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一首成都火遍整个城市(赵雷因为一首成都火了)(1)

赵雷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曲《成都》唱火了“小酒馆”,一条马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歌曲中唱到的玉林西路位于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这条仅仅400多米长的街道,是文艺的、时尚的、休闲的、市井的。

如果说锦里、宽窄巷子是成都对外的“客厅”,那么玉林则是成都人们心中最理想的“后花园”。

玉林遍布着成都的印记,有玉林西路、火烧堰,有音乐、文学,有火锅、串串、烤兔,有最时尚、最靓丽的服饰。这里是成都酒吧摇滚文化的聚集地,是成都的文化地标,是美女云集、美食扎堆的休闲地。

这是玉林的历史,也是成都的历史,在历史的变革中,街道也随着时代一起变化,它改变的是模样,不变是一种引领时代的豪情,一种创新的精神。

小酒馆

陈新贵介绍火烧堰巷设计思路

玉林西路

赵雷一首成都火遍整个城市(赵雷因为一首成都火了)(2)

玉林西路

蓓蕾社区丰富的居民生活

安逸玉林 艺术的集散地

2017年正月初九下午3点,年味还未散尽,玉林西路“小酒馆”门口聚集了不少陌生的面孔,慕名而来的人们为了一睹赵雷歌中的“小酒馆”,走一走歌声里的玉林路,纷纷在此聚集。

这是赵雷在《我是歌手》节目里演唱歌曲《成都》后的第二天。

随后的几天,“小酒馆”成了游客必到的景点。正月十一,成都下起了绵绵细雨,冷风吹过,寒意阵阵。就在这样的寒凉里,几个文艺青年漫步在湿润的玉林西路上,细细品味这雨中的玉林,还有赵雷歌声里的一抹温暖与留恋,似乎在这条路上,也有他们的哀愁与回味。

“小酒馆”的老板唐蕾这几天忙坏了,从正月初八赵雷在《我是歌手》“踢馆”成功开始,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小酒馆”的喜爱。被众多音乐人亲切地称为“唐姐”的唐蕾,还是成都“摇滚教母”。

去年,“小酒馆”过了20周岁生日,赵雷通过微博送去了祝福。20年的岁月里,“小酒馆”伫立街头,静谧地注视着玉林西路的一举一动。和今天的繁华相比,20年前的玉林才刚开发,只是一个居民住宅区,几家小餐馆散落在玉林小区四周。只是这小区里,聚集着一群初搬此处的文人、艺术家。这些文人、艺术家白天聚在一起吟诗、画画,晚上则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相约吃饭、聊天。因为需要一个聚会的场所,因为需要休闲娱乐,“小酒馆”诞生了。酒吧在刘家琨和唐蕾的张罗下,艺术气息浓厚。

就在与“小酒馆”不到100米距离的同一条路上,“白夜酒吧”在1998年诞生了,老板是成都有名的诗人翟永明。她为酒吧取名为“白夜”,这个名字取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自此这里成了文人们聚集的场所,毕飞宇、苏童、贾樟柯等文艺界名人都曾光临此地。因此人们常称“白夜”为“成都的文化山头”“文化地标”。翟永明在“白夜”里开书吧、办诗歌朗诵、放纪录片、做新书发布,这里几乎灌注了她对自由生活的全部想象。

“小酒馆”和“白夜酒吧”的入驻,为玉林一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时间,酒吧在玉林扎堆出现,改变了玉林一带的文化氛围。“这里的本土文化、历史文化感本来就比较厚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又很高,所以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酒吧文化。”芳草街街道负责人说。

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少酒吧渐次退场。2014年,因租约的关系翟永明也不得不放弃在玉林西路经营了16年的“白夜酒吧”,“小酒馆”也在芳沁路等地开了分店。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玉林一带所形成的文艺氛围,已然成为成都音乐人、文人的心灵归宿。

上个世纪的玉林西路,因为一群人的聚集,成了当时最具文艺气息之地,引领了成都文艺潮流。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负责人说:“因为人的聚集,才有了20世纪末玉林的文艺气息,是当时的文人、艺术家成就了玉林。”

巴适玉林 时尚的新阵地

2000年前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加快,“老树”、“良辰”等流行一时的文艺气息浓厚的酒吧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玉林西路上,越来越多的洋货店、服装店开始出现。“这些商店的门面都很有个性,很多市民尤其是女性,都喜欢来这里购物。”芳草街街道负责人说,经过酒吧文化的洗礼,玉林西路已经成为引领时尚的领军区域,芳草街街道办对于这条集文化与时尚为一体的街道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曲《成都》唱火了“小酒馆”,一条马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歌曲中唱到的玉林西路位于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