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断无灭分原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这一段的题目是“无断无灭”,与前几段所说的“非说所说”、“无法可得”、“化无所化”、“法身非相”、“无断无灭”一样,都是说不要把所说的言辞当真,它们只是某种言辞,只是佛陀借用来说明佛理的,而这就是《金刚经》最核心的内容。

所谓的断和灭,是断除和消灭人心中的妄念。但佛陀所说的妄念即非妄念,所说的断除即非断除,如此才能理解佛陀所说的妄念和断除是什么,仍然要求用即非逻辑来理解佛陀所说的每一个名词。

孔兹认为第二十七分是说对于功德不能有谋求功德的念头,功德也是一种相,必须破除,不能执着,这样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一段说你如果如下的念头:因为如来不用具足相,所以他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么就要告诉你:不要有这样的念头。

你如果认为:所说的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就是说断灭诸法,那么也要告诉你:不要有这样的念头。

为什么呢?真正的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在佛法中是不说断灭诸相的。

这一段的重点是无断无灭,即不要说断灭,不是通过说断灭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心的。所要断灭的就是具足相等一切相,这里不存在着断灭什么相的问题,所以说是无断无灭。所谓的断灭以及所要断灭的诸种相,都是要舍弃而不能执着的,因为它们都是言辞而已,并不是佛陀所说的佛法本身。

不受不贪分原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这一段的题目是“不受不贪”,对于所说的功德、福德都不能执着、贪著,也不能有所领受。孔兹认为第二十八分是说用无数珍宝布施,不如懂得一切法无我。诸菩萨是不受福德的,菩萨对于所谓的福德是不应贪著的,所以说“不受福德”。《金刚经》多处说到“福德”“功德”,都是不可执着于这种文辞的。贪著就是执着,就是住,可知《金刚经》的关键是“无所住”。

这一段首先说如果一个菩萨用全部的恒河沙子一样多的全世界的七宝来进行布施,在这个时候,如果又有一个菩萨知道“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忍住不贪图福德,而产生出无上正等正觉心,那么他所得功德就远远胜过用无数七宝进行布施所得到的功德。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后一个菩萨“不受福德”。为什么不受福德?佛陀解释说:菩萨对于所谓的福德,是不应贪著的,所以说不受福德。

把福德想像成某种具体的好处,而贪求它,这就是贪著福德。按照佛陀的逻辑,根本没有福德,更不用说对福德的贪著了,这都是与佛法相违背的。所以这一段说明对于所谓的福德,既不要贪图,也不要想着得到它,这就是不贪不受。

威仪寂静分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一段的题目是“威仪寂静”,是说真正的威仪就是清净。孔兹认为第二十九分是说如果认为“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就是不理解佛陀所说的道理。真正的如来,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

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是能来能去、能坐能卧的”,那么这个人就不懂得我所说的义理 。

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中的“若”,可以解释为“能”,也可以解释“有”,总之就是把如来理解为象一个人一样,或来或去、或坐或卧。这样来想像如来,是错误的,不合乎《金刚经》所说的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如来,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所以才称为如来。如来本来是没有身形色相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所以不能想像成一个人,可以象一个人一样来去坐卧那样行动。否则就是执着于名相,住于四相了。

佛教认为行、住、坐、卧是“四威仪”,因此也会描绘如来如何行、住、坐、卧,以及其中的威仪。但这种说法,并不能理解为人间的帝王那样的行住坐卧中的威仪,否则就是住于四相。佛陀所说的如来,其真正的威仪,就是在于能不住于四相的清净之中,在于那种不可言辞描写和呈现的道理之中,所以说真正的威仪是懂得了佛陀道理的的清净心。

一合理相分原文: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段的题目是“一合理相”,佛陀所说的道理本是无形的,一旦把道理与形相合起来以理解,那就住于形相而不真实了。孔兹认为第三十分是说如果认为微尘众为实有,佛就不说是微尘众。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是一合相,所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都是说明不要执着于一个名称,如微尘众、世界、一合相等,才能认识它的实相本体。

总之,《金刚经》就是一再说明不可把所说的名称、名相当做真实本相,只有先否定了言辞上的种种说法,才能理解佛陀所说的道理。一般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把言辞上的说法当做真实实相,那样的话,就根本违背了《金刚经》的真义。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于四相等,都是让人懂得这个道理。

这一段又拿微尘众、世界、一合相这个言辞上的说法为例,说明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这些言辞上的说法。

首先来说微尘,如果三千大千世界都粉碎为微尘,这在数量上是非常多的。但对如此众多的微尘众,如果它们都是实有的,佛陀就不会说微尘众。为什么呢?佛陀所说的微尘众,要知道它们并不是微尘众,这才能理解真正的微尘众。

同理,佛陀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并不是大千世界,这样才能理解真正的世界是什么。

为什么呢?如果世界是实有的,那它就是一合相。所谓一合相,是指所有如微尘众一样多的事物合成为一个东西,这就是世界。但如来所说的一合相,实际上并不是一合相,这样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一合相。于是佛陀说:“须菩提!所谓的一合相,就是不可说。”能说的就不是一合相,前面的微尘众、大千世界都一样,是不可说的。

可是,凡夫之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却贪著于这些言辞上的说法,而不知对这些言辞上的说法离而不住。既然如此,他们就是迷妄的凡夫,不会成为觉悟的菩萨。

