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状物记叙文的阅读分析 第一节 分析状物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第九十课 分析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电子版(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1)

网络图片

顾名思义——“托物”是借助写物,“言志”是说明一种志向,“托物言志”便是借助写物,表明作者一种人生观,展示一种人生的志向。

例如《北坡树》一文,文章以不规则、不好看的“北坡树”为赞美对象,写了北坡的松树遭遇土壤贫瘠且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更铸就其坚韧的风骨,被父亲得以利用这一内容。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最好的锤炼——树因此而用,人因此而才。”这就言简意赅地展示了作者不怕艰难挫折、锤炼命运和人生的志向。

请看范文

埋在地下的土豆

①老实说,我都瞧不起自己的职业——普通的中学教师。看人家歌星、影星,随时都能得到鲜花和掌声;那些体育明星,获得一块金牌就能得到排山倒海般的欢呼。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青睐,仰慕和崇拜,而我却不能?尽管我知道,当教师的也很重要,是社会,是人们离不开的,可我的心里仍然有些委屈——我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青睐、仰慕和崇拜?于是,我觉得没精神,活得没精神。

②终于有一天,埋在地下的土豆使我得到了启发。

③一天,我到野外散步,见一大片土豆地。我走到近前,漫不经心地看起了土豆秧。

④土豆秧长得好精神哪。瞧那茎,一根一根的,争先恐后地往起长。那叶,一片一片的,你挨我,我挤你,互不相让。那花,白白的,看上去非常娇嫩。啊,土豆秧,你们好精神哪!

⑤土豆秧为什么这么精神?那是因为它们沐浴着阳光雨露,得到了风的吹拂,可是埋在地下的土豆,你们沐浴不到阳光雨露,得不到风的吹拂,是否也这么精神啊?

⑥金秋的一天,我又一次来到野外散步。又是那片土豆地,一个农民正满怀喜悦地收获土豆,一个个土豆被翻了出来,满地都是。

⑦它们长得真大,大的足有大人的拳头那么大,最小的也有鸡蛋那么大。它们黄黄的,随手捡起一个,感觉脆生生的,真要煮上一个吃了,好像能让你年轻不少。我的心不由得一动:土豆,你们被埋在地下,为什么还如此的精神?

⑧我趁那个农民休息时,与他唠起了土豆。那个农民面对满地的土豆,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话也多了起来,而且一套一套的,颇有些哲理。(他告诉我说,土豆虽被埋在地下,却能精精神神地生长着。)我认认真真地听着。(那位农民微微一笑,说:“土豆了不起,知道人们需要它们,离不开它们,虽被埋在地下,沐浴不到阳光雨露,得不到风的吹拂,却也能想尽一切办法地生长,所以仍然显得很精神。它们不同于高悬枝头的苹果、香蕉,苹果、香蕉等一旦得不到阳光雨露,得不到风的吹拂,便会萎靡(mí)不振,而土豆却不然……”)

⑨我茅塞顿开,埋在地下的土豆终于使我受到了启发。

⑩朋友,我们生就为了沐浴着阳光雨露,得到风的吹拂吗?

11.埋在地下的土豆沐浴不到阳光雨露,得不到风的吹拂,就像我们有的人得不到青睐,仰慕和崇拜。但我们不应在乎这个。我们要向埋在地下的土豆学习。只要工作需要,社会需要,人们需要,我们就要精精神神地去活,去干,去拼搏,管谁青睐不青睐,管谁仰慕不仰慕,管谁崇拜不崇拜。

12.金秋,艳阳高照,空气宜人,惬意的微风吹来,我感到精神倍增。

13.埋在地下的土豆,我欣赏你,我的心因你而豁(huò)朗,你太好,真的太好了!

[本课解题]写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说说作者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主旨句的。答:“只要工作需要、社会需要、人们需要,我们就要精精神神地去活,去干,去拼搏,管谁青睐不青睐,管谁仰慕不仰慕,管谁崇拜不崇拜。”是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揭示出来的。

[精辟讲解]第11自然段最后一句,“只要工作需要……崇拜不崇拜”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展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踏实的做人精神、做人的志向,也正是托埋在地下的土豆而表现出来的。

本课思考题

1.用横线画出引起下文主要内容的一个过渡段。

引点:文章内容是写埋在地下的土豆对“我”如何做人的启发。

2.第④自然段是 结构关系。这一自然段写了土豆秧“好精神哪”,是从土豆秧 , 和 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引点:首句和尾句都有“精神”一词,中间写了土豆秧的“茎”、“叶”、“花”。

3.第?輥?輱?訛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之情。

引点:“我欣赏你”这是赞美的语句。

4.第12自然段是 描写,作用是   。

引点:有些景物描写就是为了表现人的心情。

5.第⑤自然段横线上的“阳光雨露”和“风”与第⑩自然段横线上的“阳光雨露”和“风”的含义一样吗?请具体回答:

引点:注意词语的本义和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

6.第⑧自然段两个括号里的句子都是对农民的语言描写。形式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 。

引点:注意,前一个括号的语言描写没用冒号、引号,而后一个用了冒号和引号。

7.第①自然段似乎游离了文章内容,删去好吗?

答: 。

引点:本课的解题已经告诉了本文的主旨句,而开头段恰恰表达了“我”苦于得不到人们的青睐、仰慕和崇拜,活得没精神。

8.第①自然段“可我的心里仍然有些委屈”,“我”委屈的是什么?

答: 。

引点:注意有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作用。

参 考 答 案

第九十课

1.第②自然段。 2.总分总 茎长得快 叶长得密 花开得娇嫩 3.抒情 议论 对埋在地下的土豆的赞美 4.景物 烘托(衬托)了“我”精神倍增。 5.不一样。第⑤自然段“阳光雨露”和“风”是自然界的阳光雨露和风,是本义;第⑩自然段“阳光雨露”和“风”是指人们的青睐、仰慕和崇拜,是比喻义。 6.间接转述与直接描述(直接陈述)相结合。这样安排使形式多变,且突出重点,避免了行文的单调。 7.不好。这一自然段表明了作者写作的缘由,不仅能更好地引起下文,也为后文揭示主题作铺垫。 8.得不到人们的青睐、仰慕和崇拜。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导学案电子版(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2)

指导老师张士连

作者简介:张士连,74岁,曾经是一名军人,七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油田,原吉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特车队政工干事。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士联作文公益教育促进会会长,2000年从企业内部退养后,致力于辅导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继《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卷)《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卷)《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之后出版的第六部著作。目前新出版的中小学阅读读本共20多万字,分为“情真意切散文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篇”、“引人入胜童话篇”、“观点鲜明议论文篇” 四个部分。关于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既是文学读物,又是作文导航。在指导读者读写要点与读后答题的同时,教你读与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