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如果从甲骨文开始算起,到今天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书法史上,被历史的烟尘所磨灭的书法作品和书法家不可胜计,能够流传至今能够为后人铭记的作品,却如同凤毛麟角!

书法最先成熟的书体乃是篆书,在篆书之后的隶书系统当中,最先成熟的乃是草书,而后行书与楷书几乎在同时出现了。而楷书在唐代逐步盛行开来,到了晚唐时期奠定了楷书作为书法入门基础的地位。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1)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从晚唐之后,人们学习书法基本开始从楷书练起。在楷书领域基本可以为分为“晋楷”、“魏碑”以及“唐楷”,唐楷是集中了魏碑的体势和部分笔法以及晋人楷书的变化技巧,从而形成了一种书体。

在中国楷书史上,有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他们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子昂。而其中尤其以颜真卿和柳公权最为出名,被世人誉为“颜筋柳骨”。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2)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在唐代宣宗时期,柳公权的书法地位极高,几乎天下闻名,连皇帝都十分喜欢他的书法。并且曾经多次召见柳公权,让他教自己写字,柳公权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国外,其书法也被当作“国礼”来送给外国友人。

唐文宗曾经评价柳公权的书法:

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

柳公权的书法是总结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并且在继承钟繇与王羲之等晋人楷书的风格基础上建立的,其书法被誉为“百代楷模”,为后人所无比推崇!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3)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柳公权乃是“正气”一路书法的代表,尤其是他曾经劝谏唐穆宗“心正则笔正”的话,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

米芾曾经这样评价柳公权:

柳公权如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意思是柳公权的书法就像不染尘俗的道士一般,无丝毫习气,并且达到了“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大师的书法境界!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4)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柳公权传世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常常见到的《玄秘塔碑》,此碑过于严整,许多人学习,容易走向美术字的弯路,《神策军碑》固然极好,然剥蚀太过严重,对于初学者也大为不利,而其他的《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等也皆不是上上之选。

而柳公权平生最值得推崇的乃是他早于《玄秘塔碑》六个月写的《楷书演连珠》。《演连珠》乃是一种文体,串联诗句数首,思维精巧,而语句温雅。

柳公权此作笔法极为精湛,大有欧阳询“不可挪动分毫”的严谨风姿,同时也具备了颜真卿的博大之气,丝毫楷书中的“寒俭”之弊!乃是学习楷书的上乘之选。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5)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对于学习柳体楷书来讲,难的并不是临摹出他的形态,而是将其写得自然洒脱,而要想写出自然之美,学习《玄秘塔碑》与《神策军碑》并不是上选,这件《演连珠》乃是在一种极为放松的状态下书写,笔笔精巧,字字严谨,且通篇气韵和谐而自然,无丝毫造作之感,所以乃是初学楷书之佳作。

人们常说“颜筋柳骨”,柳体楷书要想写好,首先要注重骨力,《楷书演连珠》笔笔交代极为清晰,且字口完好,对于训练书法的骨力,大有裨益。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6)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如今,我们将柳公权的这件《楷书演连珠》按照原作大小进行1:1复制,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无二。

欲购此《楷书演连珠》,请点击下面惠购:

王羲之10幅最好书法(他是书法界百代楷模)(7)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