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悍将刘芳亮如何评价#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2022年9月14日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

一、李自成建立大顺,明灭亡崇祯自缢

李自成在明朝末年屡败屡战,最终拉起了一支强大的农民军队伍,建立大顺政权,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大半天下,然后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而李自成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础,就在于其麾下五大野战主力。这五大主力也就是大顺的五营军制,是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襄阳时所创建的。五营二十二将就是大顺政权的统治核心,五营的名称为中吉、左辅、右翼、前锋、后劲;旗纛前营为黑色、后营为黄色、左营白色、右营红色、中营青色。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

二、穷途末路十八骑,谷可成就在其中

军职设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官。那么,这五营的统帅都是谁,他们的最终的结局又怎么样呢?前锋营制将军为谷可成。谷可成是大顺军元老之一,据说李自成最穷途末路只有十八骑跟随时,谷可成就在其中之一。谷可成追随李自成攻打北京,灭亡明朝。在一片石战役中被吴三桂与清军联手击败,一起退守北京。清军入关后,顺军再次溃败,谷可成断后战死。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3)

三、刘芳亮心腹将领,追李自成攻北京

左营制将军为刘芳亮。刘芳亮是李自成的心腹将领,追随李自成进攻北京。在大顺与清军作战不利时,随李自成一起撤出陕西进入湖广。李自成死与九宫山后,刘芳亮与大顺军余部汇合,并联手南明一起抗清。荆州之战,遭遇清兵阵亡。右营制将军是袁宗第。袁宗第长期自领一军,一直作为方面大将统帅军队作战,配合李自成本部。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时,袁宗第正在湖北河南一带镇压叛乱。潼关失守后,随李自成主力一起退入湖广。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4)

四、三省剿力量悬殊,袁宗第兵败被杀

李自成死后,袁宗第也选择了联合南明共同抗击清朝。随着局势的逐渐恶劣,袁宗第等大顺军余部在夔东汇合,继续坚持抗清,也就是夔东十三家。等到李定国死后,除了郑氏台湾孤悬海外,只剩下夔东十三家依然不服从清朝统治。康熙二年,清廷组织了一次规模浩大的三省围剿,因为力量悬殊,袁宗第兵败被杀。中营权将军为刘宗敏。刘宗敏是李自成麾下大将,作战勇敢,深得信任与器重,所以被任命为中营大将。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5)

五、刘宗敏节制文官,吴三桂冲冠一怒

李自成入北京后,就命刘宗敏节制文官,向明朝官员们搜刮拷掠。期间,还发生了强抢吴三桂爱妾陈圆圆之事,导致吴三桂最终“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请降。后来因为吴三桂此事,刘宗敏还当面顶撞李自成,导致李自成只能率军亲征。大顺军队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战斗中逐渐取得上方,多尔衮则蓄势待发,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才突然袭击。大顺军猝不及防,遭遇惨败,刘宗敏身中数箭重伤。此后,刘宗敏一直在后方养伤,伤势未好时,大营被英亲王阿济格突袭,刘宗敏被俘后杀死。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6)

六、李过是自成侄子,大顺军主要将领

后营制将军李过。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少年时就追随李自成起义,是大顺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李自成在北京败退后,李过镇守陕北,与阿济格作战三个多月。后来又随李自成渡江,转战湖广。李自成死后,联合南明政权一起抗清。其大顺军所部也被命名为“忠贞营”。忠贞营此后一直坚持抗清,追随晋王李定国转战四方,到达南方时因为水土不服,李过病死。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7)

七、刘芳亮直趋保定,做配合夹击北京

刘芳亮,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早年从军,是李自成的心腹部将之一,任左营制将军。崇祯十七年(1644),率部由山西出太行,进入豫北、畿南,直趋保定,配合李自成夹击北京。后随李自成撤出陕西入湖广。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遇害后,与田见秀、吴汝义会师李过、高一功部,坚持联明抗清。次年,渡江北围荆州,遭清兵突然袭击阵亡。一说永历三年(1649),与刘希尧战死于郴州之南。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8)

八、刘芳亮骁勇善战,挺银枪所向披靡

刘芳亮是李自成的心腹爱将,被李自成委任为左营制将军。其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战场上,他跨白馬,挺银枪,所向披靡!刘芳亮在跟随李自成起义之前,曾拜师学到了一套很高明的枪法。在跟随李自成起义后,他通过战场的磨炼,枪法更加纯熟。刘芳亮虽然枪法了得,但他仍然虚心好学。义军每到一处,他总要寻找武术名家切磋枪法。在切磋枪法的同时,他又拜了几个和尚为师,继续深造。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9)

九、刘芳亮收集枪法,枪法达随心所欲

此后,他集罗家枪法,杨家枪法,岳家枪法于一身,并深得要旨,因而他的枪法达到了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境界。对他的枪法,就连武艺高强的闯王李自成都非常认可。义军在伏牛山由李过组织练兵时,闯王前去检阅,他看到一个士兵练枪不得要领,便上前指导了一番,说他练枪的刺挑穿扫不够力度,也不够准确,他要求这个士兵在平时多找刘芳亮将军指点。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0)

