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二〇一七年,在山东淄博农村的一间破败平房前,有一位白发苍苍,身着花袄的耄耋老太正一边看着书信,一边用俄语轻声哼唱着这首经典的雪国歌谣。

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每天拖着小车,在街头巷尾收拾废品的老人刘墨兰吗?

别看她已经年过九旬,但却仍然腰杆笔挺,走路生风;

虽说她每日都与废品打交道,可她整个人都显得干净利索,没有一丝异味。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

若是有人上前和她攀谈,她总是用一口正宗的方言热情回应。

她早已爬满皱纹的脸上也会浮现出和善的微笑,外人见了她无不认为她就是一名慈祥可亲的中国老太太。

中国农村的老太太怎么会唱俄语歌呢?难道她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其实问题的答案都在老太太那双深邃的蓝色眼睛里。

原来,除了刘墨兰,老太太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妮娜。一九二六年,她出生于俄罗斯瓦赫涅沃村。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

那么这个俄国老太太为什么会来到中国?这中间还有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妮娜的中国奇缘

妮娜的父亲祖籍中国河北,他是早期把生意做到国外的那一批商人。

他在20年代初期来到了当时还是苏联的俄罗斯,并在那里认识了一位美丽热情的俄罗斯姑娘。

两人在雪国相识、相知、相恋,而后结婚组成了家庭。

不久后,这对新婚夫妻就生下了一个儿子,1926年,一个名叫妮娜的小女孩也降生在了这个有爱的家庭中。

一家人生活在俄罗斯北部洛格达省的瓦赫涅村,村子小而温馨,妮娜在父母和哥哥的关爱下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3)

1933年,时值民国二十二年,这是世界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一年,妮娜父亲的生意也受到了重创。

无奈之下本来就很想念故土的他决定带着妻儿重返中国,找一条新的出路。

妮娜的父亲看国内内有两党之争,外有日寇侵扰,大环境很不太平,因此他选择了靠近边关的新疆作为落脚点。

他认为新疆相对偏远,暂时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可以让颠沛流离的一家四口有个喘息的机会。

七岁的妮娜跟随父母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

因为当时经济不景气,加上世界范围内都多有战乱,所以他们没有坐上直达的飞机。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4)

只能拿着沉重的行李辗转于码头、火车站之间,抵达新疆后一家人又是坐牛车又是走路,终于来到了他们在伊犁的新家。

妮娜的母亲本以为自己一个外国人初来乍肯定会多有不便,但到了新疆她才发现自己和孩子们长得和当地的维族人很像。

再加上中国人都很热情好客,很快,妮娜一家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妮娜的父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重新经营生意,他们的邻居则给妮娜的母亲介绍了一份在国民党的炊事班里做帮工的工作。

她做起事来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夸赞,一群妇女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一家四口在伊犁一住就是十年。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5)

在这十年里妮娜从一个懵懂孩童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言行举止也和当地的姑娘无异。

她早已把这个开启中国旅程的地方当做了自己的家乡。

炊事班里的同事得知妮娜的母亲还有这么一位正值婚龄的女儿,便像当一回红娘,给她介绍一个对象。

因为当时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不频繁,在中国混血儿是很少见的,所以人们对混血儿认识不足。

还有一些不友好的人会用带有侮辱性质的话去辱骂他们,说他们是“杂种”等等。

导致他们在中国或多或少会受到些歧视,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们通婚。

妮娜的父母本就有些担心女儿的婚事;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6)

再者他们认为在这样的世道中需要找一个可靠的女婿来保护女儿下半辈子的安全,所以他们便同意让妮娜去见一见相亲对象。

这位相亲对象名叫刘春生,祖籍山东淄博,毕业后被学校分配到了伊犁的部队里做一些文职工作。

当时刘春生已经37岁,比妮娜整整大了二十岁,和妮娜的父母几乎是同龄人。

在被问及为什么一直没有娶妻时,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着说自己家境贫寒,出来赚到的工资也不算多;

因此一直没有女孩愿意和他过日子,后来年纪大些了,自己也就不再去想娶妻的事了。

作为在同一个部队里工作的同事,虽然妮娜的母亲和刘春生的工种不同,但她也和刘春生打过几次交道。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7)

