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内葬有顺治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一位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一位是孝献端敬皇后,也就是董鄂妃。顺治皇帝的后宫有众多佳丽,为何仅她二人获得陪葬帝陵的资格?她们有何特别之处?今天小编就为您说一说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

清东陵皇陵分布图(探寻古今清东陵)(1)

孝康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崇德五年,她的父亲为都统佟图赖。佟图赖的父亲佟养正于天命年间就跟随太祖出兵征明,立有战功,授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奉命驻守朝鲜之镇江。

清东陵皇陵分布图(探寻古今清东陵)(2)

顺治皇帝画像

孝康皇后十几岁入宫,被封为妃,她小顺治帝2岁。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5岁的佟佳氏在景仁宫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即后来的康熙帝。

关于这段历史,清官书中多有夸张的记载:“先是,孝康皇后诣慈宁宫问安,将出,衣裾若有龙绕,太皇太后见而异之,问之有娠,顾谓近侍日:‘朕曩孕皇帝时,左右尝见朕裾褶间有龙盘旋,赤光灿烂。后果诞生圣子,统一寰区。今妃亦有此祥征,异日生子必膺大福。’至上诞降之辰,合宫异香,经时不散,又五色光气充溢庭户,与日并耀。是时,宫人以及内侍无见者,咸称奇瑞云。”

清东陵皇陵分布图(探寻古今清东陵)(3)

康熙皇帝画像

康熙继位后,尊他的生母为慈和皇太后。康熙帝年幼继位,对生母很孝顺。史书记载,康熙二年,慈和太后病重,康熙帝日夜守候在她的身旁,“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慈和太后崩于康熙二年二月十一日,年仅24岁的慈和太后死后,按满洲习俗,遗体火化,将骨灰盛于坛子内,称为宝宫。

康熙二年五月,将宝宫奉移孝陵,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葬入地宫中。

清东陵皇陵分布图(探寻古今清东陵)(4)

孝陵

关于孝康章皇后的谥号,却是一波三折。清制,皇后死后上谥号,要系帝谥。顺治帝的谥号为“章”,慈和太后就应该成为章皇后。可是,由于康熙初年,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康熙帝处于年幼无权的地位。权臣鳌拜的野心极大,他对索尼孙女被封为康熙皇后很不满意。为打击索尼势力,同时也为向索尼家庭示威,在慈和太后的谥号中大作文章。决定在太后谥号中不系世祖谥,神牌不升袱太庙,以此来欺负幼小的皇帝,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清东陵皇陵分布图(探寻古今清东陵)(5)

孝陵

康熙八年四月,康熙亲政,将鳌拜拿问下狱,追论其罪:“鳌拜不将配享太庙,……此系欺君轻慢圣母之处”。

康熙九年,命礼部将孝康后神牌升袱太庙,并系世祖谥“章”字,这样,经康、雍、乾3朝累加谥号,全称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康熙十六年,又谕礼部将孝康章皇后母家旗藉归隶满洲,这是提高其政治待遇的重要表现。

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又将孝康章皇后母亲焦氏诰封为一等公妻、一品夫人, 真是荣宠之极。

来源:清东陵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