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娼妓这个词,很多人都会心照不宣的面露鄙夷之色。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娼妓其实说的是一个行业。而它在历史上的盛衰转折,一直都随着王朝政策的态度而转变。春秋时代,管仲单独将此列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行业,而清朝时期,官府则将此业进行了官家管控,并随时听候皇帝的旨意进行更改查办。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废除封建糟粕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流措施,一系列禁娼措施和办法的出台实施,将烟花巷陌和官妓等封建余孽通通明令废止,让个整个行业都成了见不得光的的“过街老鼠”,一度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1)

旧时代的女子

明着的妓院暂时没有了,可不代表暗中的花径小巷没人光顾。顶风作案、暗通款曲的事情在当时可谓屡见不鲜。

到了晚清时期,列强的侵占压迫和战乱动荡的频发,让清朝的统治者再次改变了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将官妓制度以明文条例的方式定了下来,一度让市民哗然、娼风日盛,死灰复燃的娼妓行业就这样在官府的管控下运转了起来。

到了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党派并起、帮会争斗,乱象丛生的时代,让娼妓行业进入到了一个野蛮生长的爆发期。尤其是举世闻名的北京八大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各种胭脂水粉、花媚娇娘,各种绫罗绸缎、摩登旗袍,让人有一种乱花渐入迷人眼的迷离感。而这种风气和局面也慢慢的从各个大城市向全国蔓延,接待的对象也从华人转向了洋客。

在古文中我们常常看到文人墨客们说到勾栏瓦舍一词。它特指的就是老北京城中,烟花巷里风情万种的青楼女子。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2)

旧时代的女子

而人们常津津乐道的八大胡同其实也是代指,它代表的是京城中那错综复杂的胡同巷理数不清的勾栏瓦舍。娼妓大多身世悲惨,有的是误入歧途,有的是被贩卖掳掠,还有的就是被牵连罚没。总之大多数青楼女子是有着被赎身出去嫁个良家的美好愿望。但青楼易进不易出,大多数女子只能终生过着表面衣着华丽服饰光鲜,暗地痛哭流涕肝肠寸断的笼中生活。

有资料显示,一个家在四川的风尘女子,为我们揭开了民国时代娼妓们悲惨命运的迷雾,让我们跟随她的讲述,身临其境的感受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别样人生。她叫康小妹,她说自己是遭人欺骗卖给青楼的,而像她这样经历的,勾栏地里数不胜数。

当时的社会刚刚经历封建王朝和列强殖民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又遭遇了军阀混战和天灾人祸等打击,可以说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们,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相同的悲剧,逃荒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饿死在路上,剩下的儿女被人贩子卖给了大户人家为奴为婢。

康小妹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本来就难以为继,她又是个女娃子,最后的命运肯定是要被卖出去。你以为被卖给大户人家这辈子就能安稳了下来吗?不是的。在那个社会秩序失控道德伦理败坏的年代,人性的恶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3)

旧时代的丫鬟们

做了丫鬟的康小妹在流言蜚语和排挤构陷中苦不堪言,无力反抗的她最后还是被人坑害赶出了大户人家的家门。流离辗转之下她又被迫成了别人的童养媳,但黑暗的旧社会哪里能给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娃子好脸色看,她的公婆不仅恶毒役使,她的丈夫又动不动拳脚相向。才十几岁的康小妹害怕了,她忍着寒冰和饥饿,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逃了出去。

命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垂青一个人,逃出去的康小妹也没有逃过被卖到青楼里的命运。

刚被卖到青楼里的康小妹,连房子内部的全貌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又被毒打了一顿。这是行业的潜规则,每一个刚来的新人都会接受老鸨的毒打调教,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女孩能够心生畏惧,认命接客。

被毒打后的康小妹连着几天都站不起来,皮开肉绽的她,独自在阴暗冰冷的柴房中暗暗啜泣。这一次,她害怕了,认命了,再也不敢生出逃跑的念头。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4)

正在吃饭的女子

年轻的康小妹伤势好的很快,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她开始在青楼里做些杂活,熟悉青楼里的布局和规矩。杂杂活并不重,连续几个月的杂活工作让康小妹放松了警惕,她还以为这是上天的恩赐,让她找到了如此安逸的生活,可她不知道的是,这并非老鸨心存善良,又或者青楼里缺个杂役。只是单纯因为她年龄尚小又没有其他的才艺,这才暂时让她做些普通的杂活。

妓院虽然是三教九流中的下流行业,但其内部也是阶级森严、明争暗斗。一等的青楼妓女基本都是精通琴棋书画的才华,她们大多出身书香门第,谈吐见识不凡,所以不需要在晚上留宿客人,最多也只是配客人们品茶聊天。所以,青楼里的女子们大多都羡慕这样的生活,既体面又干净,还不用受别人讥讽哂笑,几乎挖空了心思想要跻身一等。

而次一等的就不必说了,她们虽然也细分三六九等,但她们却是需要留宿客人,讨客人欢喜和赏钱的。可以说是既遭罪又得赔笑脸,最后到手的赏钱还拿不了多少。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青楼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粗重笨脏的杂役、有斟茶倒水的伙计、有牵线搭桥姨娘、有跑上跑下的龟公、有照顾生意老板、有留宿顾客的娼妓、有看家护院的打手、有招揽客人的小旗风。而这些人的工钱花费都是要从接客女子的赏钱中扣除的。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5)

休息的女子

在青楼过活的康小妹就曾眼睁睁看过一个女人暗中和人联络,想要携带自己攒下的家当逃脱牢笼远走高飞。但青楼吃的就是这碗饭,哪里会这么容易就让一个女子逃出去。

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女人绝望的哭喊和疼痛的哀嚎响彻夜宵。毒打和辱骂一直持续到后半夜,一直到女人没了声响,天一亮,她的尸体便被抬走了。

青楼女子一生悲惨清贫,几乎没有一个能赚够让自己离开的赎金。即使这样,贪得无厌的老鸨还常常跑到这些女子的卧室内,翻箱倒柜的查找,以防止她们暗中留存私房钱。连地板、夹墙、门缝等地方也毫不放过。

康小妹十分同情那名女子,可她又何尝不是在同情自己,可悲剧的生活一望没有尽头,她又能如何度过呢。慢慢的,康小妹也逐渐学会了吹拉弹唱,彻底成为了那万千悲惨遭遇中的一人。

根据资料显示,上海在解放前夕,青楼数量和青楼女子的人数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仅仅是公共租界内部,青楼女子的人数就高达一万余人之多,可想而知其规模的庞大。光明正大尚且如此之多,暗中经营的恐怕也不在少数。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6)

旧时代的休闲场所

后来日军侵略,大烟、娼妓被彻底放开经营。一时间,上海变得乌烟瘴气波涛汹涌。披着酒吧、烟馆、按摩、休闲等摩登时尚外衣的不法行业风靡一时。

抗战胜利后,在政府的治理整顿下,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被一扫而空,让社会生产生活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乱世之中,人如浮萍。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关注,上海慢慢摆脱了以前旧封建时期的糟粕萎靡风气,逐渐繁华了起来,成了全国的经济、文化、科教重心。以前那些阴暗的不堪过往,在历史的浪潮下消失不见,温暖的阳光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是枫落

关注我 老司机带你揭开尘封的历史迷雾

民国尼姑嫁给老人(一个民国妓女的亲身回忆)(7)

点赞、评论、关注、老司机带你不迷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联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