在这几次短暂的接触中,刘春生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觉得刘春生是一个文质彬彬又谦和有礼的人。

而刘春生的同事也都对他好评如潮,夸他忠厚老实、稳重可靠。

妮娜的父母对刘春生非常满意,因此托媒人约他见面,询问他本人对这门婚事的意见。

刘春生表示妮娜的父母能不嫌弃自己清贫,愿意把年轻漂亮的女儿嫁给自己真的让他不胜感激。

他以后肯定会好好爱护妮娜,和她一起踏实经营生活的。

听完刘春生的一席话,妮娜的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于是便催着两人把婚事办了。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8)

因为刘春生条件不好,两人并没有大摆宴席,只是请了一群要好的同事和邻居一起在家坐坐,见证他们的婚姻。

虽然当时条件不好,但身边的人都是善良的热心肠;

大家你出一个盆子,我出一个水壶地帮小两口把基础的生活问题给解决了。

其中刘春生的同事更是借给了他一床崭新的厚棉被,让他拿去做娶妻的聘礼。

战乱中的爱情

虽然已经嫁作人妇,但17岁的妮娜到底还是一个小女孩。

她并不明白婚姻的意义,也对眼前这个大自己20岁的丈夫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和他搭伙过日子罢了。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9)

最初在两人相处时间并不长的时候,妮娜还有些扭捏,她不习惯自己的生活中突然多出来一个不熟悉的男子。

在刘春生眼里,妮娜就是一个需要被呵护的小女孩。

他知道妮娜总觉得尴尬,所以就常常给她夹菜、倒水,时刻关注着她的需求,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村里人都知道,刘春生家里的所有家务都由他一人包揽,他从来不舍得把家里的娇妻累着。

在部队里做文职工作所赚得的薪水并不高,刘春生之前过单身生活的时候可谓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现在身边有了妻子,他的责任心不允许妻子和他一起凑合过日子,于是在工作之余他还会接一些散活儿。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0)

哪家需要砌院墙、哪家需要补屋顶他都会去帮忙,赚一些小钱补贴家用。

刘春生也对自己更节约了,他自己穿旧衣,吃野菜,却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妻子。

妮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在两人婚后的两年时光里,家里虽然还是很穷,但刘春生给了她最纯粹的爱。

人心都是肉长的,付出真心总会得到回应,对于刘春生的付出,妮娜感动不已。

她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刘春生这个丈夫,并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无论如何都要与他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美好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战火最终还是烧到了新疆。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1)

这天,妮娜听到外面又开始交火了,丈夫还在外面工作。

她只好瑟瑟缩缩地躲在桌下,护住脑袋,捂住耳朵,一瞬间,恐惧和绝望犹如潮水一般地淹没了她。

外面的战况还在不断升级,敌方用汽油弹炸毁了村里的建筑,妮娜的家也没能幸免,她被困在熊熊的烈火中不知所措。

正在她无助地哭泣时,一双大手给她披上了一件沾满水的大衣,妮娜只觉得自己身体一轻,整个人就被那双大手抱了起来。

到达屋后的空地上妮娜才看清,来救自己的正是丈夫刘春生。

刚刚在火场里,刘春生为了护住妻子,丝毫不顾自己的安危,他的肩膀和胳膊都被大面积烧伤了,皮肤血红,还起了大水泡。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2)

可他没有关心自己的伤口,反而是着急地问妮娜有没有受伤,妮娜心疼不已,一边哭着摇头一边抱住了丈夫。

刘春生见状以为妻子被吓坏了,急忙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抚她。

英雄救美的桥段总是那么动人,经此一事,妮娜深深地爱上了刘春生。

在这场战争中妮娜失去了她的父母和哥哥,从此,刘春生就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

眼看伊犁沦陷,家不成家,刘春生知道新疆是待不下去了。

于是他带着妮娜和所剩无几的家产踏上了返回老家的路,希望能在山东淄博寻到一处容身之所。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3)

但因为各处战火不断,所以新疆直通山东的交通线都已经被切断。

夫妻俩先后辗转于江浙、西北地带,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了苦楚。

在此期间,两人在生活稍稍稳定一些的时候也想过要一个孩子,可是结婚多年,妮娜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