知见不生分原文: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这一段的题目是“知见不生”,不要道理生知和见,连知和见也要断绝而不贪著执着。这是说知识和见解也都要全部断绝而不执着,才能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孔兹认为第三十一分是说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应该如何做?第一,对于一切法应按《金刚经》反复阐说的道理去理解,不要把一切法当作法相。即使佛陀所说的法相,它也不是法相,只有这样把言辞上的说法彻底否定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佛陀所说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法相。所谓法相,就是世界的真实相。

佛陀首先问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陀说过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么这个人懂得我所说的道理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这个人没有理解如来所说的道理。”

佛陀解释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样否定之后,才能理解什么是如来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这是说佛陀所说的我见等等,仍然是一种言辞上的说法,要先否定它,才能不受名相的束缚而理解佛陀的真正意思。

佛陀又说:须菩提,你不是问应如何做才能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吗?现在给你答案,那就是:对于一切法,都要这样知、这样见、这样信解,不要从言辞上理解法相。佛陀所说的法相,它并不是法相,这样才能懂得真正的法相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再次说明不要执着于言辞,一切言辞所说的名物,都应如此,包括所说的知、见、信解、法相,都要这样来对待。从言辞上说,这里的知是指对于佛法的了解,见是指对于佛法的认识,信解是指对于佛法的相信与理解,法相是佛法所说的世界的真实相。不生知见,就是对知、见、信解、法相等等,都不要局限于言辞上的理解和认识。

应化非真分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一段的题目是“应化非真”,意思是说一切有形相的应现设化,都是非真实相。孔兹认为第三十二分说明该如何为人讲说《金刚经》,关键是说清楚要不受物相束缚,真实本体是如如不动的。最后用四句偈作结,说明一切诸法都是虚幻,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虚幻之相,才能认识事物的真正实相。最后则说所有的与会人士,包括须菩提、比丘和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天、人、阿修罗,全都对佛陀的说法拍手叫好,并对《金刚经》信受奉持。

这一段首先又说再多的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也不如受持、读诵、为人讲说这部《金刚经》及四句偈。这里形容了布施的多,是用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无量即无数,不可计数。阿僧祇是指无限的数。用这种无法计数的世界中的七宝来布施,也不如受持、读诵、讲说此经。

接下来说明如何为人讲说这部经,关键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不住于相,不执着于相,相指一切名相,包括四相以及一切具体事物的名称与形相。如如不动,就是指佛陀所说的世界的真相、实相、法相。二句的意思是说:通过向人讲说不取于相的道理,让人明白如如不动的真实法相。

为什么呢?佛陀最后用四句偈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说世界中一切有形的事物,都象梦、幻、泡、影、露和电一样,对它们以及他们所构成的世界,就应该这样来看待。换言之,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因此就象梦、幻、泡、影、露、电一样,变化不定,不能把它们看作世界的根本属性,因此不能把它们当做世界的真相、实相。只有知道了不执着于一切色相的道理,就能懂得世界的真实相是什么。而真实相不会象这些变化不定的事物那样,所以称为如如不动,只有它是永远不会变化的、永恒的真理。

《金刚经》一再说明一切事物以及用言辞所表述的东西,都象梦、幻、泡、影、露、电一样的东西,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要暂时借用一些言辞,但对这些言辞都不要当做世界的真实相,都要从言辞上否定它,不受言辞的束缚,才有可能懂得那种无法用言辞所说的道理。

四句偈里所用的比喻,称为“六喻般若”,说明一切有为法的虚幻不实。

如梦是说人在梦中以为梦中所见是真实的,等到梦醒,才知道梦中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如幻是说事物的不真实,如同变魔术的人变出来的东西一样,看起来有,实际上是假的。

如泡是说象泡一样,外表上象是有,转瞬即逝,而中间空无一物。

如影是说如同光线照出的影子,都不是事物的本体,只是一种虚幻的光影。

如露是说同如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是不能长久存在的虚幻之物。

如电是说如同空中的闪电,一闪就不见了。

用六种比喻,说明人们所见的现象都是虚幻的、短暂的、不实的、不可依赖的。

唐代王梵志有《观影元非有》诗:

观影元非有,观身一是空。

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恰似梦寐中。

此诗可解《金刚经》的四句偈。

唐王昌龄也有一首《题僧房》诗: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这是说佛陀与听他讲佛法的人,最终都要断绝佛经的文字、话语,不要执着,才能闻知空中的异香,得知佛法之真相。

在四句偈后,又说佛陀讲完了《金刚经》,须菩提以及当时在场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都非常欢喜,对经中所说的道理能信受奉行。

所谓的比丘,就是男性僧人,比丘尼是女性僧人,优婆塞是指信仰佛教的居士,优婆夷是信仰佛教的居家女性。一切世间天、人,是指所有的世人及天上的得道菩萨等,阿修罗,也是泛指得道程度不同的信徒。

古人曾写过一首颂词来赞颂众人信奉《金刚经》的情况,颂曰:

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贫人遇宝,婴子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旱逢甘雨,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全彰,古今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刹尘沙界诸群品,尽入金刚大道场。

这是说所有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因此全都信奉了《金刚经》所说的道理。

金刚经中的四大定律(金刚经无断无灭等分)(1)

古人手写佛经

金刚经中的四大定律(金刚经无断无灭等分)(2)

古人手写佛经

金刚经中的四大定律(金刚经无断无灭等分)(3)

古人刻版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