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为了减脂而努力之时,不仅会通过测量体重、体脂率等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减脂效果,还会倾向于与他人对比来看自己的减脂进程,并且特别喜欢这么去做,不过,当你看到自己的成果好于他人之时,心里美滋滋,然而当你看到自己的成果水比他人好之时,就会倾向于用易胖体质或者是易瘦体质来做出判断,比如自己是易胖体质所以减肥困难,又比如他人是易瘦体质所以瘦得更快。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1)

那么,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易胖体质或者是易瘦体质是如何理解的呢?真的有易胖体质与易瘦体质的区别吗?想要减脂,如何养成易瘦行为?

第一:对易胖体质或者是易瘦体质的理解

在减脂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与他们采取差不多的方法、并且自己的减脂速度没有他们快之时,就会倾向于把自己归结为易胖体质,或者把别人归结为易瘦体质,因为在饮食与运动差不多的情况下,别人的日常消耗要比你多,此时我们或者会关注基础代谢这个因素,也会简单地把基础代谢高理解为易瘦体质,或者说之所以别人减脂速度快,那是因为他们基础代谢高,所以人家所产生的消耗要多。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2)

那么事实上是这样吗?从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来看,包括体重、性别、年龄、肌肉量、生活习惯,当然还有遗传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的确有些人群天生基础代谢要高,但是高与低之间的差距并不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你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别人的基础代谢要比自己高。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还包括体重、性别、年龄与肌肉量这些因素。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3)

从以上因素上来看,在减脂过程中,当你与他人做对比之时,首先要考虑到体重、性别、年龄、肌肉量,当然还有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或者说你需要找到一个与你有着相同体重、性别、年龄、肌肉量并且采取同样方法的人来做对比。

第二:真的有易胖体质与易瘦体质的区别吗?

如上所述,当你找到一个与你各方面都基本相同,并且采取同样减肥方法的人来做对比之时,假设这个人的减脂速度会高于你自己的话,就能说明这个人是易瘦体质,或者说自己是易胖体质吗?

不一定,因为你们采取同样的减脂方法之时,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你们的减脂效果。这些因素有什么呢?为了方便理想,下面以两个人完全相同的饮食方式以及结构作为假设,来回答这些因素。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4)

1.从运动的角度来看

假设你们在选择相同的运动方式并且有着同样的运动时长,但是完成运动的方式也会影响着运动所产生的消耗,比如以跑步为例,一个人在舒适当中过度,另一个人则是在突破自己舒适区的状态下度过,那么,这两个人所产生的消耗当然不会相同。

也就是说,即使两个人在进行同样的运动,消耗也会因为运动状态不同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5)

2.从日常活动上来看

活动代谢水平的高低并不只是运动消耗,还包括非运动消耗,而相比之下,非运动消耗会更重要,并且在不同的人群当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足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群看起来怎么吃都不会胖,原因就是他们的非运动消耗相当可观。

所以,非运动消耗的不同,也是导致两个人减脂效果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并且很可能是关键因素。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6)

3.小结

从上面得到的信息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减脂效率高的那一个人其实在努力地运动,并且有着较高的日常活动量,进而使得非运动消耗保持较高的水平,进而让总体热量消耗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并没有易胖体质或者是易瘦体质,而影响减脂效率高的因素是易瘦的行为。

第三:减脂,如何养成易瘦行为?

其实对于减脂而言,最终影响减脂成败的因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因为这决定着只是经历了一个变瘦的过程,还是最终保持了你的减脂成果。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变瘦之后生活习惯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那么,体重也会因此而反弹。

所以,最终影响减脂效果的就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养成易瘦的行为,那么这些行为有哪些呢?

  1. 在饮食上有所节制,会让整个饮食行为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当然这并不排除外出进食的行为,而是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调整,以避免因为饮食不当而长胖。
  2. 坚持运动,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日平均30分钟的运动,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变胖。并且,运动还能够调节食欲。
  3. 重视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可以为肌肉的生长创造条件,肌肉量的提高有助于基础代谢的稳定,从而降低变胖的风险。
  4. 重视非运动消耗,这一点可以让你产生意想不到的消耗,从而让你更好地保持体重,当然,非运动消耗也可以有意识增加,比如能走路就不坐车,每天保证8000步,比如工作半小时起来活动身体,比如多陪孩子玩耍,比如自己做家务,等。
  5. 养成测量体重以及腰围的习惯,如果说上面这些相对具体的方法比较难以实现,那么,测量体重并观察腰围的变化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当你发现自己的体重在某一段时间持续上涨之时,当你发现腰围有了变粗的痕迹之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自己胖下去,这要比变胖之后再减容易地多。

人一般减肥多久就成了易瘦体质(应该养成易瘦行为而非易瘦体质)(7)

总结:

其实说起来,易胖体质或者是我们在评估自己的减脂效果过程中的一种归因方式,把自己归结为易胖体质或者是把别人归结为易瘦体质的话,就会在某种程度上给自己带来一些安慰,因为在我们看来,易胖体质或者是易瘦体质似乎不属于可控因素。

不过,这种归因方式会让你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对于减脂而言,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最终影响到减脂成果的因素,除了热量缺口以外,就是是否能坚持,而要坚持下去,最终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养成易瘦的行为习惯。

作者:十月知行

#打卡挑战局##夏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