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家文化·千里共同途—

豫北第一官宅马氏庄园(三代五俊杰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1)

太行之东,洹水之滨。

殷邺古县,人杰地灵。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安阳市区西行二十公里,进入蒋村镇境内,可以看到一片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清代庄园建筑群,这便是名震中州的马氏庄园。

庄园坐落于洹水北岸,由南、北、中三路建筑组成,占地约2万平米,青砖黛瓦、飞檐回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九门相照的四合院,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

登其堂,但见匾额楹联,琳琅满目。入其厅,最醒目的是,庄园主人自明其志的一副对联:

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

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

马丕瑶

豫北第一官宅马氏庄园(三代五俊杰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2)

庄园主人马丕瑶(1831—1895年),字玉山。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生,因家道中落,入学很晚,32岁才中进士,分发山西候补知县,开始了其仕途生涯。

在山西平陆,他主抓捕盗;在永济,他大力兴学;在解州任上,他助困扶弱;在太原任上,他根治水患;在穷省贵州,他让财政扭亏为盈;在广西任上,他主抓定边圉,兴农桑,开启民智;在广东任上,他全力办团练,固海防,查赌局,斗巨贪,不遗余力,到死方休。

于公,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私,他“修己以正人”,以致其挚友个个忠良,其子弟英才辈出。在为官、交友、教子等方面,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

家训理念

豫北第一官宅马氏庄园(三代五俊杰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3)

马氏庄园主人马丕瑶十分重视教育子孙,不仅以身作则、躬身示范,同时也留下了不少家训家规。

马丕瑶对自身要求严格,曾专门设置反省室——约斋,定期反省思过,并书写《约斋铭》作为自己与子孙律己修身、处世为官之座右铭。

《约斋铭》全文共741字,包括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等十二条,思想内涵丰富。如“功名”中说“治愧循良,辜负吾民父母望”,“思虑”中说“幽独审几勿暗肆”,“处家”中说“不修己,难责人,何以使伦理正”……同时,马丕瑶几乎每条铭文都用“约约”二字来作强调,意思是对自己对家人要“约束再约束,严格再严格”。通观《约斋铭》全篇,其敬让、诚信、勤俭、积善、修身、律己的儒家传统思想十分突出。这是马氏家训中的精华,也是马世家风的集中体现。

马氏家族代表人物

豫北第一官宅马氏庄园(三代五俊杰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4)

马丕瑶(1831-1895年),字玉山,同治元年进士(1862年),历任山西平陆、永济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知州,太原知府,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官至广东巡抚。在任期间,皆清正廉洁,颇有作为。光绪赐匾“百官楷模”,百姓呼其“马青天”。

马吉森(1857-1912年),字子明,马丕瑶长子,清末民初实业家。曾首建豫北纱厂,积极创办工、矿业。努力践行“一等人忠臣孝子”“一诚包万有”等马氏家训,一生忠心爱国。

马吉樟(1859-1931年),字积生,马丕瑶次子。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湖北按察使等职,曾赴日本考察教育。为官恤民善施,力主改革,提倡教育救国。

马青霞(1877-1923年),马丕瑶小女儿。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河南和北京创办女子学校,亲任校长,并倾力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先后将百万家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教育和修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

马恒融(1900—1971年),字载之,马丕瑶之孙。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今中国矿业大学前身)、兰州西北工学院等,是我国工矿学界的先驱。海内工矿界名人,很多都是马载之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