创建“对方的已知信息”与“自己要表达的未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举例要举典型事例。举例恰当,表达效果才会更好。
>> 要锻炼、提高表达能力,方法就是从现在开始,学会目标型思维。在向他人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寻找恰当的例子进行说明,是目标型思维的一种表现。
>> 寻找目标,明确自己该说什么〇 目标优先于技巧
>> 目标型思维,就是要把事物的目标和手段分开看待。我们需要思考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更快实现目标,我们所采取的手段是不是为达到某个目标而服务的。这就是目标型思维。
>> 我在东大求学这么长时间,至今从未遇到没有设定清晰分数目标的东大同学,东大学子几乎都是这么做的。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聪明人的目标也非常清晰。他们不是定“我要提高数学成绩”这么一个宽泛的目标,而是具体到“下次数学考试,争取偏差值提高5分,总分提高15分;争取微积分部分多提点分”;不是“我要学会做饭”,而是“在一周后的朋友聚会之前,我要争取学会做5道菜,争取达到普通水平”。在设定目标时,聪明人设定的都是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的具体目标。
>> • 目标越具体,执行越容易。所谓方便执行的行动,其实就是手段简洁明了。
>> 大多数人总是关注事物的结果和终点,但是,真正最重要的是事物的原因和起点。这里我们讲的是不能只关注手段,更重要的是采取必须始终为目标服务的行动。
>> • 想提高表达能力,必须理解“目标=标题”
>> 〇 寻找目标的4个步骤。寻找目标,需要按照“终点”—“大目标”—“具体目标”的顺序,分以下4个步骤进行。
>>• 步骤一:记住想要讲的内容。
>> • 步骤二:标出终点——思考哪个信息传递到了就该结束了。这一步考虑的是终点的问题,比如,“对方明白这一点就可以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么做”等。我们最想表达出的信息就是“终点”。
>> • 步骤三:选择目标——从想达成的大目标开始倒推,思考需要传递的内容。
>> • 步骤四:确定具体目标——在大目标中添加基于数字的小目标,并设定具体细节,规定期限。步骤三已经设定了目标,步骤四需要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设置具体数字,量化目标。例如,如果最终目标是“要让所有人知道”,那么具体目标就可以设定为“让一万人了解”(或者“浏览人数达到一万”)。
>> “寻找目标”的具体示例:
>> 1步骤一:想写篇关于“他人的评价”的文章。步骤二:终点——表达“过于关注他人评价没有意义”的观点。步骤三:目的——介绍“人们的评价后来发生变化的名人事迹”。步骤四:目标——找出3个以上“人们的评价后来发生变化的名人事迹”作为备用案例。
>> 2步骤一:想写篇介绍自己大学生活的求职文章。步骤二:终点——传递“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自身成长”的信息。步骤三:目的——介绍与自身成长相关的事例。步骤四:目标——找到2个以上促进自身成长的事例,结合自己积极参与的活动进行叙述。
>> 人们往往很难理解未知事物。只有找到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理解未知的事物。
>> 同样的道理,人们很难理解复杂的事物。在表达观点时,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一点。说得再极端一点,只有把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当成傻瓜,我们的表达能力才能提高。
>> 复杂的概念也好,难以解释的事情也好,只要我们仔细地一步一步解释,一定能够表达清楚。但是,如果我们在表达时存在思维逻辑跳跃,期待对方一下子就能理解是不太可能的。
>> 例如,我们形容一个东西很庞大,可以用“几个东京巨蛋”的大小来说明。当别人告诉我们1000平方公里、10万公顷这些数据时,我们完全无法想象出具体的大小。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用一目了然就很庞大的物体来“举例”说明。
>> 当然,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需要认识到:复杂的事物人们很难理解。如果我们举的例子不是大家熟悉的或经常看到的事物,就很难理解。
>> 〇 选择技巧的4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目标——明确清晰的语言表达目标• 步骤二:目标分解——抽取目标中的关键词,可能的话尝试图解说明• 步骤三:选择举例——将在步骤二中抽取的关键词和图解贴在显眼的地方,并定期寻找适合举例的素材 • 步骤四:收集举例——发现好的例子,随手记录在笔记本或工作手册上。
>> “选择手段”的具体示例:1步骤一:想要表达“只要认真努力,一定能够获得回报”。步骤二:“认真努力”“获得回报”。步骤三:一直在做好事的人,未必会在短期内获得成果,但是最终一定会有回报。收集这样的事例和相关语言表达。步骤四:“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足常乐”。2步骤一:表达“无论做什么事,基础永远比应用更重要”这一观点。步骤二:“基础”“应用”。步骤三:在挑战高难度任务时,首先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收集相关事例、常用表达等。步骤四:“勿忘初心”(在不断努力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始终记得最初的梦想),“空中楼阁”(如果基础不牢就无法建起房子)。
