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先从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小案子讲起,这是190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的一个案子,这案子标的额大小你可能想不到“50美金”。这就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个特点,它不是去判什么大案要案,而是这个案子的意涵牵扯到对美国宪法解释的时候,联邦最高法院才会出手。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区别(为什么叫保守派)(1)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这案子怎么回事呢?这就说到八年前,1897年的时候纽约州通过了一个《威丝曼法案》,是一个保护劳工的法案,说从此在我们州工人给资本家打工每天最高工作时长十个小时,一周最多60个小时。在当时这已经是保护劳工权益最先进的一个法案了。

牵扯到这个案子的企业是个多大的企业呢?芝麻粒大,它是一面包房。这个主人叫洛克纳,这面包房一共20几个平方,三个伙计。你想这面包房它早饭也卖、晚饭也卖、起早贪黑,前面卖卖东西、后面还有洗洗涮涮。尤其你想四个人的企业,有时候上下班时间就不是那么太严格。所以这法案出来后它就老犯错,先是逮着了罚20美金;过不久又逮着了,不按时间上限,罚50美金。这回这个洛克纳就不干了,那就闹啊,学中国的秋菊打官司要个说法,就搜集证据不断地上诉。

一直到1905年的时候,最后联邦最高法院终审判决,你猜什么个结果?洛克纳赢了,不仅罚的70美金退给他,而且因为美国是判例法、普通法案传统,有了这么一个判例,就意味着以后再要想给工人劳动时间设上限就没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工人阶级好不容易争取到手的这点权利,又被资本家一手遮天,罪恶滔天的给收回去了。

这个案子其实在当时就有很大的争议,这个结果虽然是洛克纳赢的判决,但是联邦最高法院九个法官最后表决的时候那是5:4。往往出现这种表决结果的时候,就说明在社会的精英阶层里关于这件事的是非对错,也是处于一个尖锐的对立和明显的分裂之中,达成的这个结果也是处于一个脆弱的平衡。

对底层老百姓讲也是这样。讲个有趣的例子,我前文讲纽约州通过那个法案的名字叫《威丝曼法案》,可是要知道给洛克纳打官司的律师也叫威丝曼,这两个威丝曼啥关系?我告诉你,同一个人。威丝曼这个人前半辈子是面包师傅工会的一个秘书,同时也是一个律师,他就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向资本家要权益,所以推动《威丝曼法案》的立法。

可是后来他创业了,是企业主了。这个时候屁股决定脑袋,他坐到资本家的位子上他就不这么想了,他觉得原来通过的这法案什么玩意,我们资本家和工人达成的协议这是我们之间的事,关你国家什么事?你立什么法案?所以他就借助这个机会,又去帮洛克纳打赢了这场官司,推翻了自己原来推动立法的这个法案。所以你看这在民间当中也是尖锐对立的。

洛克纳其实赚大发了你知道吗,他居然被美国后来的历史学者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时代,叫洛克纳时代、叫洛克纳主义,从1905年一直到罗斯福执政期间。也就意味着契约、劳动、资本家、自由市场经济,那是自由的,国家是不能管的。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区别(为什么叫保守派)(2)

<<唤醒美国>>

但是后来我们知道了,现在八小时每天的工作制已经是一个全世界人民接受的一个标准了,洛克纳主义和洛克纳时代是一个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一个错误的东西。

说到这儿我就得说今天文章的主题了,在西方的政治传统当中一直有这么一派思想,或者说有这么一派势力,他们老是干一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完全是错误的事。洛克纳主义这不就代表血腥的资本家的利益吗?残酷的剥削工人阶级?所以历史的进程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就是这种右派势力不断地碰南墙,不断地变得头破血流的一个过程。但是奇怪的是这种右派思想,替少数资本家摇旗呐喊、无耻地吹捧他们的思想,在西方的政治传统当中不断地露头、借各种议题借尸还魂。

比如说撒切尔夫人,她和里根关系很好,而且他们俩的政治思想、执政的理念好像很一致。他俩那个时代就是右派很猖狂的时代。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镇压工人罢工,那是毫不留情,煤矿工人罢工,都是派军队、警察去。

所以2012年,撒切尔夫人死的时候,不是很多英国的底层老百姓打出旗帜“这个Bitch终于死了”,Bitch啥意思大家自行百度。我们不评价这个骂对不对,就说撒切尔夫人虽然好像在西方政治界声名卓著,政绩很好,但是一帮左派、一帮普通老百姓、草根阶层,对她的执政期间的很多做法是非常不满意的,她死了之后还要在尸体上搞两脚的。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区别(为什么叫保守派)(3)

