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得到App看了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的一个视频,讲的是如何从理论到实践,第一步是转变头脑里的观点,第二步是赋予实践的意义,第三步是展开实际行动转变观念是头脑的事,赋予意义是心灵、情感上的事,展开行动是利用手和脚,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全身都动员起来,从脑到心再到手和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例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例子(从理论到实践的三步法)

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例子

今天下午在得到App看了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的一个视频,讲的是如何从理论到实践,第一步是转变头脑里的观点,第二步是赋予实践的意义,第三步是展开实际行动。转变观念是头脑的事,赋予意义是心灵、情感上的事,展开行动是利用手和脚,所以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全身都动员起来,从脑到心再到手和脚。

我想自己还不够格做一个极致的实践者,一直以来都是头脑里想得多,手和脚做得少,心灵上的意义也赋予得少。陈老师说理论者与实践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理论者是先研究是什么,而实践者考虑的先是怎么办。理论者总想搞清楚是什么之后再来想怎么办,而实践者先考虑怎么办再来想是什么,理论者是从原因到结果,而实践者是从结果反推到原因。

现实生活中所有做出成果的都是一个极致的实践者,因为实践者是在现实的泥泞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当然不是说理论不重要,但实践更能出成果,自古有“纸上谈兵”、“空谈误国”这类的老话,诗人陆游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的诗句。

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要想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做出贡献做出成绩,就必须做一个实践者,因为我们不是极少数专门搞理论研究的思想家,就算是科学家,也是需要做实验的。

现今的国家治理也是要国民做一个实践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源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意思是:只泛泛而谈地讨论国家大事、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会耽误国家的发展,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国家的层面上是如此,个人的层面也是一样,一个人如果不想一事无成,一无是处的话,就要投入到社会中去实践,把自己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算做成一件事,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光想不做是永远没有成果的,没有成果就不能给人带来意义,没有意义就没有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