>> “选择技巧”,一起试试看!【问题】Q1:想要表达“没有尝试过,就理解不了”这一观点,首先想想有没有合适的事例或者语言表达等。Q2:想要表达“遇到困难或者争议时才更容易激发灵感、改善关系”这一观点,想想看有什么合适的例子或惯用表达。【回答】A1:不要只是远远地旁观,不要沉浸在理想主义中,而是要自己尝试才能理解事物。收集相关的例子和语言表达。• 百闻不如一见。• “待在会议室里做不成事,要做事就要去现场!”(这是电视剧《跳跃大搜查线》中主人公的台词,是对在会议室里发号施令的上司说的一句话。)• 纸上谈兵。• 战争就是一场搏斗。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消除不确定因素。战争并不是依靠理想主义取得胜利的。A2:希望做任何事情都能毫无困难,没有人讨论也没有人提出异议,一切都进展顺利,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正是因为存在困难,才会有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激发出更多创意,才能改善相互关系。我们需要找到证明这一点的实例和表达。• 纷争过后反而会带来好的结果,会保持稳定状态,暴风雨后终会迎来平静。• 逆境中成长的花,比其他花朵都珍贵美丽——沃尔特·迪士尼。• 欲速则不达(行动操之过急反而容易走弯路,所以要踏踏实实做事)。
5
◆ 逆向思维法
>> 1.多立场、多角度地观察问题
>> 聪明人还有一个典型能力,就是“闻一知十”。
>> 〇 从10种视角来观察1个信息
>> 所谓闻一知十,并不是得到1个信息能想出10个信息,而是可以从10种不同的视角来观察1个信息。
>> • 观察事物的角度多元化。对于任何事物,看的角度不同,站的立场不同,得到的观点就会不同。
>> 男性立场无法理解的事物,女性立场或许就能明白;老年人看不懂的事物,年轻人却一目了然;老师发现不了的情况,也许学生就能观察到。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各自的观点,聪明人往往摆脱了1个观点、1个立场的束缚,因此可以做到运用多元视角思考问题。
>> 他们只是“闻一”,却能从“十”个其他方向、其他立场分析问题,这就是聪明人闻一知十的原理。
>> 我们往往对很多事物持有偏见。一旦认定它是正确的,就自始至终认为它是正确的,不会轻易改变看法;反之,当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也很难改变观点。人们的思维容易有所偏向,这种偏向已经在心理学领域得到证明,人们称之为“确信偏见”。当自己认为正确时,就会有意识地去收集所有能证明观点正确的信息;反之,当自己认为错误时,也会选择性地收集能证明它是错误的信息。
>> 人就是这样,在观察世界时,总是容易戴上一副“自己认定的事物就是正确的”有色眼镜,而且是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戴上了有色眼镜,然后根据自己认定的想法采取行动。
>> • 富有创意=多方位着眼点。我们所说的富有创意,可以用“着眼点”来解释。说起聪明人,人们总是感慨:“他们的着眼点与众不同,常常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事实上,那些新颖的好创意大多是因为与众不同的着眼点而产生的。
>> 除非时间极其有限,几乎所有东大同学都会从“赞成”和“反对”两个角度发表意见。
>> 因此,论述的时候,要从对立的视角观察。这就是观察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分析,保持观点客观的一种训练。
>> 赞成与反对这种对立,我们称为“二元对立”。二元对立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于:并不只有“赞成”与“反对”各自单独的理解。
>> 概括而言,就是:• 要做到闻一知十,就要学会站在不同角度观察“1”。• 改变观察事物的着眼点能够锻炼创新思维。• 通过二元对立辩证分析,能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 用逆向思维发现新视角〇 尝试否定眼前确定的事物• 所有事物都有其相应的反面。
>> 很多人总是纠结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明天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出行”等事情,有选择困难。其实,纠结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不知道是“选择”还是“放弃”,其实两者本质相同,换句话说就是“选择穿红色衣服出门”就意味着“放弃穿蓝色衣服出门”。因为想到要放弃的事,人们才会如此烦恼。
>> 否定我们认定正确的事,有助于我们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 〇 找寻事物反面的5个步骤
>> • 步骤一:确定一个想要寻找事物反面的对象
>> • 步骤二:确定肯定或否定的立场
>> • 步骤三:寻找事物的正面——选择赞成与反对,分别列出相应的理由
>> • 步骤四:寻找事物的反面——列举支持与自己立场相反观点的理由