当时人们的思想比较守旧,夫妻俩觉得这事不好去看大夫,于是私下里尝试了一些偏方却仍然无果。

终于,两人找来了大夫,大夫说妮娜也许是先天不足,又或许是后天的营养没有跟上,总之她的身体恐怕是无法生育孩子的。

这个消息对于骨子里非常传统的刘春生来说自然是致命一击。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4)

但很快他就就受了现实,还安慰妮娜不要伤心难过,如果她喜欢孩子的话他们可以领养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只要用心养育孩子,就算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也和亲生的一样。

就这样,两人在路上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对其视若己出,百般疼爱。

迎接幸福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路上多有磨难,但在1950年,一家三口最终还是平安地回到了刘春生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南定镇漫泗河村。

背井离乡多年的刘春生突然返乡,还带着一个比他年轻不少的外国美人和一个长着中国脸的小男孩,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5)

一时间刘春生一家成了全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面对流言蜚语,刘春生显得非常坦然,他大大方方地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然后就开始为家人规划新生活了。

常年的奔波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到了老家,刘春生浑身上下就只剩下了几十元钱,才相当于城里工厂中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保障妻儿的吃穿用度,刘春生马不停蹄地四处求职。

好在刘春生是五十年代少有的文化人,再加上他之前在部队里多年的工作经验,村里的学校给他递来了橄榄枝,邀请他来做一名教书先生。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6)

刚刚安顿好一家人,刘春生手里的几十块钱也所剩无几了。

光靠学校发的薪水很难维持生计,刘春生又找到开小店的熟人,和人家说好了一下课就去店里当会计。

刘春生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工作着,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看到大家仍然会对妮娜投来好奇的目光,刘春生决定给她起一个中文名字,好拉近她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思来想去,刘春生觉得高洁清雅的兰花最适合妻子的个性,于是便给她冠上了自己的姓,起名为刘墨兰。

一个好名字果然能促进社交,外国人外向热情的性格也为刘墨兰加分不少。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7)

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朴素勤劳,善良美丽的俄国女子。

村里的妇人们最喜欢在闲暇时刻聚在一起听刘墨兰绘声绘色地给她们讲俄国的异国风光和这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

在这群一生都在村里生活的妇人们眼中,刘墨兰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仙子。

眼看着丈夫因为工作辛劳瘦了不少,刘墨兰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她便向其他村妇打听有什么赚钱的法子,可以让她也出门工作,减轻一些丈夫的压力。

热心的邻居给刘墨兰介绍了一些浆洗、缝补衣物的活计。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8)

还有几位大娘带刘墨兰去村口开垦了几亩荒地,教她种菜种粮,自给自足。

因为刘墨兰干活细致,深受雇主的好评。

而且乐观开朗的她总是一幅笑呵呵的样子,从不嫌弃脏活累活,也不计较工钱的多少;

后来大家有什么女工、帮佣之类的工作也都会第一个想到她。

刘墨兰后来听说村里的男人去烧砖、搬砖赚了不少钱,于是她也加入其中,任劳任怨地干起了重活儿。

眼看妻子精瘦的身躯被体力活儿压弯,曾经白皙细腻的纤纤玉手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变成了一双满是伤痕,布满老茧的手。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19)

刘春生感到心疼不已,他曾经数次劝说妻子,让她不要如此劳累,但刘墨兰每次都拒绝了丈夫的提议。

她认真地告诉丈夫,自己知道他的好,但她作为家里的一份子,也想要贡献出自己的那份力量。

只有夫妻两个人齐心协力地努力工作,那家里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在那个战后人口紧缺,国家鼓励“英雄母亲”的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孩子,有的母亲连年生育,家里有十来个孩子。

刘墨兰看着家中独子,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虽然她没有言明,但刘春生看出了她的心思。

于是两人商量着,现在家里稍稍富裕了一些,干脆再领养一个女儿,给家里凑一个“好”字。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0)

很快,他们就在邻村抱来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到来给这个幸福有爱的家庭又增加了好些欢声笑语。

