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即是“爱”

讨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我们还需要从“儒”字的本义入手。

“儒”,篆文由“人 需”构成。

“需”,甲骨文是“一个人的两腋、两腿有水” 的图景,象征人身体虚弱或淋雨。金文“需”则是“人在野外淋雨”的图景。

“需”的本义是:人有了困难(包括内因和外因),需要帮助。

所以,“儒”的就是 “帮助有困难的人、满足他人需要”的图景。

“帮助有困难的人(们)、满足他人(们)需要”,是儒者的初心所在,也是儒家的情怀。

这是什么,这是爱,是对他人、对同类的爱。

儒家思想以什么为精神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1)

爱,《象形字典》解释为:用心疼惜呵护,喃喃倾诉柔情,为之奔波辛劳。

爱是发端于内心,体现为实际行动的,对他人的困难、苦难进行帮助,对他人的需要进行满足,爱是对他人的生存、发展的关怀、帮助。

所以,有爱的地方,没有私欲的膨胀,没有损人利己,没有霸凌,没有杀戮,没有战争。

二、“仁”中必然有“爱”

在主流观念里,儒学的核心是“仁”,那么“仁”到底是什么?

“仁”,甲骨文由“人 二”构成。“二”,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天地、阴阳。所以,“仁”就是人在天地间的图景。

《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中充满万物。

所以, “仁”的本义是:人在天地间,与天地、与万物,和谐相处。

“仁”立足于人,放眼于天地万物,所以,“仁”中就包含了人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人在天地间的生存之道。

人和天地万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损人利己、破坏环境,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这在《至善哲论》和《青藏悟佛》两本书中,都有大量的论述,在此不做过多解释。

现代社会,是商品社会,人们都以自己的产品换取自己的所需,而这个产品却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一个人的劳作成果,能多大程度地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决定了这个人的财富、地位、生活质量。

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的行动,是什么,就是爱。

所以,爱就是功劳、功德,就是自己生存、壮大的依据。

《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以。爱就是生命实现的道路,途径,是人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之道,是人在天地间的生存之道。

儒家思想以什么为精神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2)

《论语》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所以,仁里面必然包含着爱,爱不完全等同于仁,但无爱就绝对不会有仁。

三、真正的儒者

爱是人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人在天地间的生存之道;是儒者的初心所在,也是儒家的情怀,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以什么为精神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

一个无爱的人,必然是个不善的人,他只会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他只会给自己、他人他物带来无尽的苦难。

一个无爱的儒者,他背离了自己的初心,丢失了儒家的情怀,违背了儒家的核心理念,他就称不上真正的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