>> 对立立场的措辞示例:• 高达30%——只有30%;• 认真的人——死板的人;• 大大咧咧的性格——头脑简单。
>> • 步骤五: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对立观点——寻找赞成与反对之外的其他切入口。
>> 对立观点不是只有赞成和反对,可以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对立观点,找到其他观点的差异(如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伦理的、历史的等),或者第三条路线(如中间立场、有附加条件的赞成或反对等)。
>> 寻找“事物的反面”,一起试试看!【问题】2020年后,日本从5年级小学生开始,英语成为必修科目。关于这一措施,我们是选择赞成还是反对,还是有其他不同立场?【回答】• 赞成——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早点开始英语学习是当务之急。”“如果能早点学习英语,就会早点掌握英语,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反对——“如果不先学好日语,就很难学会英语。” “学生学习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就会被压缩。”• 其他路径—— “小学5年级开始学英语,这合适吗?6年级学可能比较好(或者“3年级学更好”)。到底学英语的最佳时期是小学几年级?”“学英语就好吗?目前汉语才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 寻找多元化视角的4个步骤
>> • 步骤一:从多元视角中选择一个想观察的视角
>> 例如,可以选择前文中用“赞成”或“反对”就能处理的内容,选择其他视角也没问题。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但要从未来人生这样的大框架结构角度考虑,从中能够得出结论的内容都可以。
>> • 步骤二:调查视角——调查相关事物,思考存在怎样的立场肯定/否定,乐观/悲观,激进/稳健/折中……调查围绕这一事物的所有立场。
>> 从战略方面看,目标没有差别,都是为了取胜,但取胜的手段存在着“速战速决”和“持久战”的差异。因此,观察一个事物,我们也要尽量尝试多元视角。前文提到的“寻找事物的反面”“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对立观点”也可以作为参考。
>>• 步骤三:选择视角——每个立场的观点分3条做总结。即便意见有很多条,我们依然可以集中为3条进行总结。此时,需要运用第2章中提到的总结概括能力。
>>• 步骤四:得出结论——分析站在哪个视角对自己最有利。分析有利于自己的最佳立场。这种分析不是客观的,是可以主观判断的。
>> “寻找多视角”的具体示例:1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算不算早?• 肯定(早点好)/否定(不要太早)。• 激进(早就该执行这个政策了)/稳健(充分准备好后再开始)。• 指导者一方(能够胜任英语教学的教员不足)/学生一方(学生负担加重)。 • 教育学(没学好日语之前学习英语对成长不利)/社会学(在如此重视英语能力的世界,能够用英语发表有影响力的观点很棒)。——教育学观点:要掌握英语,首先要学好日语,如果没有学好日语就先学英语,对学习是不利的。这一点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母语没学好就提前学习英语,只是在浪费时间,还是尽量不要这么早学英语。
>> “寻找多视角”,一起试试看!【问题】Q1:“对于今年开始全面禁烟的法案你怎么看?”通过这个论题你可以分析出怎样的立场呢?Q2:“关于修改宪法,你有什么看法?”通过这个论题你可以分析出怎样的立场呢?【回答】A1:赞成(建议禁止)/反对(建议废除)。激进(应该尽早实施)/稳健(应该逐步推进,以避免出现潜在的社会问题)。部分赞成(的确应该制定比现有法规更严格的方案)/部分反对(不要实施禁止令,建议施行劝止令)。A2:赞成(可以实施)/反对(建议不实施)。激进(必须立即实施)/稳健(必须考察后实施)。部分赞成/部分反对(讨论重点落在到底修改哪条法律条文,是修改第9条,还是另外增加一条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 本质思维法
>> 1.全局观和细节观相结合
>> 在这一章我与大家分享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能够妥善解决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
>> 〇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线索
>> 题目:近10年来,在成田机场乘坐飞机飞往北京、上海的日本乘客人数持续增长。请说明理由,字数60字以内(选自2005年度东大地理科目试题第3题A小题,部分修改)。大家发现解题关键了吗?是“成田机场”,还是“北京”“上海”,抑或是“60字以内”?是不是都有可能?解题关键很重要。东大同学看到这道题,一定会将“近10年来”画为重点。
