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湘西木鱼,

本文3546个字,看完大约需要四分钟。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1)

凶悍的斯巴达人

开篇:

斯巴达,是一个建立在武器之上的国家。

说到彪悍善战的斯巴达人,我的眼前总会重现温泉关之战的悲壮画面,20多万波斯人逼近300个斯巴达人。斯巴达人死守了三天,杀死近2万多波斯人后已经是疲惫不堪又无援军,只有撤退才能有机会活命,可是在勇猛的斯巴达人字典里压根就没有撤退两个字,他们选择战死。

这样的精神让无数人震撼,这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国度才能教育出这些宁愿战死都不退缩的猛士了,他们有强大的文化教育吗?答案却不是。斯巴达国家实行的是独特的二王制,一个国家重武轻文,斯巴达男子就是为战斗而生的,七岁就开始接受军事训练,成年后到处征战,很少有机会去接受文化教育。

于是斯巴达国家就为世人展现了奇特的一面:斯巴达人无比彪悍,3万左右的外来征服者却统治了将近30万的本土希洛人;300人敢于对抗20多万的波斯人,最后更是打败强悍的雅典人独霸希腊多年,但是在希腊文明中斯巴达人却是缺失的,他们没有作家没有史诗没有建筑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溯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独特的制度二王制入手,去探究彪悍的斯巴达人为何会缺失璀璨的希腊文明吧。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2)

古希腊主要城邦分布图

01,斯巴达是古希腊的众多城邦之一。

希腊城邦是公元前8到公元前4世纪古代希腊的城市国家,当时政权林立,有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城邦并存,其实也就是国家。其中最强大的就是雅典,其次就是斯巴达,这些城邦之间斗来斗去,雅典和斯巴达之间也是纷争不断,最后是勇猛的斯巴达人打败雅典人独霸希腊多年。

斯巴达位于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公元前11世纪, 多利亚人来到拉科尼亚建立斯巴达,国名的意思在希腊语中是“播种者”的意思。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丽,可是实际上却是多利亚人对本地人希洛人的残酷镇压。

斯巴达人分三等,第一等肯定是高贵的斯巴达人,第二是边民,第三是希洛人。希洛人是地位卑贱的奴隶,平时勤勤恳恳耕作还要交很大一部分给多利亚人,战争的时候又要冲前面打头阵,他们也有怨言,可是数量庞大的他们还是被凶猛的斯巴达人管制得服服帖帖。

说到斯巴达,想起一件趣事,那就是斯巴达是长期没有城墙的,当地有这样的谚语:斯巴达没有城墙,男人的胸膛就是斯巴达的城墙。这句话其实也还是强调了斯巴达人的勇猛。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3)

温泉关之战的场景

02,斯巴达独特的国家制度二王制。

希腊城邦都有自己的体制,例如曾经强大的雅典不遗余力地就是希望在希腊推广提洛同盟,而斯巴达国家却有自己独特的体制,那就是精英体制二王制,一个国家有两个王国。两个国王来自亚基亚德世系和欧里庞提德世系,平时互不干扰,自己王室都有对应国王的继承权,但是在战争的时候一个守城处理政事,一个作为统帅带人出征。

斯巴达的主要政治机构包括: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4)

斯巴达政权机构图

①国王2人,刚才分析过,战争的时候可以一个出征一个留在城内处理事情,国王由王室世袭。 ② 监察官 5人,帮着国王处理事情权力很大,每年选一次,斯巴达公民都可以享有被选举的权利。③长老会议,由2个国王和28个被选举的年过60的贵族组成,决定国内大事。 ④ 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决定的事情要由公民大会来表决,由年满30的全体巴斯达男子组成。

斯巴达的二王制就是为战争准备的体制。

这样的制度有优越性,个人觉得这样的制度是斯巴达人在战场上凶悍没有任何顾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国王都亲自出征了鼓舞士气当然凶悍了,城内还有一个国王当然就没有任何顾虑了。国王是世袭的,即使出事了还有其他继承人了。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5)

斯巴达重装步兵

03,斯巴达男子7岁就接受训练。

斯巴达人之所以这么凶猛除了体制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斯巴达男子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从出生就要接受体能测试,合格的才会是斯巴达人,不合格的怎么办?两个选择。第一是降低级别例如成为希洛人,这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恐怖的结果是体制非常弱的例如重度残疾人会被扔进悬崖直接摔死。

斯巴达男子7岁前是由母亲带的,但是7岁后就要进入集体生活接受吃苦耐劳的训练了,这些孩子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因为斯巴达国父吕库古认为真正的斯巴达人能忍耐恶劣的环境,可以吃恶劣的食物,也不会退缩,其实说来说去,这些训练都还是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的。

