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初学绘画的时候,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在书桌上铺开张纸,鼓足勇气想要画出一个帅哥或者美女。但事与愿违,往往都是在画好角色的脸之后,就很难再往下画了。憋足了一口气再往下继续深入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画出一个既僵硬又奇怪的人体。

遭遇绘画困境,是因为我们对绘画技巧和结构不理解所导致的。咱们这篇文章就来讲解人体的肌肉结构。

全身人体比例结构

  在初学阶段,记住这些理论上的比例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后的训练当中,尤其是动势、动态速写的练习中,要尝试着比摆脱这些理性知识的束缚,要尽量练就一双准确而感性的眼睛。

  在人体造型研究中,我们通常以“头长”为基本单位,来研究比较人体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

  成年人全身高度为七个半头长:从头顶到下巴为一个头长,从乳头到肚脐为一个头长,从肚脐到会阴(表现为坐平面)为一个头长,从会阴到膝盖中部为一个半头长,从膝盖中部到脚跟(足底)为两个头长。或者,从肚脐到两个股骨大转子连线为半个头长,从大转子连线到足底为四个头长。另外,人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在趾骨联合,双手平伸直展宽与身高大致相等。

肌肉骨骼画 板绘-人体肌肉(1)

1,“骨”

简单来说就是骷髅架子。

骨骼主要是支撑重量和保护重要内脏,它实际上只有三个地方有明确的体积,这三个地方是颅骨、胸腔、盆腔——剩下的部位都当成仅具有长度的棍子就可以。

在练习时画骨,画的就是三个块的体积、透视角度,以及其余肢体骨骼的方向、长度。

肌肉骨骼画 板绘-人体肌肉(2)

左边画腿骨的长度时参考了头部和身体的总长度,然后腿骨以膝盖做区分还分上下段。这些之间的关系都是1/2。

这图上没有画手臂,手臂是和身体比较着画的。

右边是有体积的部分,你可以想象为背心和三角内裤,或者其实就是骨腔的形状。

2、“体”

比骨稍微难一点,指的是肢体连骨骼带肌肉共同给你的比较笼统的主观印象,也就是绘画各个体块。

画体块需要一些几何体绘画技能,之前提到的颅骨、胸腔、盆腔三部分中,只有头部是一个椭圆球体,其余两个都是比较复杂的形状。

至于四肢,基本是稍微有粗细变化的圆柱体,只要能把握关节的位置和切面方向,剩下的部分就比较容易了。

肌肉骨骼画 板绘-人体肌肉(3)

肌肉骨骼画 板绘-人体肌肉(4)

3、肌肉三视图

三视图是我们认识一个物体最清晰、明确的视图方式。

内轮廓,红线是关键。

外轮廓,蓝线是关键。

人体动态

人体动态与结构在绘画创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需要掌握人体动态从头与颈、躯干、手臂根部、到上下肢和整体视觉,从多种角度、不同维度来表现人体各部分的形态!

人体动态在运动的时候非常明显,我们可以在运动的时候研究人体变化的某些规律。

通常来讲,我们把人体分成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这分别指的是脊柱线、两侧肩连线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头和胸廓还有上肢与下肢。

肌肉骨骼画 板绘-人体肌肉(5)

人体学习是从整体—细节—整体的过程,一开始不要过于纠结于细节,很多初学者上来就学肌肉骨骼的各种名目,挫败感太强,很容易打退堂鼓。所以最开始要学抓整体,将大的身体结构先抽象为大的几何体,再逐步理解成复杂一点的几何形体,这一点也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

结语

不得不说,人体是绘画学习中的一大难关,初学者尤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的童鞋,想要自学还是要花费很多精力。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走一些弯路。而且,人体问题不是说只在绘画最开始的学习阶段需要重视,而是贯穿整个绘画生涯的,如果你打算将自己的一生交予绘画的话。

很多有过多年绘画经验的前辈,在后期都会回过头来重新巩固自己的人体基础,这是因为他们最开始像一些初学者一样,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人体基础的重要性,后来在绘画上止步不前了,才发现是自己这方面基础不扎实。所以,你如果想要在绘画之路上走得更远,就趁现在把人体基础打扎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