十、第一悍将刘宗敏,第二悍将刘芳亮

李自成麾下的第一悍将是刘宗敏,第二悍将恐怕要算刘芳亮了。义军在商洛山突围时,他与刘宗敏并肩作战打先锋,带领义军杀开了一条血路,突出了重重包围。刘芳亮跟随闯王李自成转战十四年,忠心耿耿,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李自成也没有亏待他的老部下,在大顺政权建立后,刘芳亮被封为刺候。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1)

十一、李自成西安称王,定国号大顺王朝

大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已经是大明王朝最后的一年,此时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崇祯皇帝已经丧失了对全国大部分的统治,无法对各地农民起义军发动反攻,只能困守北京。而李自成早就从当年的流寇变成了实力最强大并且足矣颠覆大明的人。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定国号为大顺,正式和大明封停抗力,他并不想割据一方,而是并积极准备,意图攻占北京,从而结束大明对中国两百多年的统治。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2)

十二、刘芳亮不负众望,打到了河南怀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亲自带兵出征,攻打北京。他率主力直扑北京,同时派遣副将刘芳亮率领一支队伍,从山西西南出发,攻打河南北部然后回师北直隶和山西,打击北京周边增援队伍,最后攻打保定,为李自成进攻北京扫清障碍。刘芳亮不负众望,带着队伍出色完成了这次任务,他率兵南下,所向睥睨,很快就打到了河南怀庆府,这座城池是明朝藩王的封地,里面住着大量明朝朱氏皇族。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3)

十三、怀庆城一片混乱,朱宗室跪地求饶

刘芳亮十分清楚攻下河南怀庆府的影响,将会对北京的崇祯皇帝产生巨大影响,会严重动摇崇祯帝的军心。刘芳亮很顺利地打下了怀庆城,一如他所想,怀庆城里一片混乱,众多朱家宗室或者被杀或者被抓后跪地求饶,对于长期跟着李自成攻城掠地的刘芳亮来说这种事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奇的,因此他对大多数皇族的态度就是杀,毕竟自己军粮有限,不可能养着他们。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4)

十四、刘芳亮惊讶不已,这藩王义正严词

可是在怀庆城众多藩王中有一个藩王却让刘芳亮惊讶不已,因为这个藩王既没有跑也没有跪地求饶,而是义正严词地痛骂他,尽管刘芳亮对于这个藩王的辱骂不高兴,但是他还是很佩服这个藩王,想要他投降,结果换来的却是更厉害的反抗。最后刘芳亮杀了这个藩王,但是留下了他的儿子,而这个藩王的儿子最后却如同他父亲一样,坚决不肯投降,最后绝食而死,从而为大明殉葬,这对父子就是明朝的庐江王朱载禋朱翊檭父子。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5)

十五、到底父亲疼儿子,朱瞻埈封为郑王

朱载禋是明朝的藩王,他出自朱元璋四子朱棣一脉,再进一步是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次子郑王朱瞻埈的后人。朱瞻埈是朱高炽的次子,不过他是庶子,他的出身和排行都不如大哥朱瞻基。爷爷朱棣特别喜爱朱瞻基,早早地将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他们这帮孙子基本上都不受待见,爷爷在世都没给一个爵位。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到底是父亲疼儿子,于是朱瞻埈被封为郑王。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6)

十六、朱瞻埈性情大变,正统年移居怀庆

可惜朱高炽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于是朱瞻埈一生最闪光的一刻到来了。嫡母张太后让他和襄王朱瞻墡监国等待朱瞻基从南京赶来,之后朱瞻基亲征汉王叛乱,他再次和朱瞻墡被留下固守北京。朱瞻埈的表现让朱瞻基很满意,最后在宣德四年就藩凤翔。不过朱瞻埈在凤翔水土不服,很快就病倒了,由于疾病等等原因,性情大变,最后在正统八年移居怀庆,这一支就此在怀庆扎根。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7)

十七、朱见湳人在怀庆,有一个安徽王号

朱瞻埈死后,长子朱祁锳继承,儿子众多,大儿子朱见滋立为世子,其余的儿子都被封为郡王。第十子朱见湳被封为庐江王。朱见湳人在河南怀庆,有一个安徽的王号,因为明朝规定郡王的封号必须是两个字,而且这个封号一般都是古代的地名或者州县的名称,并且王号的给予不以地区为限。就是说河南的郡王不一定用河南的名称,也可以用别的地方的,这个决定权在皇帝手中,因此才会有朱见湳在河南,却得到一个安徽古地名的王号。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8)

