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母体,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文化,并以此提升个人素养,培育我们的文化自信。

为了传承理解汉字文化,培育汉字文化基因,这学期我们进行了《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为了从整体上、多方面、多维度展现“汉字文化”, 我们进行了两部分实践活动,从而立体的感知汉字的趣味和文化,认识 汉字的历史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活动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创 设情境,触摸汉字的魅力;第二部分,巧借汉字构造法,认识汉字,感知文化魅力。

一、创设情境,触摸汉字的魅力

(1)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瞧,一字之差,我们眼

前的画面立马灵动了起来,汉字简直是神奇的魔法嘛。

(2)歇后语

我发现,人们经常运用谐音或委婉或形象的进行表达,这种现象在

歇后语中尤为明显,如癞蛤蟆跳井水—不懂(扑通),唱戏的骑马—不

行(不行)。可见,相同或相似的字音,字形完全不同,表达的意思即

形象又有道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汉字简直就是个哲学家嘛。

我在亲身参与汉字探究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汉字的生命力。深奥而

又古老的汉字从此在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二、巧借汉字构造法,认识汉字,感知文化魅力

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如果说汉字的构造是由偏旁和部首组成的那么特殊的文化底蕴则是汉字构造的灵魂。汉字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是根据汉字想表达的意思相对应,其具有特殊的辨识度以及其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汉字的构造本身就夹带着可以分析的信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展开了汉字的研究,从中领略到中分化民族文化的魅力。

关于“米”字的演变:甲骨文字形像是围绕着穗梗结满了粟子, 像众多籽粒,造字本义是粟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穗梗中间的上下两颗粟子连写成“十”字。隶书则写成“木” 加两点,穗梗上结粟子的形象完全消失。古人所称的“米”实为“栗”子,亦即“小米”;今人所称的“米”实为“稻” ,即稻仁,亦即“大米”。

结语:汉字是长眼睛的,汉字记录着这个世界,它向我们诉说着似曾相识又些依稀遥远的古老华夏文化。我通过汉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从课内走向了课外,从中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了我对汉字文化从喜爱走向了热爱,并从中感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恒久魅力。

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趣味(巧借汉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