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涛哥杂谈(ID:Jerryhetalk)

“勾地”制度起源于香港,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港府为避免地价过低,稳定土地市场并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种土地出让制度。

2006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正式将“勾地”制度引入中国大陆。

国家将“勾地”制度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规范之中,实践中有其重大意义:

1. 从政府角度,有利于当地政府事先筛选开发商,捆绑、引入当地需要发展的产业和民生工程,让住宅开发商为当地做更大贡献;

同时设定地价底线,防止土地被“贱拍”、流拍或抢拍出地王高价。

“勾地”制度强化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市场上的绝对主导优势,对于不符合规划预期的意向勾地者,地方政府部门可以主动要求其修改开发方案或增加其他要求,直至满意为止。

2. 对于开发商而言,随着二级市场并购项目逐年减少,而土地招拍挂激烈的竞争和不可控的土地成本,“勾地”是开发商低于市场价格锁定并获取土地的绝佳方案

01、“勾地”的一般流程

1. 意向勾地者与政府部门会面磋商,就土地条件达成一致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2019年4月

2. 代表性地产企业产城板块概览

房地产拿地方案(房地产勾地制度的前世今生)(1)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2019年4月

3. 代表性实业企业概览

房地产拿地方案(房地产勾地制度的前世今生)(2)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2019年4月

4. 代表性专业化运营商概览

房地产拿地方案(房地产勾地制度的前世今生)(3)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2019年4月

作者介绍:莫非,著名房地产收并购律师,就职于大成律师事务所,与涛哥深度合作,为房企提供收并购专业咨询及培训服务。

涛哥杂谈(ID:jerryhetalk),十年地产从业,关注地产趋势,解答职场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