一家四口的生活幸福美满,家里的一双儿女也渐渐长大,成家立业了。

据刘墨兰回忆,他们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从来都没有吵过一次架、动过一次手。

刘墨兰心想,这回终于是苦尽甘来了,她非常珍惜当下的生活,和丈夫一起地为了这个家奉献自己。

打击接踵而至

好景不长,转眼就来到了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悄无声息地席卷了全国。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1)

因为长时间的干旱,中国的农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农民颗粒无收,举国上下都面临着饥荒的威胁。

刘墨兰的菜地自然也没有收成,因为大家的生活都过得艰难,所以之前夫妻俩打工的砖厂停工了,也再没有人家里需要雇人。

一时间,这个家里所有的收入来源都被中断了,夫妻两人只能靠着之前的那一点继续维持生计。

虽然那时候养子养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为孩子考虑的老夫妻知道他们现在也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所以也并未和孩子们开口。

当时所有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土里长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可以吃的东西,那几乎都被大家抢来果腹了。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2)

刘春生和刘墨兰靠着吃树叶、吃树皮扛过了这漫长的三年,成了这场大饥荒中难得的幸存者。

眼看大家终于又能吃饱肚子,过上正常的生活了,这时刘春生却被长年的饥饿和劳累压垮了。

他患上了恶疾,又因为当时的医疗不发达而耽搁了病情,后来他一病不起,全身瘫痪,只能躺在床上靠刘墨兰照顾。

刘墨兰真的是个苦命人,每次就要看到曙光的时候都会再次跌入黑暗。

面对家里发生的重大变故,刘墨兰保持了一贯的坚强。

她没有哭哭啼啼怨天尤人,而是接过了丈夫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重担,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承担起了两个人的生活。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3)

刘墨兰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工作,砸石头、拓土砖、缝衣服,只要能赚钱,她什么都愿意干。

趁着工作的间隙,刘墨兰还会拖着破破烂烂的蛇皮口袋外出拾荒,甚至是捡鸡粪来卖钱。

回到家里刘墨兰也没有闲着,她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

她为丈夫做饭、喂饭、洗衣服、擦拭身体、整理床铺,为了让丈夫能好受一些,她还会在出太阳的时候把丈夫背到院子里去坐坐。

但瘫痪让刘春生身心都备受打击,他既无法接受这种失去身体控制权的感受,又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拖累了妻子。

所以他变得敏感悲观,意志消沉,就连眼神都暗淡了下来。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4)

曾经有几次独自在家的时候,他都尝试过自杀,但却都被刘墨兰及时救了下来。

为了让丈夫能高兴一些,刘墨兰想了无数种方法,可最终都收效甚微。

于是她咬咬牙,掏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购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给丈夫解闷。

在六十年代,大家都还在为了基本的生活奔波,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电视是那个时代的稀罕物,刘墨兰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春生看着电视里播放的喜气洋洋的节目,眼泪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滑落。

他知道妻子无比在乎自己,开始后悔之前轻生的想法,决定要好好活下去。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5)

如果说当年刘春生拼尽全力地给了刘墨兰一个家,那刘墨兰现在就是这个家的支柱。

不管刘春生变成什么样子,刘墨兰都只想陪在他的身边。

在她心里,她是家里的支柱,刘春生是她的精神支柱,只要有丈夫的地方就是家,只要想到丈夫她就还有继续前行的勇气。

村里人回忆说,即使是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刘墨兰依旧待人友善。

邻居们开玩笑说,山东人的美好品质全都被她这个俄国女子学去了。

时间依旧向前流淌着,1989年,刘墨兰已经63岁了,此时刘春生也早已年过八旬。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6)

刘墨兰把丈夫照顾得很好,十五年过去了,刘春生身上没有一块褥疮。

但常年卧床的他全身的肌肉都已经萎缩了,各个器官也都走向了衰竭。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刘春生毫无征兆地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祸不单行,往后的几年里,刘墨兰的养子、养女和女婿相继离世,刘墨兰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笑容。

“刘墨兰这辈子太苦了,年轻的时候没了娘家人,才六十岁出头就没了丈夫,现在连儿女都先她而去了。”

