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1)


  2019年4月28日,我省首次开通国际海铁联运高速通道外向型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2)


  2019年7月22日,长春至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3)


  技改扩能项目——长春派格汽车塑料技术有限公司。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4)


  2019年4月26日,经开区光电信息产业座谈会召开。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5)


  黎明村改造后的样貌。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6)


  2019年1月31日,长春兴隆综保区与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签约仪式现场。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7)


  2019年7月4日,天津港长春无水港合作签约及揭牌仪式现场。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8)


  2019年6月28日,银企对接会现场。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9)


  打造生态环境极佳的中山公园。

  

长春经开区开发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10)


  长春兴隆综保区在建项目。

  绿植遍布,楼宇环立,大路开阔,环境优美。高质量发展的长春经开区已今非昔比,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辆辆穿梭往来的运输车辆,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阳光笑脸,让人赏心悦目,满满正能量。

  经开区不仅富于生产力,孕育新希望,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充满人间烟火的温暖。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全国各地投资者的目光。1月17日,长春经开区召开新年工作部署和营商环境大会,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流产业园区、一流开放高地和一流干部队伍”为目标,抢先抓早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努力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打先锋站排头。

  聚焦优质项目 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2019年,长春经开区顶住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在困难局面下,经开区各项指标在开发区组中排名均相对靠前,部分指标实现逆势上扬,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为长春市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抢先抓早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务实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补短板,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开工一批新项目,加快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与此同时,深入学习贯彻省市两会精神,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突出学以致用,切实把省市两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以优化投资环境和转型升级为抓手,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的扩能升级开展工作,全年完成签约项目179个,增长3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包括5亿元至10亿元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特别是浪潮北方生产基地项目填补了东北地区PC整机生产的空白。标准厂房出租20.66万平方米,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达产见效;全年落实5000万以上建设项目142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11个,占比78%,10亿元以上大项目34个,占比24%。

  2019年租厂房类项目19个,总投48.65亿元,面积206624平方米,投产后产值预计可实现18.15亿元,税收预计可实现0.6031亿元。吉林省众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项目、光波导多功能集成光子芯片项目和长春杰维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制造生产线项目等9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见效。

  聚焦项目,加速落地。马瑞利、福斯2户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全年25个项目扩能升级,总投资65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五部门正式授予长春经开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称号,在省政府发布的关于2018年度全省开发区考评结果通报中,该区产业发展水平全省第一。大陆电子、富维安道拓等33户企业上榜长春工业企业100强,位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户,增长170%;新增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4户,增长300%。奥普光电作为全省唯一上榜企业入选2019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综保区功能更加完善,整车进口口岸实现“当年验收,当年运营”。

  “长满欧”班列承运量达10246标箱,增长8.7%,其中,本地货物占比52%,货量同比增长67.8%。大连港至长春的全省首班海铁联运班列开通,天津长春无水港正式揭牌并实现试运行。新增注册外贸企业63户,达到227户,增长38.41%。综保区园区业务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31%,其中一线进出口额实现50亿元,增长400%。

  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累计增加绿量23万平方米。大连路、东朝阳沟两条累计8.5公里的排水主动脉建成通水,彻底解决了专用车园区自成立以来的雨污合流问题。安龙及金色家园二期回迁楼交付使用。兰州社区用房建设完成。大连路消防站和环卫基地办公楼建设完成。综保区及北区路网全面开工建设,为项目落位提供重要保障。特别是困扰多年的综保区沈阳大路建成通车,打通北区的道路节点,极大提升了交通效率。

  苦练内功 助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优质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户,增长170%,科创广场等三大创新平台入住率达95%以上,张洪杰、王立军、姜会林等院士团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农阳光、自由之翼通用航空、智宸光电等孵化项目成长迅速,尤其是中农阳光农业智能监测站完成全国千站建设目标。谋划了占地4.4万平方米的光电信息产业园,将成为全省光电信息产业的集聚地和新高地。

  谋划产业是谋划项目的前提。经开区面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开出良方,制定举措,加以解决。具备提升谋划的能力,扎实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统筹研究。特别是要围绕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重点谋划高端装备、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健康和现代服务业,抓紧解决新兴产业不强、不快、不高、不优等问题。新一年的工作目标,经发局等相关部门要围绕新兴产业抓紧形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措施步骤,形成有目标、有规划、有举措,有推进的产业发展闭环体系。

  谋划产业,要有主攻方向,集聚发展新动能,既要考虑省市产业布局,又要结合经开区产业特点,围绕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拉长和补齐产业链做文章。在产业谋划确定方向后,各招商部门要集中力量进行招商攻坚,抓紧寻找项目支撑。

  立意高远,精心设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保障。要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掌握信息、掌握资源、掌握方法,对今年174个重大项目要进行逐个梳理,建立内部审批机制,确保按时序进度推进,落实省市“三抓”“三早”行动部署,强化问题导向,确保100个“三早”项目四月如期开工建设。要做好项目的动态跟踪和日常调度,掌握最新进展,保持信息同步,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常态化抓好转型升级,强化服务,完善政策,持之以恒地支持鼓励更多企业进行技改扩能。全力推进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为项目快速落位创造优质条件。