撒切尔夫人

即使在今天,我们都知道奥巴马在美国试图去推行一个左派的法案,就是医疗保险法案,让更多的穷人享受由纳税人支付的医疗保险。有的右派议员说的话我们中国人听起来真是骇人听闻,如果有人敢在中国的微博上发这样的言论,那是要被唾沫淹死的。右派议员怎么说呢?“干吗要给穷人这些,那帮穷人又懒,又坏,又不工作,又不锻炼,长的老胖,长的胖再不工作、再不锻炼,那不得病就有鬼了。这种情况下得了病,为什么需要我掏钱去帮他治呢?不通过”。你看这就是右派的观点。

在我们今天这种伦理立场上来看,这好像不正确吧?这好像有点太血腥了吧?甚至有些公知讲,这简直就是纳粹言论嘛。

在西方的政治历史的长河当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种右派思想。如果我们仅仅是处于一个道德上的批判解释为这是坏人嚣张,那我们看这个事情就太浅了,为啥呢?因为你想如果他仅仅是为资本家说话,资本家好歹只是一小撮,富人也只是一小撮,为什么在大选当中他们还经常能赢呢?

最典型的就是小布什,小布什就是典型的美国传统的保守主义右派,共和党人。但是他当了八年总统,虽然离任的时候声名狼藉,而且有的人给他测智商说这父子俩,他91,他爹老布什98(克林顿民主党总统一百八十几那智商),就是俩笨蛋嘛,话都说不清楚。而且他从来不掩饰自己极端保守主义右派的这种政治立场,但是居然他在2004年大选的时候把他那个对手民主党的克里打的是大败涂地,为什么?选票的绝大部分构成是穷人,穷人为什么还要把选票投给这些只为富人说话的血腥的右派?

所以看到这个现实,就不能说这只是一个道德上的因素了。我今天想说的是,所谓右派传统它是一种思想传统,既然是一种思想传统,它就有根、有源、有流。作为我们今天的一个读书人,一个爱知求真的人,我们就应该了解这个传统,并且从这个传统当中吸取有用的东西,来作为我们今天人生成长的一个可兹借鉴的坐标。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核心理念。

这个右派传统其实它不局限在每个时代、每个话题的是非对错,他们也有自己的道德高地。比如说撒切尔夫人,她自己是个小店主的女儿,看看美国人拍的电影《铁娘子》当中,她那个英国小店主的老爹,他的右派思想 “虽然我可以对他人仁慈,但是国家管不着”这种传统,而且他认为这种传统不仅是生活正当性的来源,也是英国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的来源,拿破仑怎么样?希特勒怎么样?不都被我们这些小店主给搞败了吗,还有一种道德自豪感。

所以可见这是一种右派传统。有历史学家讲这种右派传统其实源远流长,在英国中世纪的时候这种传统的萌芽就已经出现了。我们今天不说那么远,我就给大家讲一位奇葩,这个人好像是1723年生人,《法国革命论》的作者,埃德蒙·伯克。这个人虽说是政治家,但实际上官当的不大,最大也就当到首相的一个秘书。但是他观点很奇葩,他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臣民,居然赞成美国独立,他说不要把大英帝国暴露在那么大的风险下,美国要独立,让它去独立好了。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区别(为什么叫保守派)(4)

这种观点大家想想,今天如果有一个微博上的公知说,让这个tai湾去吧,这个人会被骂死的,不会得到任何人的谅解的。但是当时埃德蒙·伯克就敢说这样的话。

而在这本书当中你看他赞成美国革命吧,他却反对法国大革命,美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同时期的姊妹革命,尤其法国大革命是高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他作为一个老辉格党人,也就是自由派,居然反对法国大革命,这是不是也很奇葩?当时他有一个法国小兄弟叫杜邦,给他写信,说你作为老自由党人,给我们这个事点个赞吧。然后他就写了一封信,洋洋洒洒,越写越长,最后写成了一本书《法国革命论》。在这本书当中他就一条一条把法国大革命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区别(为什么叫保守派)(5)

所以你看这个人是不是奇葩?当然埃德蒙·伯克生存的那个年代有一个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这个词是19世纪30年代才出现,而这个词发明出来之后,就供奉这位埃德蒙·伯克为他们的开山祖师爷,这个词叫保守主义。

这埃德蒙·伯克开创了这一派思想传统之后,其实分歧也很大。比如说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马克思说你这人是个流氓,你骂法国大革命,你肯定是拿了英国国王的贿赂,你才站出来骂;你支持美国独立,就是因为你拿了美国殖民者的贿赂你才这么说,你是个资产阶级下流胚。马克思就这么说的。

但是也有一派西方的政治学者、政治家很崇拜他,比如说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认为埃德蒙·伯克是他们这一派保守主义思想传统的祖师爷,甚至是精神导师。

所以今天我们触及到了一派源远流长的传统,他们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以反面人物,甚至我们今天看来有点跳梁小丑的那个角色跳出来,喊一些我们今天看来完全不正确的话。但他们却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传统,到底这个传统是什么呢?

大家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那么下篇文章就继续这个话题再深入的讨论。

文章已经看到这里了,就顺便关注我再点个赞吧,可以到我的主页看到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