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将领中,能够得以善终的凤毛麟角,而且基本都是降将,比如韦俊、古隆贤、蔡元隆等人,都是如此。不过,在这其中,著名的忠二殿下李容发很有可能是个例外。正史上并没有关于他的结局的记载,但是在私人笔记中却记述他并没有投降清军,却能够得以全身而退,寿终正寝。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李容发的故事。
(一)
李容发是李秀成的儿子,不过是义子。他是湖北江夏人,据说是个孤儿。太平军打下武昌之后,李秀成收养了他。
当时,太平军收养义子的风气很盛。关键的原因在于,太平天国那时正好实行男女分行,即便是夫妻也不能同居一处。同时,杨秀清军纪森严,想要强暴民女更是绝对没有可能。
可怜这帮正值盛年、血气方刚的汉子们没有办法,只好改为在男人身上打主意。有些太平军官兵就在民间收养义子,这些义子就变成了发泄的对象。
李秀成和李容发他们爷俩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呢?这个就无从得知了。不过,现存的关于李容发的记载,几乎都一致确定:李容发姿容俊美、眉清目秀,是一个标准的小帅哥、美少年。这就让人不能不展开丰富的联想了。
不过,李秀成和李容发的父子关系始终都是很密切的,从来都没有什么他们发生冲突的记载。李容发对于太平天国也是忠心耿耿,到了南京之后,李容发就参加了童子军,成天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结果,还真的立下了大功一件。
1854年,天京城内发生了张继庚间谍大案。原清朝廪生张继庚暗中发展组织,密谋叛乱。在张继庚偷偷与城外的清军联络的时候,李容发等童子军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且及时报告给上级。这样,李容发就立下了大功。
后来,随着李容发一天天地长大,他就开始参加真正的战斗了。他的成长之路就如同陈玉成、谭绍光等童子军前辈一样。
到了1860年,随着干爹李秀成的地位越来越高,李容发就开始跃升到将领阶层,开始带兵打仗了。
关于李容发的年龄,或者说他到底出生于哪一年,这个是有不同的说法的。有生于1842年、1846年不同的记载。按照英国人呤唎的记述,李容发是生于1846年,到1860年就开始带兵打仗。不过,这个呤唎的回忆录虚构的成分太多,可信度不高。李容发如果真的生于1846年,那么他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就去带兵打仗,未免太夸张了一点。因此,我还是愿意相信李容发生于1842年,到1860年时,他应该是18岁了。
也是在1860年,李容发被封为“忠二殿下”。这是他的正式封号,并不是大家在底下的私自称谓。“忠二殿下”这个封号很有些古怪。既不是王,也不是侯,也不是什么“义”什么“豫”,就叫忠二殿下。李容发的头上并没有大哥,李秀成当时虽然有了亲生儿子,但是年龄比李容发小很多,实在是让人搞不懂李秀成到底是怎么想的。后来太平天国王爵泛滥,李容发也没有被封王,一直都是被叫做忠二殿下。
(二)
尽管“忠二殿下”这个封号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李容发的名头却是越来越响亮了。此后,他跟随着李秀成南征北战,在各种记载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忠二殿下李容发的大名。
从记载来看,李容发一直都是随扈在李秀成的左右,算是李秀成亲兵卫队的首领。李秀成的贴身的警卫部队装备是十分精锐的,每人都有洋枪,一般情况下,李秀成都不舍得使用这支力量。但是到了太平天国危难关头,李秀成不得不将自己最后的家底也亮出来,这样,李容发就有了出头露脸的机会。
1862年底,在雨花台之战失利后,李秀成决定北上安徽,调动湘军。12月1日,李容发随同章王林绍璋、对王洪春元、纳王郜永宽等人一起从南京下关渡江直扑九洑洲,从这里北上。
李容发担任的是全军的后卫任务,在林绍璋等人通过江浦北上之后,李容发率军断后,与湘军李世忠部在小店展开了激战。由于李容发一心北上,并没有消灭李世忠所部的意图,所以他只是想办法摆脱了敌军的纠缠,随即就挥师北上了。不过,这一战开始,李容发就慢慢地开始自己带兵作战了。
到了1863年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李秀成东奔西走,一会儿到南京迎战湘军,一会儿到苏州去对付淮军。李容发和他的洋枪近卫军也始终和李秀成在一起,多次参加激烈的战斗,经历了不知多少场浴血拼杀。
1864年1月,李容发和然王陈时永、章王林绍璋等人一起奉命救援常州。在常州城西的奔牛镇之战中,李容发设下伏击圈,一举歼灭了淮军刘铭传部两千余人,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3月,李容发与陈时永等人主动向着淮军后方出击,一举攻克了江阴附近的杨厍,并且开始围攻江阴。李鸿章急忙调集戈登的常胜军来救援。
李容发设好了埋伏,然后诱敌深入,在杨厍将戈登的部队团团包围。经过激战,常胜军八百人被歼灭,戈登负伤后狼狈逃走。这是常胜军在中国最大的一次败仗。
不过,在接下来的战斗,李容发和陈时永还是抵挡不住淮军的大举进攻,只好被迫撤退。
随后,李容发被李秀成派到了皖南,去与叔叔李世贤一起作战。李秀成没有让李容发随同自己一起坚守南京,而是让他到李世贤那里去,这显然是要给儿子留一条生路,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三)
李容发首先奉命驻守安徽广德,很快就又接到李世贤的命令到湖州协助黄文金守城。
李容发到了湖州之后,又随同黄文金撤出湖州,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南下投奔李世贤,后来在江西石城县遭到湘军席宝田部袭击,全军溃散。洪天贵福在供词中说:“……那忠王李秀成有两个儿子,一名李荣桂,并非亲生,不知下落;一不知名,现在四岁,系他亲生的,已在石城被获。”
很显然,“李荣桂”就是李容发,这是李容发最后的正式记载。此后,他就不知所踪了。
著名的太平天国史大家简又文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李容发很可能是在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去投奔李世贤的路上,遭到了湘军席宝田所部的袭击,全军溃散,李容发被俘。当时在清军中担任幕僚的候补知县陈宝箴见李容发一表人才,深为惋惜,所以偷偷放走了他,还把自己的婢女配给他为妻。此后,李容发就与妻子到湖南定居,直到光绪年间,李容发去世。
陈宝箴照片
简又文先生的考证主要来自私人笔记,而且这些私人笔记也不是记录者亲眼所见,都是他们听来的传闻。
这样一来,就不免会有很多人对此说法感到怀疑。
陈宝箴偷放李容发实在是让人有点匪夷所思。陈宝箴作为一个清朝基层官员,竟敢私放太平军重要将领,他的动机何在?
陈宝箴当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后来在戊戌变法期间,陈宝箴担任湖南巡抚。他是全国督抚中唯一积极响应变法的官员。显然,他思想开明,追求进步,但是要说他进步到可以私自放走太平军将领的程度,那还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孙子陈寅恪都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以史学宗师而闻名天下。但是,无论陈三立还是陈寅恪都没有说过自己的先人还有这么一段事迹。
不过,简又文先生是研究太平天国最有成就的几个人之一,他这样说应该也是有理由的。私人笔记虽然不能完全作为信史,但是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更何况,简又文先生也没有把这一条说死,并没有完全肯定私人笔记的说法。
归根结底,李容发还是完全有可能继续活在人世间的。那幼天王洪天贵福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从来都没有出过深宫,尚且能够自己一个人在小山村里藏匿好几天,后来因为意外才被官兵俘获。李容发已经成年,又经历丰富,他逃过劫难,得以幸免并不足为奇。
所以,我们还是相信李容发确实活下来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