>> 站在2005年这个时间点,“近10年来”指的就是1995—2005年这段时间。与推理小说类似,出题方绝对不会写无关紧要的内容。和上文中提到的斧头一样,“近10年来”一定有所暗示。既不是“近5年来”,也不是“近20年来”,就是“近10年来”,可以理解为10年前有特别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将题目和这段时间联系起来,寻找线索,搞清楚到底10年前中国和日本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我们这样分析之后再读一遍原题,会注意到“乘坐飞机的日本乘客”,很明显,这说明去中国的日本人增加了,也暗示过去10年应该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从而促使更多的日本人前往中国。“对了!说起来,中国是在10年前开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了!”“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估计是因为这个背景。”诸如此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信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日本前往中国的游客增加了”“应该是商务旅客持续增加”……很快就能写出理由。侦探和东大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这一点很相似。最主要的是,他们常常能在看似不经意的场景中找到隐藏的线索,观察能力非常强。他们关注的小细节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正因如此,他们善于解决问题。
>> 〇 同时拥有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 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如果只看到框架和全局,就会忽略细节;如果只看到细节,就无法掌控全局。全局观和细节观,两者必须结合在一起。
>> •前 4种思维本质上都是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切换。事实上,前文所讨论的4种思维方式——原因思维、起点思维、目标思维、逆向思维,都是为了实现在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之间自由切换。原因思维就是从结果分析原因。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结果的呈现,那么就去寻找可能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这就是原因思维的方法。通过宏观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寻找微观角度的“原因”。案件发生就是结果,寻找犯罪嫌疑人就是找原因,两者同理。换言之,原因思维就是从宏观切换到微观的思维模式。起点思维就是从终点追溯起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看到所有事物的终点、探寻到达终点的过程,以及寻找作为背景起点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就是从看到的微观现象去了解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的行为。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就是终点所呈现出来的微观现象,通过宏观视角调查犯罪动机、犯罪过程、犯罪背景,两者同理。换言之,起点思维就是从微观切换到宏观的思维模式。目标思维就是通过目标导出手段的思维模式。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视为手段,分析如何通过手段达到目标。这是一种通过手段这一微观视角来反推目标这一宏观视角的行为。比如,目标是侦破杀人案,从而先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换言之,目标思维就是从宏观切换到微观的思维模式。逆向思维就是从“正面”切换到“反面”,将所有事物都视为正面,尝试分析其反面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针对微观表象进行宏观观察的思维模式。“斧头”也好,“近10年来”也罢,从全局的角度分析这些细枝末节的表象,能够找到解决方案。换言之,逆向思维就是从“微观”切换到“宏观”的思维模式。
>> 总而言之,可以概括如下:• 观察事物时,我们既要有微观的局部视角,也要有宏观的整体视角。• 聪明人能够在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之间自由切换。• 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切换有助于妥善解决问题。
>> 寻找本质,抓取要点〇 抓住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密钥
>> • 什么是本质
>> 通过理解事物的本质,可以轻松地记忆,可以准确地概括,可以明确地解释,可以激发各种想象,并最终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本质,指向的就是事物的核心。换言之,原因、起点、目标、反面,都属于本质。因此,本书中谈及的所有方法,都是为了抓住事物的本质。
>> 所谓本质,就是理解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要点。
