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魅力的美文(语文是通往自我生命的桥梁)(1)

感谢你阅读和关注,请语文老师收藏!

大概只有我们的语文才如此远离孩子生命,阅读的是陌生文字,作文写的是与自我生命毫不相干的废话,张开嘴巴艰难无比:弄得孩子的生命苍白得可怕,猥琐得可悲!

然而,语文本是最亲切的学科,是通过语言抵达自我美丽的生命世界。生命美丽无比,是用美丽的语言建造的金碧辉煌的宫殿。

阅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沿文字的幽径去到自我神秘的生命花园。文字描绘的爱的百花园,一旦被自我领略到,就移植到自我的心灵世界。亲情是如此纯洁美好,那是因为文字唤醒的呀!友情灿如明霞,那是因为文字的描绘呀!

文字描绘的江山美景就挂在眼前,可孩子就是看不见,只因为老师的干扰。老师聒噪不休,向孩子叨叨,那画儿是如何之美!殊不知,图画的美丽不是靠老师的说教,而是凭孩子的观察、思索和创造,才能发现的。

关于语文魅力的美文(语文是通往自我生命的桥梁)(2)

杜郎口中学校长

要把文字描绘的美好风景移植到孩子心灵,那可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啊!每个孩子看到的美丽,感受的美好,都是不同的,个性化的,怎么能由老师灌输呢?

文字是黑色枯燥的符号,唯有孩子的大脑才能把黑色的文字转化成绚丽的图画。有如画家的工作,需要从容不迫地工夫,才能把心中的美景变成栩栩如生的图画,孩子必须用想象的画笔,一笔一画地把文字的美景描绘出来,方能逼真地感受到美景

这是观察、思索、想象的成果,是涵养的功夫,是寻觅自我的历程。自我也曾经验过相似的美景,只有在文字的诱导下,唤醒这经验,文字描绘的美景才能逼真地展现于眼前啊!

比如,伟岸的古松,飘逸的瀑布,幽深的林壑……相似的景物,自我也曾见过,只有想象的虹桥能把二者连接起来,于是自我才对文字里的美景感觉特别亲切,格外友好,于是悦目赏心。

关于语文魅力的美文(语文是通往自我生命的桥梁)(3)

自我哪里知道,当文字的美景与经历的美景融为一体时,自我心灵中描绘的美景既不是文字里的美景,也不是经验过的美景,而是自我创作出来的崭新图画?

因此,这种玩味再创作的功夫是高度个性化的,老师怎么能肆意干扰呢?每个孩子心灵中描绘的桂林山水都不同啊,尽管都有奇特的驼峰和清澈的河水,却都打上自我经验的色彩。

可是,要把孩子心灵中的美景再现出来,最好是拿起笔,就像画家一样。否则,孩子不过是半途而归,美景描绘得不够尽兴,美好的生命图画不过是半成品。

文字是神秘的咒语,拿起笔,把阅读中感受的美好生命描绘出来,就如在浅云中酝酿的彩虹终于澄清于碧天。

当孩子拿起笔,阅读就抵达自我经验的远方,同时抵达作者的远方,并将二者有机融合,所以,不仅是寻觅和发现自我,更是对自我生命的重塑啊!

当阅读体验沉淀为文字时,爱父母的美好感觉才明朗如蓝天,碧绿是田野,格外清晰地呈现于视野,于是自我感受到爱深刻的幸福。

关于语文魅力的美文(语文是通往自我生命的桥梁)(4)

当孩子拿起笔,自我就开始铲除怨恨的荒草,播种热爱的鲜花;除去恶习的荆棘,培植个性的佳木。对于生命的重塑,文字是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材料。只要拿起笔,你就在耕耘美好的生命;只要放下笔,文字就离生命日益遥远。

可是这笔写下的,决非老师的金玉良言,也非抄袭作者的原文,而是在创作呀!随便多么感人的文字,只要敞开嗓子,如青蛙乱叫一番,自我就无法受到感动,生命爱的宝藏就无从开发。可是,只要拿起笔,把文字里的美好图景描绘出来,就是在启蒙生命啊!

当第一百次用笔雕刻亲情的肖像时,自我就把亲情积淀为信仰,并用终身努力诠释信仰,结出幸福的硕果呀!

请讨论:孩子为什么不能用笔阅读,用美丽的文字重塑美好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