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杆

趴下时后手垂直地面,是运杆前的初始状态,随后就是运杆的过程。运杆作为出杆前的准备动作,主要目的有三个,1)确定出杆平直度;2)确认母球击打点;3)培养手部平直出杆的惯性及节奏感。运杆具体可以细分为五个阶段,拉杆、送杆、前停、后摆和后停,我们下面逐一击破。

拉杆

1)保持握杆时后手手臂与球杆在一个平面

2)锁定肘部,假想自己的肘部被钉子死死钉在墙上,不能动弹

3)用小臂带动球杆往后运动,整个运杆阶段小臂全程都与球杆在一个与桌面垂直的平面内,这样能保证运杆过程中球杆不会左右晃动。

4)往后拉杆至手架距母球的距离一半左右停住,同时拉杆过程中逐渐放松后手

5)检查拉杆过程中: 手指、手腕、小臂、肘关节是否放松? 握杆力度和位置是否合适?参考前文握杆部分。 手架是否舒适稳固?参考前文手架部分。

但凡上述有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都得起身重新趴下再运杆,直到调整完毕

送杆

大部分要求与拉杆相似,可以理解为拉杆的逆运动。

1)保持握杆时后手手臂与球杆在一个平面内

2)锁定肘部

3)用小臂带动球杆往前运动

4)往前送杆至至母球击打点最近处(<0.5cm),同时送杆过程中逐渐抓紧后手

5)确认母球预期击打点,重复拉杆送杆,至各个部位都放松

前停

送杆至母球击打点最近处停住,进行以下四步操作:

1)屏息。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停止呼吸。两个目的,一是屏住呼吸能够集中注意力在瞄准上,二是避免呼吸带来的胸腔运动影响运杆的稳定性。

2)凝视。集中注意力再次确认母球击打点,然后沿着球杆的延伸线(即击球线路)穿透母球,一直聚焦到目标球上打点。

3)扫视。余光扫视要进的袋口。

4)记忆。依次记住母球打点、击球线和目标球打点。

后摆

前停后再把球杆拉回,要求与拉杆时相同,不再赘述。但是后摆动作要比拉杆时更慢一点。后摆的过程中要确定球杆仍运动在击球线路上。

后停

1)后摆至预期位置停住。预期位置取决于你预期的击打力量。这里顺带讲一下,球杆作用在母球上的力量取决于出杆速度后摆幅度(即后停的预期位置)。后摆幅度越大,即后停的位置越靠后,最后出杆作用在母球上的作用力就有多大。所以以后想要大力出奇迹的亲们,请在脑海中留着摆幅和速度的概念,千万不要想着大力出奇迹,全身动作各种变形。

2)屏住呼吸,感受预期击打力度和杆法,眼睛从母球过渡到目标球并死死盯准打点,像一头锁定猎物蓄势待发的高空雄鹰。这是整个台球运动中最适合拍照的一个瞬间,因为这个动作能体现出击打者所有的精气神,认真的人自带七彩霞云。

P.S. 可能有人会觉得,打球磨叽的人不招人待见, 而且看平时职业运动员打球运杆的时候也没见人家花那么多功夫考虑。但是事实上,这些标准和要求,早就在他们平时的训练中内化于心,所以比赛的时候并不需要刻意想着,也能自然而然做到上面的全部要求。所以如果要系统的学习台球,运杆阶段一定不能偷懒,先慢慢分解动作,刻意练习,一步步做到位,想到位,最后化零为整。然后当你上战场的那一刻,就可以像忘掉太极剑的张无忌一样了。

“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

“ 那,现在呢?”“已经剩下一小半了”

“那,现在呢?”“我已经把所有的全忘记了!”

“好,你可以上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运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特地在下面总结图里提供一个练习流程,供大家参考。

台球入门零基础女生运杆(台球高手养成-运杆)(1)

运杆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