>> • 东大学子学数学和打麻将都很出色
>> 大家打过麻将吗?我经常和朋友一起打麻将。会打麻将的东大同学说起麻将时,观点都是一致的:“打麻将不是为了让自己和牌,而是想办法让对方没法和牌。”
>> 最开始听到这一观点,我也有点不明所以,但是,当我想提高麻将水平时,就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打麻将时,如果只是想和牌,就会想尽可能摸到自己需要的牌。但是,这样就会只关注自己手头的牌,而自己想要的牌可能会被别人抢先摸到,或者自己出的牌正好满足了对方,结果弄得自己和不了牌。
>> 因此,会打麻将的人更多关注的是对方是否摸到了好牌,要抢在对方之前摸到自己的牌,这样就会给对方压力,对方就不敢随便出牌。打麻将的关键在于,不是想着自己怎么和牌,而是要想办法阻止对方和牌,这样麻将水平才会提升。东大同学告诉我,这才是打麻将的本质。
>> 〇 寻找本质的4个步骤
>>• 步骤一:微观化、宏观化——更微观、更宏观的观察
>> 例如,“A市的人口持续减少”这一信息,大家认为这是宏观视角还是微观视角呢?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A市就是微观视角。“全国范围内人口持续减少的城市很多”这个角度,才是更加宏观的观察。另外,大家有没有觉得“A市的人口持续减少”这一信息只是一个粗略的说明呢?如果告诉我们“A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儿童人口持续减少,整体而言人口持续减少”,就会感觉信息详细多了。也就是说,“A市的人口持续减少”这一信息,既有可能是微观的观察,也有可能是宏观的观察。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到前面介绍的所有思维模式。原因思维与目标思维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微观的视角。“为什么人口减少”“哪个年代的人口减少,减少了多少”,这样思考有助于更微观地加以分析。起点思维和逆向思维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宏观的视角。“A市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是什么”“A市的人口持续减少,换个角度可以怎么表述”,这样思考有助于更宏观地加以分析。
>> • 日本人口持续减少。• 日本全国人口持续减少的城市不断增加。• A市的人口持续减少。• A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儿童人口持续减少,整体人口持续减少。• A市近10年来65岁以上人口增加30%,新生儿减少40%。
>> 由此可见,微观与宏观的边界其实并不是十分清晰,而是“更倾向于其中之一”而已。任何事物,既能拓展更宏观的视角,也能够挖掘出更微观的视角。
>>• 步骤二:微观与宏观结合——将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概括成一个观点
>> 将倾向于微观的信息和倾向于宏观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而言,就是整合为一个信息。
>> 以A市为例。将“A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儿童人口持续减少,整体人口持续减少”这一信息,与“日本人口持续减少”这一信息联系起来,就可以整合为一个信息:“目前日本全国范围内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儿童人口持续减少,整体人口持续减少”。类似这样,将多个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最后整合的信息可以做到“如果理解了这两点,就能够解释其他所有难题”,那么,这个信息就最接近本质。
>>• 步骤三:本质化——精简信息,寻找适合描述现象的词语。接下来就要精简信息。如果将两个信息组合在一起,内容可能会很长,我们就可以进行概括,具体而言就是归纳为一句话。例如,“目前日本全国范围内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儿童人口持续减少,整体人口持续减少”,就可以归纳为“老龄少子化”。牛顿将“苹果,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这一现象总结为“万有引力”。
>> 这类抓住了本质的表达,大多用学术上的专有名词表示,我们可以将这种专有名词称为“本质”。
>> 管理者要放权。步骤一:微观化1:管理者可以放权的组织,就是强大的组织。微观化2:组织机构运转如常,管理者放权,手下可以自由处理工作的组织,就是强大的组织。微观化3:管理者制定了合理的运转机制,管理者无须发出新的指示,员工得到充分自由,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推动公司运转的组织,就是强大的组织。步骤二:微观化1和微观化3的组合: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体制合理、员工自由、管理者放权的组织。步骤三:体制运转良好=团队建设 团队管理 运行良好。
