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秦楚之要塞,今界陕鄂之界的漫川关,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烽火不断。回首过往历史,上古尧攻驩兜“丹水之战”波及此地;因地处秦楚咽喉,秦楚争霸时期,漫川关朝夕易主,被两大诸侯国争来夺去,当地百姓为了生存,秦军占领时,插秦旗、穿秦衣、行秦礼、言秦语;楚军占据了,则易楚帜、着楚衫、行楚俗、说楚话,言行衣着时秦时楚,“朝秦暮楚”典故诞生此处;南北朝短短百年间,其为战火所累六次更名;宋、金、元反复争夺此地,杨六郎派孟良在此屯兵把关,古镇西南方的孟良寨记忆着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李自成取道漫川去湖北谷城私会张献忠;太平天国多次兵事漫川关。这一段段历史往事,给这座古镇带来无限的传奇魅力!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1)

漫川古镇

一条由北向南、流入汉江的金钱河在这里孕育了享誉南北的港口——漫川水旱码头,使这个弹丸之地呈现出“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的商贸盛景,是“北通秦晋,南联吴楚”之南北交通运转站。 隋唐时期,漫川关水码头曾是“天子渡口,皇贡辅道”,传说,给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一骑红尘”从此飘向京城长安。宋元之际,漫川关已经形成连接南北的“水旱码头”,成为名重一时的边陲商贸集散地。明清两代,这里不仅设有驿站,还设有巡检司,交通枢纽位置更加突出,此地呈现出“水码头百艇联樯货积如山,旱码头千蹄接踵店铺林立”的繁盛景象,上海的“国货”和外国的“洋货”从汉口溯汉江、金钱河船运至漫川关,与骡马帮驮运来的北方特产交易。此时的漫川,商号会馆鳞次栉比,水旱码头货物积山。双戏楼上夜夜笙歌。茶楼、酒肆、饭馆坐满了生意人。“十户九经商”的街道居民,在1080米“Z”型的“蝎子街”上,用铺板摆满了琳琅满目、千奇百样的物品,商品经济在这里异常活跃,繁荣景象宛然北方版的“清明上河图”,漫川关由此被人们誉为“小汉口”、“小江南”。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2)

金钱河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3)

行商会馆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4)

关帝庙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5)

戏楼

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南来北往商旅和游客给此地带来来自不同地域特色文化,形成了兼具温婉长江和浩荡黄河特色的漫川文化。柔情温婉的《漫川大调》即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它是漫川人用魅力磁性的方言表演的独特曲艺形式。因其曲牌之多、套路之广、唱腔之雅、曲目之丰,远远胜出一般民间小调,故称之为“大调”。《漫川大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南宋时期为文人雅士所青睐,在画舫和烟花酒楼间盛行。《漫川大调》一般由文人墨客作诗赋词,合辙押韵,字词优美,如诗如画。如《田园乐》的词句:“秀水名山,修一座茅庵,不大不小,不窄不宽,良田树木,曲水一弯。绿竹四围,松柏撑天,桃红李白,掩映目前;宅边栽菊,池内养莲,板桥曲窄,锁之在林前。”演唱时,一人弹三弦,一人用筷子敲打小瓷碟伴奏,或一人主唱,多人敲打乐器伴唱。既带有秦腔、碗碗腔、眉户唱腔特点,又兼杂京韵大鼓、昆曲、越剧、黄梅戏和江南丝竹的韵味儿。唱腔委婉缠绵,曲调变化丰富,拖腔优雅飘逸。既可以清唱,又可以入戏,曲目轻快活泼,内容雅俗共赏,情感细腻,是说唱艺术的“活化石”。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6)

漫川大调

十堰漫川古镇介绍(秦楚界上的一座古镇------漫川古镇)(7)

古街

当你走漫步在曲折通幽的“Z字形”的明清老街上,踏着石子砸扣的青色小巷,赏着两旁灰墙黛瓦、雕梁画栋的老屋,耳闻圆润如歌的吴侬软语,倾听双戏楼上姑娘们唱的《漫川大调》,乘坐旁边河面上的游船,品味河岸两旁老店那些精巧别致的特色小吃,你会深深感到,古镇给人以古朴典雅、民风淳朴、景色优美文化气息,让人留恋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