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天下闻名。瘦西湖,大明寺,茱萸湾,纵有无数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流连忘返,都抵不过扬州的月亮。扬州月亮有多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为一睹扬州月亮的风采,连隋炀帝都“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生出多少如痴如醉的想象。然而,最令扬州月亮名扬天下的还应该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两句诗。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两句出自唐代徐凝的《忆扬州》,这是一首七绝:

泊秦淮古诗解读(天下三分明月夜)(1)

扬州瘦西湖

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是晚唐诗人,他的诗今天的读者了解的不多,但这首《忆扬州》却无人不知。只凭这一首诗,就足以让他在大唐文坛乃至于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加上题目共31个字,但却让人惊叹连连,给予读者一个又一个惊喜与新奇。这本是一首怀人之作,题目却偏偏写成“忆扬州”;写“忆扬州”却又不写扬州的城郭风貌,却转而追忆当日与故人的的离别之情;写怀故人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却写故人别时的音容,用故人的情重,反衬自己情怀的不堪……

泊秦淮古诗解读(天下三分明月夜)(2)

二十四桥

当然,这首诗中最令人陶醉、最令人激赏的还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两句。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念成灰,无处诉说,只好寄托于明月,而明月当空,今日月是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明月还在,人却难觅,因而更添愁恨。诗人的思念、愁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见证离人的分别,曾经照过离人的泪眼,诗人抬头望月,本与摆脱愁思,却又因见到明月而思念更深,惆怅更重,所以诗人说“明月无赖”,这里“无赖”是因明月恼人,诗人生出抱怨,有可恨、可憎之意。

泊秦淮古诗解读(天下三分明月夜)(3)

明月夜

其实,“无赖”一词体现诗人的抱怨,有可恨、可憎之意,在古诗词中并非个例,比如秦观的《浣溪沙》有“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句,在这一句中,诗人的抱怨之意更加明显,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另外,“无赖”还有“顽皮”的意思,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有“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句,在这一句中,“无赖”就是“顽皮”的意思。

泊秦淮古诗解读(天下三分明月夜)(4)

漠漠轻寒上小楼

但是,我们今天解释“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两句的时候,很多人都把“无赖”理解成“可爱”的意思,说天下的明月有三分,那可喜可爱的月色却被扬州占去了二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两句诗写得太好了,太出名了,后世因为惊赏这种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把整首诗割裂开来,离开了诗人原意,只是把这两句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就只能理解为“可爱”了,甚至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另外,这两句用数字分配月色这一点,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以致“二分明月”后来成为扬州的代称。

泊秦淮古诗解读(天下三分明月夜)(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其实,关于这首诗中的“无赖”一词,争议还是很多的,那么,它到底是“可爱”还是“可恨”呢?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观点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