>> A1:法国大革命。步骤一:宏观化1: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宏观化2:在法国发生,由市民发起的、推翻王权的一次革命。微观化1:在法国发生,由被统治阶级市民发起、推翻王权统治阶级的事件。微观化2:1789年在法国发生,王权统治阶级被推翻,由市民主导的政权并被成功建立的事件。步骤二:在法国发生,由市民发起的推翻王权、建立市民主导政权、成为世界历史转折点之一的重大事件。步骤三:市民主导的政权=共和制。共和制产生,成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
>>A2:经济学。步骤一:宏观化1:研究经济的学问。宏观化2: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的学问。微观化1:研究世界上各类经济活动、经济组织,从学术角度诠释人类行为合理性的学问。微观化2:世界上关于金钱、商品、财产的流动,以及它们的生产、消费、分配,分析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分析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并尝试进行诠释的学问。步骤二:关于金钱、商品、财产如何创造,以及分析其如何合理分配的学问。步骤三:金钱、商品、财产的流动=财富与服务。创造了多少,消费了多少,怎样分配=生产、消费、分配。研究财富与服务的生产、消费、分配的学问。
>>A3:IT化。步骤一:宏观化1: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宏观化2:通过信息技术减少无效工作。微观化1:通过机器、工具、网络设备,减少企业工作的中间环节,从而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微观化2:使用智能手机、笔记本、应用软件或者人工智能,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中间环节,从而努力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步骤二: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企业和企业家减少了工作中的中间环节,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步骤三:努力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 我们学过的所有教科书,就是概括出事物本质的重要载体。• 东大学子对教科书中的内容滚瓜烂熟。
>> 〇 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本质思维的4个步骤。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该如何将本质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
>>• 步骤一:找到关系到本质的信息。首先寻找关于本质描述的内容。当然,有的书中会明确标明关于本质的描述,建议先从这部分内容入手。
>>• 步骤二:理解本质——深刻思考通过调查分析,理解关于本质的描述及相关背景。首先,需要在大脑中消化信息。比如,看到“代数就是用文字符号代替数字”这行字,但是可能对“文字符号是什么”“具体是什么样的文字符号”这些内容并不了解,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充分地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质。
>> • 步骤三:联系学问——在看教科书和其他书时,尝试寻找与本质关联的要点例如,如果是“代数”,那么教科书中必然会出现描述其本质的相关内容。函数也好,二元一次方程也好,道理相同。我们尝试找一找。
>> • 步骤四:联系生活——调查一下其本质与教科书以外的日常生活或者其他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代数这门学科,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例如,中学时学的代数和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呢?想一想,或许你就会发现可能与高中的数学有联系,也有一些知识点应用在线性代数或工程学等课程中。此外,“文字符号表达有什么特征”,计算机语言代码也是一样,或者我们会认为语言本身和代码其实是同一性质。如果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我们就能够将其应用到其他不同的领域中。
>> “本质关联”的具体示例:
>> 步骤一:代数,就是用文字符号来代替数字。步骤二:数字=数,如1、2、3……文字符号= x、y、z等不是数字的符号。步骤三:函数或者二元一次方程就是“用文字符号代替数字”的尝试。步骤四:计算机语言代码就是用计算机发出指令,有别于日常的代码语言。
>>步骤一:经济学就是研究财富或服务的合理化生产、消费、分配的学问。步骤二:财富或服务= 金钱、商品等。生产=创造财富或服务;消费=使用财富或服务;分配=分配财富或服务。步骤三:宏观经济学,就是从全局角度,分析国家和政府该如何合理创造、使用、分配财富或服务的学问。微观经济学,就是从具体局部,分析企业和个人该如何合理创造、使用、分配财富或服务的学问。
