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记者 曲经纬
金灿灿的南瓜码成小山、刚刚播种的冬小麦长势喜人……以前杂草丛生的土地如今已被蔬菜、粮食等作物覆盖,马驹桥镇超额完成复耕复垦任务,使千亩闲地变良田。记者近日从马驹桥镇获悉,自去年4月至今年10月,全镇1318余亩新复垦的土地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均已实现大规模种植,复耕土地种植率位居全区第一。
东田阳村冬小麦
在水清景美的凤港河北岸,一片“深秋调色盘”中的一抹“绿色”格外亮眼——东田阳村南约80亩土地在今年国庆节期间刚刚播种了冬小麦,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长了10厘米高。蹲下来看如小草,放眼望去确是整片田野里的希望。
这片地在年初还是一片建筑。“曾经为马驹桥镇形成可观税收的晓月家具厂等企业,已不再符合北京‘高精尖’的产业发展定位,通过‘疏整促’工作陆续退出。经过换土、播种,来年六一就能收割了。”马驹桥镇城乡建设办工作人员王君健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马驹桥镇将目光转向撂荒田地,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土地流转和撂荒复耕,制定了落实耕地保护空间工作任务的实施方案,成立镇级专班,全程督导。
为完成市、区两级复耕复垦任务要求,专班人员迈入田间地头,对闲置、撂荒土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使废弃林地、腾退地和零散地块实现复耕,有效解决了农村承包碎片化和土地撂荒等问题,签约完成率103.4%,整理完成率和验收完成率达102.8%。
神驹村南瓜喜获丰收
神驹村520亩苗圃地因市场需求量减少,已不能形成经济效益,加上无合法证照,成了荒废林地。时隔几个月,再次来到地头儿,成熟的南瓜已经码成小山。“这是蜜本3号南瓜,甜糯,适合蒸煮。”耕地管理员老李告诉记者,这种南瓜一个就有20斤,亩产可达1万斤。按照市场批发价每斤7毛左右,亩产毛收入可达7000到8000元。“第一年撂荒地,能有这样的产量相当可观了。南瓜是开荒作物,也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老李说。时下正是种植越冬菠菜的季节,播种机穿梭忙碌。“明年回暖就能长,3月就收割,而且经济价值更高。”老李说。
在不远的柏福村北侧还有约70亩土地,由村民自行耕种,之前部分荒地原本堆放着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专班人员将闲散斑块通过流转方式整合成片,还研究了土地成分和种植历史,最终选种北京新3号大白菜,这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品种,11月中旬即将丰收。“按往常市场批发价5毛钱一斤算,亩产毛收入7500元。”马驹桥镇级联营公司资产运营部技术人员说道。
“我们通过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政策,逐户摸查,最终将部分撂荒地流转,改变了以往农户们各自为阵、散乱经营、经济效益低的现状,提高了耕地利用率。”王君健表示,为按时完成撂荒地整治任务,马驹桥镇因地施策、因地制宜定制撂荒地复耕措施,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示范、复耕补助”等方式加快进度。
据悉,北京市落实200万亩耕地保护任务,其中通州区10.98万亩,马驹桥镇6085亩,现状耕地约4767亩,新复垦的1318余亩土地已全部种植上冬小麦和越冬蔬菜,供应北京市场。下一步,马驹桥镇将继续整理4767亩现状耕地,因地制宜抓好撂荒耕地治理,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