和刘墨兰交好的大姐叹息,“但我们从没听她抱怨过一句,她对大家都很好,很有礼貌。”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7)

在往后的日子里,刘墨兰和她的儿媳还有两个孙女相依为命。

好在儿媳非常感激刘墨兰对丈夫的养育之恩和这些年来对他们的体谅,所以对她很好。

刘墨兰也没有给儿媳添麻烦,直到九十多岁,刘墨兰依旧身强体健,耳聪目明,煮饭、洗澡等等生活琐事她从不假手他人。

刘墨兰还在院子里圈了一块地喂鸡,每天一大早她就会给鸡配好鸡食,打理好鸡舍。

等做完这些后,刘墨兰就会出去拾荒。

她每次都把捡回来的纸壳和塑料瓶擦拭干净,堆放在杂物间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去卖一次,把赚得的钱都补贴给儿媳。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8)

“我操劳了一辈子,你让我闲下来我反而不舒服,趁现在还能做些事我就多做些,免得闲出毛病来。”

“儿媳妇要管我的生活,我有点钱也好多帮衬她些。”刘墨兰说。

深深扎根中国

2017年,记者听说了关于刘墨兰的故事后动身前往淄博去寻找这位老人。

见到刘墨兰时,她戴着一顶紫色的毛线帽,身着北方常见的厚花袄,坐在一张老旧的藤椅上。

看到有人路过,她会挥挥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微笑着给他们打招呼。

和记者聊天时,刘墨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可以很快地对记者的问题作出反应。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29)

记者给刘墨兰带来了她俄罗斯老家沃罗格州州长奥列格以及当地几所中学的孩子写给她的信。

他们还给她寄来了一些俄罗斯的地方特产以及她出生、成长的那个村庄现在的照片。

其中有一个孩子用心地为她编织了一只象征吉祥的大公鸡。

看着家乡人的心意,刘墨兰热泪盈眶。

但她却为难地告诉记者,她来到中国的时间太长了几乎都已经把俄语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希望请与记者同行的翻译用中文为她读一读这些信件。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30)

奥列格州长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刘墨兰的祝福,称她为中俄友好交流的证明。

听到动情处,刘墨兰轻声唱起了俄罗斯名曲《喀秋莎》,这是童年时期母亲经常给她唱的歌。

不知道在唱这首歌时,刘墨兰的思绪会不会回到那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一曲唱罢,信件也读完了,刘墨兰颤抖着手接过翻译手中的信,认真地看了起来。

她读出了几个简单的俄文单词,还用俄语给翻译说了谢谢。“我就只记得这些俄语了。”刘墨兰有些感慨。

看到刘墨兰如此伤怀,记者便问她是否想要回到俄罗斯,刘墨兰坚定地说:“我的家就在中国,我哪儿也不去。”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31)

但为了回应家乡人民的挂念,刘墨兰也请记者为她代笔了一封感谢信。

她还请摄影师帮她拍了几张村里的照片准备一起寄去俄罗斯。

当地政府知道了此事,便在这个跨国包裹里又加上了几件出名的淄博华光陶瓷以表心意。

问起村里人对刘墨兰的看法,大家都给出了一致的好评,就连小孩子都说刘墨兰奶奶就和当地其他的老婆婆一模一样。

在报道发出后,政府也加强了对刘墨兰的关注,他们每月都会给刘墨兰发放一定的补助金。

希望她可以多休息,多和身边人聊聊天,过一个安定的晚年。

湖南45岁大叔娶22岁越南美女(俄国17岁美女嫁山东农民)(32)

后来,刘墨兰患上了白内障,前后做了两次手术,政府每次都派出了志愿者去照顾她。

刘墨兰说自己真的太幸福了,被这么多人关照,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大家才好。

在刘墨兰康复后,志愿者们也常常登门看望她。

随着刘墨兰影响力的扩大,当地的红十字会、公安局和消防队也会不定期地给她送来柴米油盐,满足她的生活所需。

如今,96岁的刘墨兰在各方关照下仍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祝福这位既坚毅又温和的老人福寿延年,也祝愿看到文章的读者们生活幸福美满。

-完-

作者 | 钟漫琪

编辑 | 阿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