>> 步骤一:IT化,就是企业或企业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步骤二:信息技术=网络和智能机等。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提供新服务。步骤三:信息系统工程,就是研究如何创建系统,通过引进IT化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学习领域。步骤四:IT化发达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但是与信息技术无缘的工作很难推进IT化进程。一个个打电话,不如发邮件效率高。Excel表格管理数据更加便捷,现场盖章也没有使用在线许可那么方便。
7
◆ 受用终身的高效学习法
>> 东大思维,就是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辨析能力。换言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任何事物,需要有意识地持续训练,并逐渐形成习惯。走在街上,看到什么就多想想“为什么”;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分析“如何处理”。东大思维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我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 记忆力强的人,大脑里运行的是原因思维。
◆ 高效学习要点一览
>>高效学习·要点1聪明和愚钝并不是天生的,思维差异才是本质。高效学习·要点2改变思维方式,有助于练就智慧大脑。高效学习·要点3东大思维将不断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辨析能力。高效学习·要点4东大学子能从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所有事物中不断获取信息。高效学习·要点5头脑聪明的人未必一定记忆能力强。高效学习·要点6记忆力好的人通过转换视角寻找联系来协助记忆。高效学习·要点7整理信息的记忆方法,远比记忆总量更重要。高效学习·要点8通过分析原因巧妙记忆,避免死记硬背。高效学习·要点9从具体关键词入手分析原因,再逐步进行抽象概括。高效学习·要点10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减少记忆任务总量。高效学习·要点11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建立信息间的相互联系。高效学习·要点12概括能力就是寻找“一个中心思想”的能力。高效学习·要点13尝试搜寻所有事件发生的背景。高效学习·要点14通过寻找“起点”,能够对所有事物进行概括。高效学习·要点15从最初开始了解过程,到最后掌握事物的总体框架。高效学习·要点16将当前事物的“终点”与“起点”联系起来概括总结,通俗易懂。高效学习·要点17总结时省略具体事例和数字,只保留抽象的本质核心内容。高效学习·要点18会说话的人表达能力强。高效学习·要点19只有结合对方已知的信息进行说明,才能实现有效沟通。高效学习·要点20举例时选择对方已知领域的进行说明,有助于实现高效沟通。高效学习·要点21不能只局限于手段,应该重点关注目标。高效学习·要点22通过确定标题来指导发言内容,有助于听众理解。高效学习·要点23确定目标时要尽可能量化,有助于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上。高效学习·要点24表达观点时思维逻辑跳跃,会导致沟通障碍。高效学习·要点25在确定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整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好例子。高效学习·要点26闻一知十,就是多立场、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高效学习·要点27创意思维能力强的人=多方位着眼点观察事物的人。高效学习·要点28赞成还是反对,经济的还是伦理的……从辩证的角度观察事物。高效学习·要点29尝试否定已认定为正确的意见,肯定已认定为错误的意见,从逆向思维角度观察。高效学习·要点30先明确自己的立场,再尝试否定自己的立场。高效学习·要点31从完全对立的两种视角观察事物的思维训练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高效学习·要点32寻找多元化视角,激发新创意的不断产生。高效学习·要点33在大脑中持续与自己辩论,充分进行意见的讨论。高效学习·要点34东大学子常常能在不经意的场景中找到线索。高效学习·要点35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观察视角至关重要。高效学习·要点36做到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切换,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学习·要点37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本质总是隐藏在微观与宏观之间。高效学习·要点38本质内容都有其既定的高度概括。高效学习·要点39抓住事物的本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高效学习·要点40抓住事物的本质,就能将其充分运用于学习与日常生活。
天天都读书,一天看一本。
摘录书籍之精华,让您花更短的时间,即可掌握各种资讯。
请关注下《非哥笔记》,以便及时接收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