斯巴达男子20岁成年了,但是还是得接受考验,就是一个人拿着弓、箭,矛、盾等武器去深山独自生活,回来的时候还要带着一个希洛人的人头,才算顺利过关。

但是过关后的斯巴达人还是要集体生活,对于战争那是随喊随到,只有到了30岁的时候才可以娶妻生子有私人的住所但是白天还是要回来参加训练。斯巴达的服役年龄是从20岁到60岁,所以说斯巴达男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集体生活中,其实就是为战争时刻做好准备了。

斯巴达女子的主要任务是繁衍子嗣,只有体格健壮的斯巴达女子才会受到欢迎。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6)

凶悍的斯巴达人

04,斯巴达长期统治希洛人

说到斯巴达人还得说说被他们长期统治的当地人希洛人,这些都是斯巴达人来之前的原有居民,数量比斯巴达人多很多,可是三万的斯巴达人却统治了近30万的希洛人,靠得是什么?这时候说凶猛有点不太合适,应该说是残忍吧。希洛人辛苦劳作供养斯巴达人,有记载如下:

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

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

从勤苦耕作中得来的果实,

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希洛人不仅要辛苦劳作,还要跟着斯巴达人参加各种战争打头阵但是却没有任何好处,健壮的希洛人还常常被悄悄杀掉,因为斯巴达人担心他们暴乱。据说有次有200个希洛人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斯巴达人说要给他们自由但却是谎言,最后的结果是把这些人带到神庙全部杀害了。

斯巴达人对希洛人是非常残酷的,动不动就杀害或者鞭打:

在白天,他们分散隐蔽在偏僻的地方,杀死他们所能捉到的每一个希洛人。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地里,杀死其中最强壮最优秀者。

希洛人也反抗,可是他们却不是强悍的斯巴达人对手,但是这也是斯巴达全体男子皆兵,集体生活的一个原因,方便随时作战和随时镇压企图反抗的希洛人。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7)

温泉关之战的场景

05,斯巴达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斯巴达这样独特的体制和从小就接受的训练,造就了斯巴达人的英勇善战和不退缩,他们信奉的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非胜即死。他们有过多次骄傲的战役,但是让大家最动容的就是温泉关之战,因为双方的人数悬殊太大了,斯巴达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却是虽败犹荣了。

据说波斯帝国的首领薛西斯足足准备了四年才发起这场企图征服希腊的战争,发动了整个波斯帝国能动用的兵力有20多万,希腊城邦最后发起的联军人数不多,只有由300个斯巴达人、1000边民和其他人组成的大约7000人守军。波斯人也知道斯巴达人勇猛,但是当听说只有300个斯巴达人之后,薛西斯笑了,对于其他的人他们压根就是不屑一顾的。

刚才说过斯巴达是二王制,一个国王留守城内一个国王作为统帅出征,这一次也不例外,列奥尼达国王义无反顾地就带着自己的300个战士冲在了最前面,其中就有他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麦斯和海帕兰西斯。国王临行前给自己的王后说,要是自己战死了,希望她能养好孩子:

嫁个好人,养群好孩子。《斯巴达妇女的话语》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8)

温泉关之战图

斯巴达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出征的。

斯巴达人坚守了三天后298个人全部战死(一个生病一个奉命出去有事情最后一直被人瞧不起),波斯人死亡2万人才很艰难地取得胜利。据说波斯国王薛西斯气急败坏地砍掉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国王的头颅,还把尸体钉在十字架上,还反复问一些其他城邦的战俘这样一个问题:“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为了纪念斯巴达人的凶悍,这里立起了纪念碑,上面是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镌刻的铭文,大概的内容如下:

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誓言。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9)

希腊文明

06,斯巴达缺失希腊文明。

斯巴达战功赫赫,后来还打败了雅典独霸希腊多年,但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没有出过文学大师没有什么文学作品,也没有建筑大师和知名的建筑等等,缺失璀璨的希腊文明,但是同时代的雅典那可是大放异彩了。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知名人士了。

斯巴达为何缺失希腊文明?

根源还是斯巴达独特的体制将巴斯达人都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这些条条框框更利于斯巴达人在战场上作战,为了战争他们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但是对于文化教育却要求不高也没什么时间去学,一直都在顽强的参加军事训练了,他们只要这些战士能够写写便条就可以了。

斯巴达人缺少文化教育,重武轻文。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10)

希腊文明

结束语:

说起希腊文明的时候,大家想起的就是雅典,压根没斯巴达人什么事情,但是说起英勇善战那绝对会想起斯巴达人。

斯巴达的二王制就是为战争准备的体制。

斯巴达人以勇猛著称,独有的二王体制就利于战争,在一个国王的带领下他们越战越猛,城内还留有一个国王处理事情也无任何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取得无数战功。

斯巴达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是缺失希腊文明总还是有那么一点遗憾。

参考书籍如下:

《希波战争》

《斯巴达妇女的话语》

《消失的古国》

古代斯巴达历史(由斯巴达国家的制度二王制)(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