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胸中万斛宽,此巾何事小团团。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冠。好带黄金双得胜,可怜白苎一生酸。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
——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胜”本是中国古代妇人束发或配腰的饰物,人们把巾帽后相互叠压的巾环称为“二胜环”“双得胜”“双叠胜”等。诗中之“黄金双得胜”,宋人施元之释为:“按世人巾裹,以黄金为大环,双繫其带,谓之得胜环,疑用此事。”即为宋元时期的巾帽环。
巾环是缝缀在头巾上的扣环,两个一对,成对使用,其材质通常为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玉质巾环的档次则更为高级,属于古代男士的奢侈品,当时的有产阶级如果没有一对漂亮的玉巾环,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水浒传》里就描写林冲:“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环鬓环。”这里的所说的“鬓环”就是巾环。同样在《水浒传》里对石勇的描写则是:“裹一顶猪嘴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金不换纽丝铜环。”
由此可见巾环的使用在宋代非常流行,而且在之后的元、明时期也十分普及,后来在清朝统治时期由于发式的改变,巾环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顾名思义,巾环是需要配合头巾来使用的。具体方法是在头顶束髻,然后包一块头巾。宋人束发的头巾有四根带子,两带系于脑后,两带系于头上,用于包裹头发。而巾环则分别缝缀于头巾之上,然后将绳带从环扣里穿过系紧,就可以起到固定头巾松紧的作用。
因此巾环一直是古代男性束发的实用饰品,到了宋代随着头巾的广为普及,男子束头巾成为了一种标准常服,所以巾环的使用也变得广为流行。现存于世的宋、元、明代的绘画作品中,就可以见到大量束发包头巾的古人形象。比较著名的有宋代绘画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其中的岳飞、韩世忠等四位南宋名将都是标准的束发幞头造型。
宋代巾环的佩戴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常见的缝缀鬓上两侧,而另一种则是分别缝缀脑后左右两侧。随着宋代头巾的流行,巾环的使用也更为普及,直至元明时期,巾环依然随处可见。甚至到了后期,女性也会佩戴巾环。只是佩戴方式明显有别于当时男性的巾环用法,而是以一种特殊方式佩于女性头巾之上,“散缀玉钿于上”,而玉巾环的名称也变成了“玉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