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禽肉类食品的消费中,中国人与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居民不同,他们以鸡肉为主,而我们吃的最多的,则是猪肉,平均占一半以上,不少人甚至非猪肉不吃。最近,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很多习惯吃猪肉的家庭因此减少了肉食的食量。由于肉类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与其他一些营养素,是人不能缺少的,所以,吃多了不行,少吃也对健康不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的成人畜禽肉类推荐量是每天40-75克。为此,建议各位不妨用鸡肉代替猪肉,这不只是因为其价格只为猪肉的1/3左右,更重要的是:从营养学角度看,它还远优于猪肉呢。

鸡肉的营养特点

鸡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与脂肪含量高猪肉比较,因此,它就更适合食物日益丰富的现代人的营养需求。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就将鸡肉称作人类“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猪肉禽类涨价(猪肉涨价吃鸡肉吧)(1)

每百克鸡肉平均含蛋白质23克,比猪肉高出1/3至一倍多,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与蛋、奶接近,赖氨酸的含量较猪肉高13%,男女老少皆宜。不只人体利用率高,还容易消化。

鸡肉的脂肪主要在皮下。去皮鸡肉的脂防含量较猪肉低得多,只占1.8%,而猪排骨肉的脂肪含量也在20%左右。而且,与猪肉不同,主要为对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而非能导致动脉硬化的饱和脂肪酸 ,其胆固醇含量也远低于猪肉。

鸡肉的微量元素总体含量不比猪肉低。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钾、铁等矿物质。

猪肉禽类涨价(猪肉涨价吃鸡肉吧)(2)

中医视鸡肉是滋补品

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尤其适合冬天.吃。其味甘,有益气温中、补精填髓、补虚健胃、强筋健骨的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阳虚引起的乏力、胃脘隐痛、浮肿和妇人产后虚弱与乳少等症。对于肾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头晕、精少精冷等症,它也具有辅助疗效

中医将鸡肉视作滋补品。凡脾胃气虚、体质虚弱者,都可吃鸡肉调补。依中医的观点,吃鸡肉进补,雌雄鸡有别。雄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较适合阳虚气弱者;雌鸡属阴,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民间还有乌鸡的补益作用更强的说法。

吃法

鸡肉的烹制方法有数百种。中国许多地方都有用鸡制作的特产美食,如辽宁省沈阳的道口烧鸡、重庆市奉节的篮子鸡,闻名遐迩。鸡肉可单作,也可与其他食物搭配同烹,炖、蒸、烧、煎、炒均可。多见的家常吃法是:鸡肉烧土豆、宫保鸡丁、咖哩鸡块、鸡肉炒青椒和鸡丝混汤面条等。从健康角度说,炖与蒸优于炒与煎。

近年,烧烤鸡肉串和从国外传入的“洋”式的炸鸡的吃法很流行。鸡肉经过熏烤和高温油炸,除营养成份损失外,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苯丙芘,有人称,其对人的毒害几同香烟。炸鸡在烹制中还增加了大量的油脂,会使人摄入过多的热量,故只能浅尝,不宜常吃多吃。尤其是儿童,应尽可能避免吃洋式炸鸡。

提示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鸡肉,多为分部位出售,消费者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要选择购买。比如,鸡胸脯肉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具有增强体力的作用 ,更适合少吃粗粮的人吃;鸡翅与鸡皮含有较多的胶元蛋白,具有强化血管和美肤的功能,更适合妇女吃;鸡腿肉含矿物质铁较多,铁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因此,更适合贫血和体弱的人吃。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吃多,难消化,还增加肝肾負担,故通常一次食鸡量不宜超过100克。高烧病人、有肾脏病或尿毒症的人,当忌吃鸡肉。

鸡肉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病人当慎吃。有痛风病史的人,尤应不喝鸡汤,因汤内含嘌呤较多,喝后,会诱发痛疼发作。

鸡皮含脂肪较多,欲减肥的胖人,则不宜吃鸡皮。

鸡肛门上方的部位,称作鸡尖,是淋巴结最集中的地方,储存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和有毒致癌物,在烹调前应该弃掉。

推荐吃法:小鸡炖蘑菇

主料:

褪毛破膛去内脏的白条鸡一只,重约750克;干蘑菇150克左右。

作法:

1、将鸡斩剁成4厘米见方的块;磨菇洗净,清水泡发,泸去泥砂。

2、炒锅内放植物油25克,油热后放入鸡块翻炒,至鸡肉变色时,加适量的葱、姜、八角、干‘红辣椒、糖、料酒,加水3000毫升。大火将水烧开,撇去浮沫。

3、放入发好的蘑菇,沸后,盖严锅盖,慢火煨炖50-60分钟。

4、最后加盐调味,撒上50克洗净切段的香菜,即可出锅。

说明

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农村很常见的吃法。鸡肉与蘑菇搭配,成分互补,吃肉喝汤,营养味美。200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鸡汤含有一种能增强鼻咽都血液循环和粘膜分泌作用的物质,所以,此膳不仅是一款传统的家常美食,还有防控感冒的作用呢。它尤其适合冬季流感流行的时节吃。

(图片取之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您感兴趣,就请在手机下载“今日头条”APP,关注“营养学教授刘政”。您将阅看到本人撰写的更多的有关营养与健康的作品。

刘政 主任医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和药品食品安全的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科研奖各三项,出版专著九部,在电视、社区、养老院、学校做健康讲座数百场。

祝各位健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