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知识普及,人生处处有美学

美学,是文情。人一生下来便有人情,然后物情,继之文情,审美也就是文情。

人生在世。无非情理二字,一个娃,开始有人情,然后物情,继之文情,文情是由自然形成的各种艺术的感受培育起来的共情,因为还不识字嘛!但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往后文字及各种符号叠加起来的知识就是理。它是建筑在这个上面的。如果没有文情,就是文脈的根断了,没有自己的心了,交流不起来,只能跟着,很不自然,也就是不自由,因为要注意接上"先进“潮流嘛!最后,文脉的连续是一种伟大的亲和力和道德力量!

所以美学是人类文明的起因!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

摄影高彦波

人什么时候开始有美的认知

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摘要:儿童由于在心理、生理及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活动时的不同于成人的特殊心理特征。本文试从接受的阶段性、感知的直观性、 “自我中心的思维” 、想象的活跃、感情的强烈五个方面对儿童审美的心理特征做初步的探讨。关键词:阶段性 直观性 “自我中心” 想象 感情审美是一个人在欣赏文艺作品时,由艺术的美所引起的心理或情感上的波动, “具有情感(不是快感)和想象力是审美的根本条件。 ”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2)

作者冯德祥

什么是美学:

1、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美学之父是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专门研究感性认识。

3、艺术起源五大学说:模仿说(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游戏说(席勒、斯宾塞)表现说(克罗齐、伯格森)巫术说(爱德华·泰勒、詹·弗雷泽)劳动说(马克思、恩格斯)。

4、美学的本质是: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没有自由创造也就没有美:.形式美的法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3)

李静画,冯德祥题诗

5、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6、黑格尔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两大美学思潮在当时最辩证的综合,从对理念的把握上揭示了必然和自由的统一,从而确立了美是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7、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他认为美在生活,一方面美符合生活常识,一方面却又不符合辩证法。凡是有利于生活的,能够显示生活的就是美的,认为美的属性正是生活的属性,从而首次明确地把生活中的美当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对于后来唯物主义美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结合善分析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孔子、孟子、荀子。

9、在中国美学史上结合艺术探索美的途径,可从三方面来看: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从风格上研究美。

10、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上是一种关系属性,结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可以总结出二者本质都是源于认识实践都是在关系中被认识或者是存在着的以及在被需要的时候其属性方才体现出来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可阐释美和人本质的关系。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4)

作者冯德祥

11、真?善?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

<1>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客观世界是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合目的性是善,及合乎功利性。

<2>美的产生在人的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认识才能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要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必然性,否则,自由创造无法进行,美也就无从产生。

<3>美与真的区别在于:真是客观规律本身,美是通过实践,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美却是欣赏的对象;美以善为前提。

12、美善区别表现为三点:与功利的关系不同,美与功利始终间接关系,功利潜伏在形象中,善则与功利直接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善有形式,但不讲求形式,人主要通过概念去揭示其性质,而美则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基础上,注重形式;善是意志活动的表现,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总之,美离不开真和善,但又不同,只有人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运用于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并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有美的存在。

13、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凝结着人的劳动和创造。这成为人的智慧、灵巧与力量的标志,因此能唤起人们的喜悦而成为美的事物,所以说美产生于劳动。人类的劳动生产实践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实用需要冒充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不是为了美,而为了实用。因此它们实用而且又体现人的创造,人们才喜欢这些,这才有了美的性质。在工具造型上的每一个新的进展,不但体现了实用效能的提高,也是创造与智慧的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才逐渐分化出满足审美的装饰品,所以说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5)

作者冯德祥

14、美教的作用: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15、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是人为的产品,即是人的创造,亦是人的智慧结晶。

16、然美的概念: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其固有的属性。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或现象本身之美,是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的美感。自然事物的美,形态多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不断丰富的,它具有与美的其它形态不同的特征。

7、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2>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形式美的问题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18、艺术美的概念以及与生活的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

19、意境?传神?怎么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意境是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传神是指通过任务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是种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6)

摄影:高彦波 作品东方红,曾经获奖作品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人每一个都在拼命地追求物质方面,忙到没有时间去感知周遭的事物,不再关注花谢花开,鸟叫欢闹……生活中,一顿精心准备的晚餐,一束鲜花,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涂鸦,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可以忙碌,但却不能少了美的点缀,只要用心,便能发现生活之美。高级的审美是优秀涵养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眼界、格局和机会!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7)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8)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9)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0)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1)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2)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3)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4)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5)

作者介绍

生活美学的感受和体会(生活美学美学知识普及)(16)

冯德祥,1953年生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年青时就酷爱文学创作,并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而且涉猎颇广,对中国画、西画、文学创作、美学方面理论研究均有一定造诣,尤其书法及绘画功底扎实,能够表现多种语境与题材。

绘画师从多位大师的指教,书协秘书长及欧阳中石老师、大写意画家陈硕石,刘冠廷,白石先生后人及孙菊生和山水画家周元亮等。后因工作关系放笔三十年,近年来退休又重新拾笔,坚持“取法传统,外师造化”的创作理念,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提出了“真性情、善表意、美与共”三位一体的做人为艺主张。

现为文化旅游部中国文化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国书画协会会员。

2019年至2020年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在2021年4月经参展活动被国礼艺术家官网推荐具有“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