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冬,北平周口店的龙骨山小雪霏霏,天冷极了。考古学家裴文中带着几名工人不分昼夜地进行挖掘工作。他们挖的石层很坚硬,已经挖了将近一年,却只挖到很少的动物化石,没有找到奥地利人师丹斯基和瑞典人布林斯基找到类似人类牙齿的化石。随着发现的成果越来越少,外国基金会撤走了,中国的考古队也撤走了,可是裴文中相信“北京人“不会仅仅留下几颗牙齿,他相信这片神奇而坚硬的石层下面一定埋藏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坚硬的石层终于挖完了,下面露出了较软的土层。裴文中和工人们找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甚至还有牙齿"北京人"的牙齿。裴文中觉得希望越来越大了。正在这个关头,北平发来了电报,要求立即停止发掘工作,返回北平,裴文中不想半途而废,要坚持在挖几天,12月2日,裴文中在开挖的地方的北部发现了一个很深的小洞。他兴奋起,让工人用绳子送他下洞。他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亮,仔细地观察里面的东西。这里就像一个大宝藏,有很多动物骨骼化石,可是在这些化石中很难找到类似人的骨骼,他决定先上去,在一边上升的过程中一边用手电筒照着洞壁看。这时,他呼然看见洞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圆圆的,黑黑东西,他十分好奇,出洞后立即组织工人把洞口开大些。当他们把那个圆形的东西挖出一大半的时候,所有人眼睛都瞪得直直的一个完整“北京人"头盖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裴文中带着头盖骨化石标本回到北平后,考古学家们对它进行了研究,最后确认它就是“北京人"的头盖骨。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周口店遗址中发现众多古人类,古动物,古文化化石一起,成为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资料,是世界遗产中的无之宝。


离奇失踪


1936年,裴文中和同事在周口店又发现了三个成年"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经过比较研究,考古学家对"北京人“的模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平均身高男性156厘米,女性150厘米,他们是最早使用火的人类,他们懂得加工石器,捕猎动物,不过寿命很短,多数活不过14岁。

考古学家迎来了对周口店猿人发掘和研究的黄金时期,可是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发掘工作被迫中断。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人开设的私人医院,而且美国是中立国,裴文中,胡承志等研究人员把化石转移到协和医院的新生代研究室里继续研究。可是到了1941年,日美关系紧张,日军开始对美国驻北平的一些机构实施占领,"北京人"头盖骨面临被日军劫掠的危险。


有人提出把头盖骨运到重庆,有人提出就在北平就地掩埋,大家都觉得只要战争不结束,“北京人"头盖骨就不会安全。于是,有人提出运往美国。在民国政府的协调下,美国方面同意接收这批珍贵的化石,并由美国驻北平公使馆派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将其运往美国保存。"北京人"头盖骨被研究人员精心包裹,遮上了神秘面容。从那天起,再没有一个中国人看到过它,它们奇迹般从人们的视野消失了,预知后事请关注下回。

北京人头盖骨是在哪里找到的(34北京人)(1)

北京人复原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