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鼓弄哭了,唯一一次,哭完之后,反过来想,整部剧看到现在。

没有被小苏整哭。

没有被小池感动。

竟然被十几分断断续续表演的配角感动,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为整部剧悲哀。

国产剧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呢?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1)

秦鹤年抱着大鼓痛哭流涕,倔强老头在血的教训面前才逐渐醒悟。

小雪不停喊着“大鼓叔叔醒醒。”

曹必达和战友们扛起大鼓,敬礼,回家。

“革命军人赵大鼓,一个人,一杆枪,光荣完成任务。”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2)

当大鼓把秦家老小安排进里屋,关上门那一刻,他就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

当大鼓笑着装子弹,用枪对着走廊门的那一刻,突然我的内心一酸,身体里一股东西直接涌到头上,眼睛湿了。

赵大鼓

他是憨厚的。

穷人家的孩子,励志从军保家卫国。第一眼看到他就是舒服的,就是邻家大哥哥的感觉,老实真诚。

他是直率的。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3)

当年出场时候,对于小谦的差评,他和其他两位狙击手一样,就是不服。当场表示要比较高低,年轻人的胜负心就是那么强。作为狙击手,说技术不行,这无疑是最大的侮辱,所以当场他们就进行了考验。

他是谦虚的。

当高手展露了身手,他、他们崇拜偶像,励志学习。你比我强,我就甘于拜你为师,比起矫情又有点不择手段的北伐来说,人物性格对比鲜明。

就是这样的一位战士,就是这么简单又负责的大鼓,倒下了。

他用枪使劲向外打,北伐从外面向里扫射。

一个拿着手枪。

一个拿着冲锋枪。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4)

临了临了了,北伐竟然还往里面开了几枪,扬长而去,这就是北伐的恶毒和坏人的狠辣。

大鼓脸上确是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完成了任务,代价吗,是有点大,就是自己的命。

各位。

全剧演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次感动的点,就是大鼓的牺牲。

勇士必然获得我们的致敬,这段演绎很刺激、很紧张、也很感人。

记住他吧,他叫赵大鼓。

但是反过来想想,从一部影视的全局看,对这部戏来说,我们唯一感动的点竟然是配角的十几分钟,竟然是44集以来,这么多剧情里唯一流畅的细节。

这是不是又是悲哀的。

影视的主角没有给我们感动。

小苏基本属于前期智商上碾压曹必达,偶尔碾压下水母。后期被水母骗,又有点窝囊,感情上似乎爱或者不爱的纠结。

他迈出这一步,就有点绿了兄弟的嫌疑。不迈出这一步,就是优柔寡断,总之、总体人设上极其不讨好。

小池的人设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感动的地方。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5)

就是属于笑面虎的设定,而全剧给他的智商设定放在C位。这点真值得商榷,反派的智商高高在上,这又是谁的悲哀。

其他的比如阿紫,好多时候真的忽略了她是瞎子。

除了手里那根棍子、还有开局有一段用耳朵听到房顶有人的输出外。其他时间没感觉到她眼睛不好。

感觉上、她就是一个眼睛好的人,正常地行走于学校和家,行走于外面,没有一点点盲人的感觉。

欧阳呢,眼睛倒是没事,但是注意到没,这个人、从开局到现在是没有感情戏的,杨之亮仅仅属于那个回忆无数次的剧情需要,而恰恰欧阳无数次提起杨的时候,咱内心多少有点反感,心里想的是。

“可别提杨之亮了,让英雄好好安息,才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和纪念。”

而欧阳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和小谦或者小池,两位主角发生任何感情上的交集。其他的情节就是唏嘘了,因为这部剧把智商全给了水母。

所以,配角的十几分演绎,竟然深深打动了我们,为什么?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6)

因为我们太希望出现主角的感动了。

这种希望也没错的吧,哪部戏里不是以主角为主呢?当然这句仅仅针对国产剧。

但是很不幸,没有。

观众的期许没有达成,失望自然慢慢增加。

这时候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弃剧。不好看干嘛要看,而且新剧层出不穷,我们又时间有限。

二、又不忍,对于喜欢陈赫或者喜欢黄轩的来说,他们多希望看到自己喜欢演员的精湛演绎。

但是很遗憾了,小苏不是在纠结就是在被骗。小池呢、呵呵笑,下狠手的时间其实很少,是不是。

其他时间全是廖杰那边的儿虚我诈和秦老头家里的一顿唠嗑。

三、应该就是我这种、自娱自乐的选手,看到这个份上了,不会放弃,因为最主要的还是有时间。

另一方面、就是看看这部剧还能搞出什么花样出来。

国产剧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这就是大鼓给我们唯一感动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思考。

如果真给《瞄准》提供一种参考。

完全可以把这部剧拆分。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7)

廖杰那边的支线可以拍成一部戏,名字大众点《衡州城下》,这样你就可以展开两军的细节输出,而不会拖拉。

秦老头支线也可以独立出来,名字也可以自由点《楚军精神》,这样只要老头在家跟人回忆就可以了。

然后剩下的剧情才是《瞄准》。

几个关于瞄准的剧情好好演绎。

钟楼广场杨之亮事件。

火车站刺杀事件。

医院伏击事件。

还有这次游轮事件。

这几大事件就是小苏和小池的正面刚,尽可能完善细节,展现人物的智商和策略,这才是聚焦重点,细化瞄准的正确影视剧情。

要不然呢?

大鼓书赵匡胤演义第四十五集(当配角成为唯一感动的点)(8)

剩下的剧情里,审问又搞好长时间,研究廖杰几句诗又是好长时间。

亲,咱是诗词鉴赏大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