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似乎有一种魔力:明知套路满满,却丝毫不妨碍我们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最新上映的这部《起跑线》亦是如此。
豆瓣评分8.1分,再度延续了印度片的高分传统。
影片主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教育问题上,印度似乎和中国有着同样的难题,但各方面不比我们领先的印度,却拍出了这么一部既可以寓教于乐,又可以发人深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令人钦佩和赞叹的电影,这足以令华语片的工作者去反思。
“
入学的难题
”
与其说《起跑线》是一部教育题材的影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讲述适龄儿童“入学”波折过程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服装店老板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塔。这两人在印度算是“暴发户”阶层。凭借着自己的经商天赋,拉吉赚的盆满钵满。随着两人孩子即将“入学”,如何在现有的经济资源占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问题。
米塔的解决方法简单而粗暴:直接购买学区房。可是区域内适龄的孩子太多,学区房也解决不了问题。随后拉吉开始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希望用行贿、走后门等等“非正常手段”给自己的孩子搞定一个入学资格。
等到这些全部“此路不通”的时候,抢占著名学校的“穷人名额”,成为了拉吉最后的救命稻草。
影片的笑料全部来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的遭遇。富和贫的骇人差距在影片中以令人咋舌的夸张方式表现了出来。
在《起跑线》里,我们第一次从主流银幕上看到的印度的贫困。印度的穷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充足的大米与糖类的配给,甚至没有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敬。
在片中,一位对拉吉施以援手的穷人避而不谈自己的名字,他说穷人要么被人叫服务生,要么被人叫死胖子。这个情节,除了讲述穷人的境遇之外,还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提出了讽刺。
依照某种电影套路或者说电影美学的“规制”。拉吉一家肯定要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为自己的孩子得到入学资格。随后,拉吉的谎言一定要败露,而受害者一定会在最后关头和施害者达成谅解。
《起跑线》就是这么做的,在影片的后半段,拉吉明白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伤害力”,于是他开始寻求弥补和良知上的救赎:用经济去捐赠一所贫困的公办学校。付出了钱,他认为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可这只是富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到了影片的最后,拉吉还是逃脱不了内心的折磨,他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和盘托出全部事实,希望得到校长的处罚。可一样处在社会“权贵阶层”的校长,对拉吉的“请罪”报以讥笑。她告诉他,这就是社会现实。
于是,到影片的结尾,拉吉在所有人面前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得到了宽恕和原谅,公立学校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高端私立学校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好像社会里令人所不齿的一切,都只是在金字塔顶端发生一般,在贫苦的中下层社会里,人人相助,男人有着兄弟情,女人之间都是姐妹——当然,观众们知道,这是导演吹造的肥皂泡。
“
混迹好莱坞
”
《起跑线》的绝对主角莫过于拉吉了。他的扮演者是印度最著名的男演员之一伊尔凡·可汗。
除了在印度本土广受欢迎外,在欧美市场,伊尔凡·可汗的号召力也相当不俗。出生在印度的伊尔凡,有着相对来说很不错的家世。与《起跑线》里表现的一样,经营着轮胎生意的父亲,让整个家庭衣食无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尔凡就是影片中的那种“权贵阶层”。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大量的金钱和机会去学习艺术,并且能够“逐梦演艺圈”。求学阶段的他顺利无比,拿到全奖的他在德里的国家戏剧学院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
初入演艺圈,伊尔凡展现了自己强大天赋和才能。处女作《你好,孟买》就让他技惊四座。随着影片在戛纳、金球、法国凯撒、英国学院奖与奥斯卡上的获奖与提名,伊尔凡·可汗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欧美主流影坛的视线。
《你好,孟买》剧照
2007年,他出演了美剧《扪心自问》、英国电影《坚强的心》以及韦斯·安德森的名作《穿越大吉岭》。这三部电影为伊尔凡·可汗闯荡好莱坞打开了局面。从此,伊尔凡·可汗作为“印度符号”成为了好莱坞的某种“异域象征”。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他所扮演的成年派,戏份吃重,心态微妙,难以把握。不过,在伊尔凡·可汗的诠释下,派求生的两个版本,都呈现出了真实的质感。毫无疑问,这是伊尔凡·可汗本质和本真的演技使然。
伊尔凡·可汗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饰演成年派
值得一提的是,伊尔凡·可汗在好莱坞的成功,还间接推动了印度导演的“赴美”。其处女作《你好,孟买》的导演就在他的引荐下,来到了好莱坞,拍摄了《名利场》。2006年,这两人再度合作,拍摄了《同名同姓》。
《同名同姓》剧照
随后,米拉·奈尔就留在了美国,专注于开发少数族裔以及女性的故事。她名下的《歇斯底里的盲目》、《艾米莉亚》、《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以及《卡推女王》都是个中的杰出作品。
“
印度教育的现实
”
印度多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的政策,换而言之,也就是那些权贵家庭的后代,才有机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印度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1970年代就开展了所谓“全民教育”政策。但是依照联合国在2006年发布的报告,印度的这一计划落后的50年,也就是印度要在2050年前后才能实现全民初等教育,而中等教育则要到2060年才能实现。
另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印度有超过6000万的儿童甚少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而1110万正在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辍学。这两个数字都是世界之最。
进一步说,《起跑线》里的那些没有板凳、厕所简直不堪入目的“公办学校”,依旧不是所有普通印度家庭和适龄儿童有福消受的。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在印度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体量过小。每年,印度拿出GDP的6%放在基础教育上,可实际上投资只能在3%左右徘徊。公立学校条件堪忧的境况下,富人要把孩子送进昂贵但是条件如同“天上人间”一般的私立学校,也就情有可原了。
《起跑线》里,有这么一个情节。私校中的孩子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德语。作为对照,贫民窟里的居民听到英语就好像见到了“怪物”一般惊讶。而在后续的情节里,公办学校的孩子也开口说了英文、法文和中国人都听不懂的中文。
之所以设计这个情节,导演无外乎想表明,教育使人蜕变,只要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舞台,他就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并不能说这是导演在粉饰太平,只能说,这是萨基特·乔杜里美好的愿景。
澳大利亚的纪录片导演大卫·麦克杜格尔从1997年开始,就在印北著名贵族学校跟踪拍摄一群学生的生活,并以此为出发点,延展出了6部电影。
这六部电影从各个方面,记录、展示了印度的教育问题。从纪录片里不难看出,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公办与民办学校在师资、教育水平、实力等等软实力方面,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纪录片海报
于是,教育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私立学校,研习的是欧美的教材和教育方式;而公办学校里的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所以诙谐也好,无奈也罢,印度教育的现实并不如同影片中表现的那样,实际上它比电影表现得更加不堪。
不过,印度已经有了《起跑线》这部电影用喜剧和诙谐的方式来讲述这种现实,并让人意识到现实的沮丧性。艺术,到此为止,完成了任务。
就好像一句名言所说:艺术只有政治的责任,而没有政治的目的。接下来是求变还是维持现状,并不是一部电影、一位演员可以扭转的。
#福利向#
后台回复“福利”按规则参与
并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教育心得
最希望见到什么主题的教育电影被搬上银幕
即有机会赢得《起跑线》电影兑换券2张~
#上期开奖#
恭喜豹子、疯狂的兔子、大肖
获得《头号玩家》周边
请将地址和电话留言或私信小电君领奖哦
/ MORE /
/ HOT /
喜欢就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