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持续好转(我国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1)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据美国彭博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7年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年的改善幅度。

数据显示,全国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低到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2021年进一步降到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35微克/立方米。2021年的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

黄润秋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意味着遇到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难度更大,范围更广,要求的标准也更高。我国当前生态环境质量尽管幅度很大,但还是在中低水平上的提升,离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还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大接续奋斗的空间。在此过程中把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生态环保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守牢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