  “专班抓项目”要强力推进。结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抓紧确定2020年的专班项目。要挺进项目建设一线,瞄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挂牌督办,逐个破解销号,确保开工项目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加快谋划、跟踪项目加快签约、在谈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

  “万人助万企”要提升质效。亲商助企,排忧解难,贵在一个“实”字。全区助企干部要勤于替企业“跑腿”,乐于替企业“出头”,以帮办、陪办、代办为常态,帮助企业切实解决难题。要有针对性地不断推出新举措、新方法,把各类服务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通服务企业直通车。要积极推广助企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万人助万企”行动持续健康开展。

  奋进新时代 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行动,收集企业反映问题535件,解决479件,解决率90%,企业满意率100%。企业服务日等特色载体活动常态化开展,在载体创新上继续引领全市之先,首推政务“5 1”服务星期六和“局长窗口服务日”活动,获得社会好评。

  全区260项常办业务审批时限压缩30%以上,98%的事项可实现“最多跑一次”,审批效率稳步提高。受益于营商环境的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企业4363户,增长28.56%,个体工商户新增6606户,增长14.8%。目前,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69046户,增长18.13%。在《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中,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16,企业增速排名全国第6。

  全面提升经开服务水平,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当前招商引资主要拼的就是营商环境。2020年,经开区下发了《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营商环境的总动员令,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总的原则就是“以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目标,突出举措务实、突出解决问题、突出一抓到底、突出制度保障”,大力解决服务企业的“中梗阻”问题,以创新举措和真诚服务,让企业真受益,让群众真方便。

  实现理念的深入转变。要将“我要服务”工作理念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针对目前企业反映的问题,都能做到热情接待、真心解答,也能帮着研究出主意。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认真对待查找原因,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与此同时,找差距和不足,要在内心深处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这样行动起来才有动力,提高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巩固提升助企行动成果。“企业服务日”“首席服务员”“局长窗口服务日”等助企行动要坚持常态化开展,重点是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既解决要素保障问题,也要解决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转型问题,既要给企业以人文关怀,也要将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经过这几年服务,区内企业问题越来越少,所以企业服务日要进行升级,要更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需要服务跑步前进,不需服务原地鼓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服务企业更实际、更精准、更有效。此外,纪委今年在营商环境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牵好“一网通办”这个“牛鼻子”,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流程再造,更大力度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要深入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服务能级,更好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要探索将“容缺审批”制度化,明确什么可以容缺,什么不能容缺。要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标准地 承诺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联审联办。要实行招商项目专职“审批秘书”服务制,促进项目建设效率再提升。

  从容自信再出发 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新的一年,长春经开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全力实现“三大突破”、推进“四大提升”,确保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三大突破”,即:一是以思想观念突破为先导,深入掀起干事创业热潮。要善于找观点、找办法、找动力、找信心,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开展“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主题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密切结合实际,体现自身特色,切实把主题活动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突破的务实行动;三是扎实开展“大培训、大对接、大招商”活动。坚持以“大培训”锤炼创业本领,以“大对接”抢抓发展机遇,以“大招商”加快项目引进,积极组织小分队开展大招商,吸引一批重点企业到经开布局。

  坚持以实体经济突破为方向,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一是突出抓好产业谋划。围绕市里提出的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重点谋划高端装备、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健康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新动能,围绕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拉长和补齐产业链做文章;二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全年要完成签约项目170个,完成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16个;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全区174个重大项目逐个梳理,建立内部审批机制,确保100个“三早”项目四月如期开工建设。全力推进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为项目快速落位创造优质条件。四是要突出抓好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好科创广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综保区双创产业园和孵化基地、唐华创夏、石墨烯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以对外开放突破为重点,持续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在谋划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提升精准对标能力,提升超前谋划能力,提升合作共建能力,尽快出台综保区的各项扶持政策,吸引各类企业尽快落地。在项目集聚上实现新突破。以功能引产业,用产业落项目思路,实现区内外联动。围网内聚焦“提升人气、做活产业、繁荣贸易”,全年要新增外贸企业64个;围网外聚焦“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实现价值”,加快项目集群集聚,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通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班列、包机运行为抓手,切实发挥好综保区在省市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推动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中韩货运包机、津长海铁联运和无水港等通道常态化运行,加快形成“陆、海、空”全通道物流体系新格局,大力推进多式联运,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在平台提质上实现新突破。千方百计引进战略投资者、合作者,加快药品进口口岸通过验收,及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落地,积极推进平行车进口试点、二手车出口试点、一般纳税人试点获批等;在业务做强上实现新突破。力争2020年和“十四五”期间园区一线进出口额分别稳定在50亿元以上和200亿元以上。

  新的一年,长春经开区还将全面提升经开服务水平,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面提升建设管理能力,推动品质经开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四项工作”成效,以“小切口”带动“大战略”。(王秋月)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链接:省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