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法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记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张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法治之光照亮了前行的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法治之光照亮了前行的路(法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

法治之光照亮了前行的路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法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记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张岩

新华社记者 熊琳

整齐干练的短发,温婉平和的笑容……记者初见张岩时,她正就一起已审结的涉村务公开“民告官”案件和同事们交流。张岩从事行政审判工作12年,一直在一线。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更高,对人民法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张岩说。

“一个判决,影响甚至是一个行业”

2000年,张岩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考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成为一名行政审判法官。2014年,作为我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之一,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张岩成为法院首批18名员额法官之一。

“她审案子不会就案办案,一判了之。”法官助理张伟说。张岩曾承办一起业主对小区健身场所引发噪音不满起诉区政府案,在调查发现健身场所属违建后,张岩并没有判决一拆了之,而是多次实地考察,邀请居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业主代表、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经多次商讨,双方达成谅解,区政府列出拆除时间表,业主撤诉,问题顺利解决。

“行政审判法官的一个判决,影响的不仅仅是案件的当事人,有时甚至是一个行业,可能会成为一线执法人员行为‘标杆’,也会成为百姓维权的‘尺子’,责任重大,必须尽心尽力。”张岩说。

公正判决,推动行政执法进步

在多年的一线审判中,张岩从每一起案审中摸索、总结,力争做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庭审时,行政审判法官的心思必须特别缜密、细腻。”张岩认为,老百姓进法院告政府不是件容易事,村民对法律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庭审中,张岩特别注意和作为原告的百姓之间眼神的交流。当原告说得有理有据时,张岩会点头示意,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当事人的诉求表达顺畅了,争议焦点清晰了,化解矛盾的针对性更强了,化解效果也就更好了。”

仅仅是法庭上的互动还不够,在张岩看来,庭审结束后的20分钟,是解决争议的“黄金期”。

“庭审完了,很多时候,当事人不愿意走,就是想和法官说说话。就像去医院看病,问诊结束后希望和医生聊一聊一样。”每次庭审结束,张岩都会自觉留下来,听一听双方当事人的感受。

“有时候聊着聊着,他们就撇下我到旁听席上聊去了。再过一会,原告面露羞涩跑到我身边问,‘法官,问题解决了,我想撤诉行不行?’”

“法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张岩表示,这些年,基层行政执法的一个个进步,与一个个公正的司法判决的推动分不开,离不开行政审判法官持之以恒的努力。

做好“体检”,促进依法行政

作为我国司法改革试点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以北京市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每年,四中院都会发布一份特殊的“体检报告”,梳理全年受理“民告官”案件整体情况,并针对审结案件中各区政府在依法行政领域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记者了解,为写好这份报告,张岩格外用心,多方采访审理案件的法官、相关专家,深入剖析行政机关涉诉的深层原因,不断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有效建议。

四中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陈良刚介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张岩和四中院的行政庭法官们还走进北京市各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为区长、副区长、各行政机关“一把手”以及基层执法人员授课,促进基层执法规范化。

工作以来,张岩先后荣获北京市法院先进法官、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2018年,张岩获得第十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争创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