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的投降玉音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中国各地的广播中开始响起日本投降的消息,全国上下陷入到了一片欢呼中。

历经8年的抗战终于在这一天宣告结束了,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对于这个日子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牢记于心。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1)

随后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诏书,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既不是8月15日,又不是9月2日呢?

为什么要将抗战胜利日放在9月3日?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2)

一、

首先说1945年8月15日的这一份玉音投降诏书,虽然是日本天皇亲自录的,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英国法国等交战国其实都十分不满。

其实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四个小时,中、美、英、苏四国领导人就发表了日本投降的讲话,也就是说日本人专门卡在几国领导人之后再发表了所谓的《终战诏书》。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3)

我们再来说这份《终战诏书》的内容,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宣战诏书了,不仅没有任何忏悔和道歉,反而充满了一种对战争最后失败的遗憾和不甘。

这又哪里是饱受战争残害的中国人民所能够接受的。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4)

在这份共815个字的诏书中,日本不仅没有丝毫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歉意,反而在不断洗刷自己的侵略历史。

“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

这是诏书的开头,随后说已日本政府愿意接受四国联合公告,但也就是仅此而已,只是说愿意接受公告内容,绝口不提什么投降什么无条件投降之类的。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5)

整个诏书除了开头这一句,此外再无任何所谓战败和投降之类的字眼,也没说明其他问题,乍一看不像是投降诏书,反倒像是宣战公告。

随后在关于战争的解释中,日本再次拿出了老一套,自称自己是为了东亚安定,是为了将黄种人从白种人侵略下解放出来。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6)

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日本史学家将日本侵略战争称之为黄种人的解放战争。至于对中国等侵略国家的侵略,日本则一概不谈。

“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7)

甚至在最后日本也没有承认自己的战败和错误,反而是在表达什么所谓的

向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表示深深的遗憾

因此当这份所谓的投降诏书公布后,各国政府都是一副懵逼的样子,这是什么投降诏书?日本人这么不要脸了?

于是好好的8月15日胜利纪念日被日本人搅的一塌糊涂。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8)

二、

高高兴兴庆祝日本投降时,投降诏书却在不断的逃避自己的错误,甚至都不愿意承认失败,自然各国政府不会同意。

于是在同盟国的要求下,9月2日,日本天皇再次颁布了投降诏书,这一次在盟国的要求下终于勉强做到了投降。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9)

随后在密苏里号,日本人签订了投降仪式,严格意义上来说抗日战争到此才算是真正走向了结束。

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不将9月2日定为抗战纪念日呢?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10)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信息传播问题,虽然已经有了无线电和广播,但是在国内大多数地方仍然消息传播十分缓慢。

加上当时盟国害怕日本人搞什么诈降之类的,因此并未提前安排庆祝,害怕出现意外。于是就等到日本彻底签订了投降仪式后再行安排。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11)

就这样,消息从密苏里号到国内,再到国民政府安排庆祝,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3日。于是国民政府宣布从9月3日开始放假三天庆祝抗战胜利。

就这样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习惯便形成了,甚至出现了“九三学社”这个民主党派就是为了纪念九月3日的胜利日。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12)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过了纪念胜利日之后,人们就已经习惯了9月3日,于是后面就没有再对此进行调整。

等到新中国再次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时候已经是2014年了,于是也就没有更改这个历史沿革,而是直接将9月3日定位了纪念日。

日本投降8月15日是阳历还农历(日本投降是8月15日)(13)

四、

当然无论是8月15日,还是9月2日,亦或者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哪一天,而是在于牢记那些为人民为国家民族牺牲的战士们;在于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历史教训让后辈人再也不要经受这样的困难;在于纪念所有在抗战中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