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5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罗瑶)11岁男孩先天血管畸形,突发大咯血,需要手术堵住出血血管。担心孩子第一次上手术台害怕,暖心医生使出浑身解数,边做手术边和男孩聊天,缓解男孩的紧张情绪。3月25日,男孩出院前主动为医护人员送去自己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表示感谢。

11岁的希希是黄冈市黄梅县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3月14日早上6时,刚起床的希希突然大口大口吐血,吓得爸爸妈妈赶紧把他送去医院。当地医院考虑病情危重,建议希希尽快转至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咯血中心接受治疗。

15日,希希住进了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检查发现,希希右下肺全白,多支血管异常增粗,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必须尽快进行介入手术栓塞住出血的血管。次日,希希被送进介入室。第一次上手术台的希希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心里十分害怕,他不停问医生,“手术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结束啊?”“我爸爸妈妈在哪里?”

小孩间歇性咯血(11岁男孩突发大咯血)(1)

李发久(右)朱紫阳两位医生一边手术一边聊天,缓解希希紧张的情绪。通讯员罗瑶 摄

为希希手术的李发久和朱紫阳两位医生感受到了希希的紧张,主动跟希希聊起了天。“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班上有没有要好的同学呀?”“你平时最爱吃什么?”……两位医生一边给希希手术,一起跟他聊天、讲故事。希希紧张情绪逐渐缓解,两位医生默契配合将一根纤细的导管缓缓插入不到1毫米扭曲增粗的支气管动脉中,在血管造影机的指引下,在血管里“穿针引线”,精准地找到出血点。术后,李发久、朱紫阳笑着鼓励希希:“你是我们科室最小的患者哦,你很勇敢!”

聊天中得知希希最喜欢吃肯德基,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吃过了。“你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手术,你真棒!”第二天一早,李发久主任将一大袋汉堡、薯条、鸡腿送给希希,祝贺他顺利完成手术。接过医生叔叔的礼物,希希开心极了。他悄悄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手术前挺害怕的,还躲着偷偷哭了一场,不过手术时有医生叔叔陪着聊天,不知不觉就不怕了。

小孩间歇性咯血(11岁男孩突发大咯血)(2)

术后两位医生与希希合影。通讯员罗瑶 摄

“帮助希希放松心情,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轻他的痛苦,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李发久说,当时在场的所有医生、护士安慰过孩子,有时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是医护人员工作的常态。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