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指的是拥有愿景(vision),拥抱创新(innovation)、致力于服务(serving)的理念和行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根本特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家精神的根本特征(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根本特征

企业家精神指的是拥有愿景(vision),拥抱创新(innovation)、致力于服务(serving)的理念和行为。

首先,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身份。

把企业家理解为生意人、有钱人这些是不对的。很多有钱人并不具备企业家精神,因此富不过三代。

而有些现在合租吃泡面的朋友,如果具有企业家精神,那么ta有一天也会成大事。

所谓“成大事”,不是指家财万贯,而是指成就其对世界和他人的影响。也就是第二点要说的。

第二点,企业家精神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与世界的关系,另一层是与人的关系。

与世界的关系:企业家精神意味着「创造」。

创造什么?创造新的科技、应用、产品、服务、内容、观察世界的维度以及理解世界的深度。

因此,你不需要是雇主,每一个雇员也可以具备企业家精神,比如,“在有限的预算里寻求一个更加快捷和有效的处理方式”,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与人的关系:企业家精神意味着「服事和领导」。

一个企业家,必须先成为一个「服事者」,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

什么意思呢?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是孤家寡人,也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不考虑客户和终端用户。

要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以及忠诚度高的客户群体,必须首先拥有「服事者」的态度。

「服事人」改变你的视角。

它让你洞察人的需求、提高对人的敏感、尊重不同的意见、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是成为「领导者」的前提。

「领导」本质上是要建立一个团队。没有团队领导谁呢?

「领导」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才干齐心协力干成一件事。所以你需要有清晰的愿景,看得到要把大家带往哪里去,怎么去,团队里跑的快的、跑的慢的、瘸腿的、瞎眼的、强壮的、虚弱的要怎么组织大家不掉队一块抵达终点。

第三,企业家精神要对社会产生正面效益。

「企业家」并非「资本家」。资本家制造利润,企业家创造财富(物质和精神)。

利润受惠的是私人,财富受惠的应该是全社会和他人。

若非如此,利润的单向累积必然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和人与人之间激烈的对抗,谈何正面效益?

前提一定是利他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做出某些牺牲,这样的企业家精神才是我们要讨论的产生正面效益的时代精神。

你大概已经看出来了,这正面效益,归根到底,是爱的效益。

真正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其实拥有的是爱。

“我”为什么要创造呢?为什么要冒险?为什么要发明?为什么要寻找更好的途径?更有效的方法?制作更优秀的产品?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我”一个人可以干到高管拿高薪,为什么要带领一群老弱残兵(特别是初创公司资源有限不可能一开始就吸引业界精英)跋山涉水,前途未卜?

我可能失败,千金散尽,失去现有的一些功名。为什么要承受人们的冷嘲热讽?明明你们是我尝试成功的受惠者,为什么要被你们讥笑、凌辱、打击?

如果没有爱,没有对爱的执着,谁能坚持下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这些曾经不畏失败、曾被众人嘲笑的“企业家们”创造出来的。

而他们也注定要经历这些嘲讽,因为凡是领先于人类意识的东西,无论是物质还是概念,全部都逃不过被人嘲笑的命运。

也正因为如此,“爱”才是创新与维系一切的动力之源。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让人与人越来越融合而不是越来越疏离、让世界越来越具有可持续性而不是越来越消耗、让爱的流通越来越顺畅而不是越来越阻塞。

如果你的工作是被这样的企业家精神所驱动,那么上帝会祝福你及你所从事的工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