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活动进入日本的宜兴紫砂壶大致有着几种类型,本文举其大者分而述之。
煎茶流行之际,贩洋商人以文物性质输入的唐物中,也有若干档次较高的紫砂壶供应茶人与文物收藏家,于1867年出版的《铁斋茶谱》一书收录了39件文化、文政年间输入日本的茶具,为日本最早的紫砂茶具图谱。
另一册广为中国紫砂收藏家熟悉的是,著名陶艺鉴赏家奥玄宝集录的32件茗壶,于明治四年出版了《茗壶图录》。他们也和中国闽粤的功夫茶俗一样,追求古器、名器。
今天我们来看紫砂陶艺大师时大彬,流传日本的3把茗壶重器,再次感受时壶的夺人魅力。
高身圆筒壶
此壶式度雍容伟岸,造工精雅凝练。青灰砂为本胎,调以黄褐、乌黑诸色砂,砂粒毂皱隐现,古色苍然静穆。壶底以钢刀精刻“大彬”阴文楷书。
恰如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所载:“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彬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大煜砂和制,毂皱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
此壶早年为东瀛某贵族庋藏,壶身包浆莹润,仅在壶嘴前端与壶把露出本胎,迥异于台湾或大陆传器的包浆样态,可知此壶为长期被供为,日本煎茶道中的“唐物”名器。
隐元禅师所用的大圆壶
此壶丰硕高耸,包浆莹润,嵌盖严丝合缝,整器若一气呵成,气度不凡,为时大彬大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壶身铭“茶熟清香有,客到一可喜,时大彬仿古”。
隐元禅师(1592~1673),俗姓林,名隆琦,字曾陀。1654年隐元禅师应日本长崎唐人寺院之邀,东渡弘法,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由此而开,形成黄檗宗。是自鉴真东渡以来,中日宗教界的又一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清康熙十二年4月3日,82岁的隐元圆寂于京都黄檗山。与其相关的物事,被完整地保留了原貌,如其所用拄杖、坐椅、拂子、茶壶等。
隐元禅师生前所用的两件紫砂壶,就是其东渡时所携。其中一把是此件大彬款大圆壶,另一把为橄榄形砂壶,它们收藏于日本京都万福寺。
隐元禅师所用的另一件橄榄形砂壶
朱泥扁圆壶
此壶色泽澄红,砂粒隐现,光华内蕴。壶身扁而不塌,壶口凸起一圈唇线,平弧盖嵌于其中,圈钮起颈、直流圈把,底足圈线与壶口唇线相呼应,整器简洁大方。
此壶为田能村直入(1814~1907)自用,田痴即田能村直入,是著名画家田能村竹田(1777—1835)的女婿。
翁婿二人不仅能诗善画,也是日本茶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都为推广煎茶文化作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