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安博物院,对西安不太了解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可西安博物院内的小雁塔却是与大雁塔齐名,享誉中外的千年宝塔。小雁塔修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修建之初被称为“荐福寺塔”。荐福寺最早是隋炀帝杨广的晋王府和唐中宗李显的英王府。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1)

位于西安博物院内的小雁塔

公元695年,受玄奘取经的影响,唐代高僧义净经过25年的长途跋涉,从印度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带回梵文经典近四百余部,由义净作为负责人开始对佛经进行翻译,唐中宗李显还亲自入荐福寺担任义净的助手,以显示对佛经的虔诚。荐福寺也成为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过程中经典传播和僧侣传播的重要寺院,与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并称为佛经翻译史上的“长安三大译场”,见证了诸多东西方僧人在这里译经、传法或求法。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2)

小雁塔

修建完成的荐福寺塔与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成为长安城内的两座标志性建筑,因为荐福寺塔的塔形酷似大雁塔,但规模更小、建造时间更晚,所以人们就把他称为“小雁塔”。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3)

义净

据史料记载,小雁塔初建时是十五层,而现存只有十三层,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曾经历了地震,战乱等天灾人祸却始终屹立不倒,留存至今。公元一四二七年,明成化年间,西安发生了大地震,小雁塔的塔身中间从上而下被震开了条一尺多宽的裂缝,然而时隔三十四年的正德年间,在一次大地震之后裂缝居然在一夜之间合拢了,人们把小雁塔的合拢叫做“神合”。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4)

小雁塔塔身上的裂缝

明朝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使小雁塔的塔顶损毁,由十五层变为十三层。今天的人们在整修时,为了保持原貌便延续了这座建筑五百年来没有塔顶的外观。比起大雁塔,小雁塔虽不完整,但却体现出了另一种的美感。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5)

残缺的小雁塔塔顶

相传义净为了早起礼佛,建议“每日清晨击钟”,因此每天清晨寺内的僧人都会定时撞击,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在西安上空,数十里的人们都能听到,给古城平添了一番风韵,钟声远扬,塔影秀丽,从此“雁塔晨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6)

雁塔晨钟

1926年二虎守长安之时,小雁塔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城外没有被军阀刘镇华占领的地方,两次被占又被抢回来,作为城南的一个制高点,成为为城内送粮的一个火力支援点,有力支持了李虎臣、杨虎城将军,也正是这个时候,雁塔晨钟在炮火中被手榴弹炸裂,不再响彻全城。对这部分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我的相关文章。

小雁塔的由来是谁建的 小雁塔的历史(7)

西安博物院园区一景

小雁塔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人们讲述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兴衰往事,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

谢谢您的阅读,请点个赞支持一下,如果对文章感兴趣也请您加个关注,看看我的其它文章,谢谢。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