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能持续发展5000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亲和力。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和平、和谐等概念并非中国所独创,其他国家也是有的,合作、联合等概念也是如此。但将“和”与“合”两个单独的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却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所独创,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
中华文明能持续发展5000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亲和力。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和平、和谐等概念并非中国所独创,其他国家也是有的,合作、联合等概念也是如此。但将“和”与“合”两个单独的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却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所独创,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
在中国文字中,和合两字是两个单独的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
一,和“和”,原义是声音相应的意思,后来演化为和谐、和平、和睦、和善等。“合”,原义是指上下嘴唇合拢的意思,后来演化为汇合、结合、合作、凝聚等。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合两字开始连用,“和合”就成为一个整体概念。就是说,在承认事物各不相同,有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存优去劣,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生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行和合,等等。和合范畴显然比一般性地提和平、和谐或合作、联合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广泛,层次也更深入。
《墨梅图》
中国的饮食文化十分发达,也是有其特色的。 中国菜肴讲究味道,其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食物,加上配料、调料,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饺子的味道好坏关键在馅儿,馅的好坏又关键在原料、配料、调料的调和适度。上海有个家常菜“腌笃鲜”,咸肉、鲜肉、冬笋三种原料放在一起,煮好以后,任何一种东西都融进其他两种的味道,而整个说起来,又共同形成一道含有三种又超越三种味道的鲜汤。而西菜就不同了。一盘菜端上来,肉是肉,蔬菜是蔬菜,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盐、胡椒粉等调料还得你自己动手加进去。
中西饮食方式也不一样。中国的传统宴席,大家围着圆桌团团而坐,共享一席,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圆、和谐、共趣的气氛。而西方人是各端一盘,“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互不干扰。
中国民间尊“和合二仙”为吉祥、喜庆、团结的象征。“和合”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治国、处世、为人的一大准则。以此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中国人讲究团结合作、热爱和平的优良传统。
二,合中国的文字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还可以折射出多层面的文化心理现象,它的文化含量大大超过了文字本身。中华民族渴望团结,反对分裂,在三四千年以前造字时就充分表露了这一思想。《说文解字》一书对狗和羊的释义是“犬为独,羊为群”,一贬一褒,一目了然。古人认为,“狗和狗相争食而斗”,狗咬狗的结果必然是分裂、离散,这就违背了团结合作的思想,因而带犬(或反犬旁)的字都含贬义。如“猖、狂、狰、狞、狐”等。羊温顺合群,以羊为偏旁的字就含褒义。如“群、善、祥、羡、羹”等。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无不追求一个“美”字。“美”字就是“羊”和“大”字组成的,古人以“大(肥)羊为美”。
中国的文字又反映了中国人崇尚和谐,事事讲求对偶对称。从建筑艺术上讲,中国的传统建筑构思,大至城市规划,小到庭院布局,与方块字的构造非常吻合。北京古城有一条以故宫为中心的中轴线,其街道、城门都从此中轴线向外辐射,东西南北均衡对称。例如:天安门、地安门相对;东四、西四相对……而汉字恰恰是方正对称兼有中轴的方块字。东西南北对称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究其形状,是和汉字相似的。
北京四合院
至今中国人过春节时要在大门上贴对联,不但形式上要上下联相对应,内容和文字上都要求对应,讲究对仗工整。明代顾宪成写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联语不但含意深刻优美,其对仗工整尤其令人激赏。
这种对仗在古代诗词文章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杜甫有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你瞧,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以家庭、家族、种族、民族、群体为本,重群体、轻个人,重大我、轻小我。换言之,就是强调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性,个人价值要在社会价值中实现。即使一个生活在偏远地区目不识丁的人,他都知道“国家国家,先国后家”、“国之将亡,何以为家?”因为祖先造字时就把国放在家之前。
在英文中,写信封的次序为收信人姓名、门牌号码、街道、城市、国家,从小到大;而中国的写法正好相反。顺便提及一下。中国的年、月、日的时间顺序,以年统月、以月统日,是统合性的时间观念,以大统小;西方的顺序正好相反,积日成月,积月成年,是分析性的时间观念。英语中,“我”(I)永远是大写的,而在中国文字中,则称自己为敝人、弟、晚生,字还要小一号,书写时还要写在右侧,以示自谦和尊重对方。这一种文化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是关怀社会、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文学作品,数量既多,质量又高。
2000多年以前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人曾形象地将屈原投水殉国的汩罗江比喻为蓝墨水的源头。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一部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陆游垂危时仍然惦记着尚未收复的国土,写下遗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其深广的内涵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引起后世万千读者的共鸣。唤起亿万同胞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于也只能产生于中华民族处于最危急时刻的1935年。
三,和合在中国人民之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尽管有民族冲突的悲剧,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以至不断融合,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汉族是今日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3%,其本身就是多种民族融合而成的。历代史学工作者都注重书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尊重少数民族所建朝代的正史地位。
实际上,据一位学者考证、研究,中国历代大王朝中,只有汉、明两个朝代的皇帝是汉人,其余都是少数民族或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犹太民族饱经历史沧桑,散居世界各地,纷纷遭受歧视迫害,促使他们十分重视保持自身社团的团结自卫。北宋时,中国开封有一个犹太族社团。但到19世纪末,这个社团不知不觉地消融不见了。作为一个社团,自然地融合于别的民族,在历史上现在所知仅有开封一例。这个史实表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确实是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促成自然融合的大熔炉。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理论和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和合的范例。“一国两制”就是“和而不同”。
在国家关系上,西方讲求战胜、征服别的国家。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们就提出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理想。“协和万邦”这一主导原则,为历代思想家所崇尚。
1405—1433年,郑和七次率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长驶远航,帆舟遍及数十个国家,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要塞,没有夺取他国一份财宝,只是展示大国雄伟而已。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孟席斯为了研究郑和航海的事迹,到过120多个国家的900多个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收集有关资料,历经14年的调查研究写成《1421:中国人发现世界》一书。孟席斯在书中这样评论:与以后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性的远征根本不同,郑和是和平文化的象征。
郑和绘制的海图
和而不同,贵在创新,和是创新的源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踏步不前,永远停留于原有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早在1990年就提出“和合学”思想,后来又发表专著《和合学概论》。张教授指出:“所谓和合,是指自然、和合、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华夏子孙,不管生活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生活在北美还是东南亚,都承认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就是各种动物的一些要素统一于一个新型“动物”内。龙的身子是蛇,却生着鱼鳞,尾巴也是鱼的样子。头像马,却挺着狮鼻,张着驴嘴。还有鹿角、牛身、鹰爪、狗腿,等等。鹰可以搏击长空,鱼可以在水中游泳;牛是力量和笨重的体现,而蛇象征着灵活和轻盈;雄狮是凶猛的,而鹿是温和的。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一对对的矛盾体。而正是这样一个和合而成的新奇动物,它可以上天入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黄埔书院特聘作家董正锋新书《阅读就是起跑线》即将出版,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