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教育培训十来年了,虽然教授的是文化课,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有点自己的思考,有些话想跟家长朋友们聊聊。为什么本人突然想写下这些东西呢?

起因是这样,最近有一位家长跟我诉苦,她家初三的孩子,平时住校,周末回家只知道玩手机,实在看不下去了,没收了他手机。手机被没收之后,孩子逆反心理特别大:不学习,不吃饭,不出门运动,只在房间玩电脑,这种情况连续好几个周末了。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怕他有过激行为,也不敢多说什么。孩子脑子很灵光的,但初三开始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也没有初二那么爱学习了,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孩子爱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教呢)(1)

这位家长的苦恼很典型,以前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家长,面对这种状况,家长们束手无策,软硬兼施,甚至还给孩子请了心理辅导老师,但收效甚微。多年以来,我跟不少家长、孩子接触过,本人以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否则这类问题根本无解。

其实,孩子不爱学习,不听话,根源在于家庭教育观念出了偏差。最大的问题是忘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只重文化教育,忽略了其他极为重要的方面。导致孩子不了解生活的真相,人格不健全,甚至心理扭曲。

对于教育的含义,汉语字典中的第一种解释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个好的文化基础,对于一个人走上社会来说,有其重要性,但不是全部。

观察了很久,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小孩有什么特点呢?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几乎为零:不会收拾自己的房间,不会洗自己的臭袜子、内衣内裤,更别提做其他家务了。没有主见:不会规划自己的事情,第二天要带什么东西完全由爸爸妈妈安排,要穿什么衣服也由爸爸妈妈安排。

不管家庭条件如何,这些问题其实很普遍,家长总以为:你负责学习就好,其他事交结我们。有家长会说,我们有保姆,这些事确实不需要孩子做。其实,让孩子做这些杂事,并不一定是为了分担大人的家务负担。在美国,每年都有“带孩子上班日”( Take Kids To Work Day)。很多单位都会参加这个活动,并安排特别的场地与体验项目,号召员工与子女一起来上班。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更在于给孩子一个机会来了解自己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使孩子有机会接触成人的世界,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打开了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想象之门。

孩子爱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教呢)(2)

有些家庭物质条件很不错,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每对父母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如果不让他们参与劳动和家庭事务,不让他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他们怎么会了解生活的真相呢?相反,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只需关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以为一切来得理所当然,一切都那么安逸,而学习又那么辛苦,那我为什么要学习呢?学不好也无所谓,反正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作为强大的后盾。从小就成老油条了。

我们平心而论,有几个成年人会觉得一天学习7-8个小时,周末再写一堆作业不累?不多吧。学习不轻松,时间久了难免厌倦,这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事务,参与父母的喜与悲,了解父母的工作,一方面可作为繁重学习生活的调味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生活的真相,培养责任心,甚至还能为将来的人生选择提供参照,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从父母身上、亲戚朋友身上了解不少。学习是为了什么?接触多了,孩子自然有自己的思考。有事做,还有责任心,那么我想,他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一些吧。

孩子爱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教呢)(3)

有家长可能会说,父母身上积极向上的事可以让孩子了解,那些不高兴的事就算了吧,不好意思,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就是有喜有悲,让他们从小知道成人世界的不容易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说了这么多,有家长会说,现在升学压力这么大,注重文化成绩也没办法,从小让孩子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事,那不是更没时间学习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不知道生活的全部,他怎么有学习的动力源呢?大部分孩子找不到学习乐趣,我们成年人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这样的。没有乐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那孩子为什么要认真学习呢。

有家长又会说了,当然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老师、家长都会跟他们说的,这是社会现实,他们又不傻。话说得没错,但不好意思,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以小孩子的眼光来看,这是父母的需要,不是他们的需要(孩子心智不熟,考虑问题往往没有那么全面客观,还带有情绪化,再说家庭条件这么优越,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他们自然不需要),既然不是他们的需要,那么家长、老师反复唠叨,只会更加反感。想想小时候的我们,那时学习认真的你,难道是因为父母反复说教从而认真学习的?很少吧,能考上相对不错的学校的你,一定有你自己想学习的理由,但并不是父母老师的说教。

总结一下,我认为,要让孩子从小了解生活的真相,或喜或悲,并参与生活,让他们自己看,自己想,找到好好学习的理由,没有什么力量比说服自己更强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