十八、朱祐㭿郑王府监,处理郑王大小事务

朱见湳为人很低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只要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因此他一生都很平淡。朱见湳死后其子继承王位,没想到这个时候庐江王一系突然显赫起来,原来郑王朱厚烷因为得罪了嘉靖皇帝,直接被废,关进了凤阳高墙,而庐江王朱祐㭿出任的郑王府监理,代替郑王处理郑王一脉大小事务,这一干就是十年,最后因为实在身体不行才辞去,这成了庐江王一生最显耀的时刻了。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19)

十九、朱载禋吃吃玩玩,两耳不闻门外事

朱祐㭿退休后很快就去世了,他的王位传了两次最后由孙子朱载禋继承。这个朱载禋一生并没有什么出奇的事迹和才能,就是个普通人,他和他曾祖父朱见湳一样,没有野心,只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作为郡王虽然此时天下大乱,但是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打的冲击,毕竟天下再乱也是皇帝的事,而且皇帝也不允许他们这些宗室插手政务,因此朱载禋一直是该吃吃该玩玩,两耳不闻门外事。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0)

二十、朱载禋彻底清醒,感受到死亡威胁

然而崇祯十七年二月,当刘芳亮率领大军直扑怀庆的时候,朱载禋终于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惊醒了,看着城里慌张不已的宗室和城外黑压压的大军,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此时怀庆城里一片混乱,大大小小的郑王一脉的宗室要么在商量着该怎么逃走,要么在抱头痛哭,看着这些平日里纸醉金迷的同宗,朱载禋居然彻底清醒了。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1)

二十一、到头来还是一死,不如就尊严死去

李自成这是要彻底灭亡大明啊,逃走?说得容易,外面大军压境,你怎么跑?再说李自成夺取天下,整个天下都是李自成的,你往哪跑?最后大明灭亡,新王朝建立,李自成会放过他们这些前朝宗室吗?到头来不还是一死,与其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最后被抓,受尽屈辱死去,不如自己带着尊严死去,自己作为太祖的子孙决不能被这帮人侮辱杀死。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2)

二十二、刘芳亮发动进攻,没战心明军溃败

想到这里,朱载禋回到了自己的王府,拿出了朝廷赐给自己好多年没有穿的压箱底的王冠朝服,穿戴整齐,端正地坐在了王府大堂上。很快刘芳亮发动了对怀庆的进攻,早就没有战心的明军一溃千里,大顺军拿下了怀庆,于是那些宗室不是被杀就是被抓,被带到刘芳亮面前痛哭流涕下跪求饶,对于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宗室子弟,刘芳亮没有多说话就一个字杀。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3)

二十三、刘芳亮大开杀戒,庐江王不肯投降

就在刘芳亮大开杀戒的时候,有人报告明朝庐江王据守王府不肯投降。听到这里刘芳亮很生气马上带人冲到了朱载禋的府邸,但是一进王府看到朱载禋,他突然感到了不安,在朱载禋面前他仿佛是失败者一样。双方对视很久,刘芳亮内心已经十分敬佩这个明朝宗室,于是决定饶了朱载禋,他表示只要朱载禋投降归顺大顺,他保证朱载禋全家性命无忧,并且可以在大顺朝富贵荣华。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4)

二十四、刘芳亮实在不忍,直接杀了朱载禋

朱载禋听到刘芳亮的表态,心中十分瞧不起刘芳亮,自己是大明郡王,对什么大顺高官毫不感兴趣。于是他说出了一生中最硬气的一句话:“吾天朝藩王,肯降汝逆贼耶!”对于朱载禋明确的拒绝,刘芳亮没有不满,反而更加敬佩朱载禋,还在一个劲劝说朱载禋投降。而朱载禋对他的回答就是大骂,最后刘芳亮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杀了朱载禋。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5)

二十五、朱翊檭无力反抗,尊严死效法父亲

就这样朱载禋死在了怀庆,成为明朝末年众多被杀的宗室中的一个。朱载禋死后,刘芳亮还是很敬佩朱载禋,于是饶了他儿子朱翊檭一命,准备带他去北京。谁也没想到这个从小锦衣玉食的郡王之子,面对杀死自己父亲,灭亡自己国家的仇人没有丝毫胆怯和求饶。不过朱翊檭知道自己无力反抗,没有办法报这个国仇家恨,他决定效法父亲,要有尊严地死去,这样才有脸去见自己的祖宗。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6)

二十六、刘芳亮手下发现,朱翊檭已经死去

于是当刘芳亮大军到达定兴的时候,朱翊檭在关押自己的旅店里写下一首绝命词,然后绝食,最后当刘芳亮的手下发现的时候,朱翊檭已经死去了。朱载禋、朱翊檭父子只是大明末年众多宗室里的普通一员,他们一生毫无作为,一直过着寄生虫一样的生活。可是最后他们并没有做出对不起这个豢养他们的朝代,他们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还有这朱元璋的血性,最后以生命为大明殉葬。

刘芳亮有勇无谋(刘芳亮骁勇善战)(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