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趣的。

挺有生活情趣的,苏轼深夜找怀民玩儿。

怀民睡了。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怀民被吵醒。

苏轼来句:怀民亦未寝。不是挺搞笑的吗?

以前讲究的是兴至而来,兴尽而返,乐观豁达,还有一点儿是,如果有好朋友深夜来访证明他们关系真的好。以前不是现代,出门靠走,车马慢,深夜有好友来访,自然是赏心乐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就是好友来访,秉烛夜游。

夜里景色优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有朋友,有美景,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儿吗?

不说其他,你想想现在有几个人愿意陪着你夜里疯魔的出去玩儿,还能和你玩儿得来,谈得来的?

孔子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乐之一,岂不是赏心乐事。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就算是吵醒朋友,又如何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说明怀民也和苏轼一样欣赏月夜美景。

至于网友们欣赏为吵醒朋友,只会让苏轼更接地气,就连我们自己也看着很有趣儿。

再说回古代的苏轼,虽然仕途波折,但是苏轼总有一种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看,苏轼什么时候都能够看到美景,乐观达观。

同时也是一个吃货,留名千古的东坡肉让苏轼成为所有吃货的偶像。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极为经典,可以一观。

故,就算苏轼知道这个段子也不过是飒然一笑,再说苏轼也是宋代经典的段子手。

佛印和牛粪的故事,东坡吃草的故事都是非常脍炙人口的。

佛印和牛粪这个众所周知就不说了,东坡吃草这个可以讲一下:

有一天东坡去看望老朋友佛印,一时找不见佛印,有心调侃,高呼:秃驴何在?

佛印悠悠然走出来:东坡吃草!

怀民应该是苏轼的老朋友,人与人的界限感是很分明的,不到老朋友的地步,没人找你玩儿,也没人深夜找你玩儿。

不说怀民睡没睡,就算是怀民睡了被吵醒也是开心的。因为古时候娱乐匮乏,聊天打屁也比一个人早早上床休息要好。

再说古人如果从书里画里走出来,也会更有生命力,不用计较这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至少我觉得挺有趣的,就算是吵醒,我也觉得苏轼的灵魂有趣,也为苏轼和怀民这对儿流传千古的朋友感到开心。

再说了,因为一个承天寺夜游,怀民直接穿越千古让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可比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还要快捷便利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也一样将好友王伦留下印记。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让任安声名广播。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也是李白的将进酒让两位穿越千年。

不过如果只以这种方式来看他们的友情,倒是有些亵渎啦。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既是苏轼的幸运,也是怀民的幸运。

时间流逝,不朽的是诗词之美,闪耀的是友谊之光。

怀民亦未寝这个梗的音频(如何看待网络上)(1)

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