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5日)是叶盛兰先生的忌日,撰写此文以表示深切悼念。

叶盛兰家庭关系 叶盛兰留下的遗憾(1)

叶盛兰是当代著名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和叶派艺术创始人。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艺术家,1957年却因敢于直言而被打成“右派”,被剥夺了演出的权利。当时叶盛兰正与从上海借调来的言慧珠进行短期合作,他们联袂演出的《玉堂春》《得意缘》《吕布与貂蝉》等精彩异常,得到观众热烈欢迎。8月27日贴出的戏码是《生死恨》,与言慧珠配演的却换成了徐和才。从那一天起叶盛兰被赶下舞台,从此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

直到1958年春节,叶盛兰才恢复了演出,正月初一的日场,他和杜近芳在吉祥戏院贴演了《奇双会》,观众欣喜地看到叶盛兰重返舞台。演出恢复了,但“右派”的帽子并没有摘掉,叶盛兰依然在“阶级敌人”的阴影下继续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期间,中国京剧院大演现代戏,小生在现代戏中难以发挥作用,但叶盛兰又必须积极参加,于是他在《白毛女》中来个王大春。后来又在《林海雪原》中扮演匪徒许大马棒的儿子许福,在《柯山红日》中扮演农奴吉桑,这些本应该次要演员扮演的小角色,竟然用堂堂的头牌小生来串演,真是莫大的讽刺!如果不是头戴“右派”的帽子,叶盛兰恐怕早就不干了。当然剧团领导也有考虑,排演现代戏要动用更多头牌来吸引观众,是对叶盛兰的考验。

叶盛兰家庭关系 叶盛兰留下的遗憾(2)

政治、艺术上遭遇挫折,身体健康也出了问题。一次,人民大会堂举办京剧晚会,大轴是马连良、张君秋的《南天门》,压轴是叶盛兰、裘盛戎的《飞虎山》。这出小生花脸的对儿戏,不常演,叶裘更是多年没合演过。于是,老哥俩认真进行了排练。没想到演出当天却出了意外,据周恒《小生隽杰叶盛兰》一书所述,叶盛兰早晨起来就浑身不得劲儿,头也疼,但他没当回事,晚上进了后台化妆间,病情加重,晕晕乎乎,脚下如踩棉花,但他还在坚持。裘盛戎见状忙说,“你脸上起色可不对,赶紧找点药吃。”一会儿团里保健大夫来了,一试表,体温39度多。这事很快传到周总理那里,总理立刻来到后台,对叶说,“发烧39度多,还化妆啊。今天不演了,回家休息吧。”叶盛兰说,“大夫叫我打针,那我打个针吧。”总理说,“打针也好嘛,不过戏还是不要演了。”他回头对裘盛戎说,“盛戎同志,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负责把盛兰同志送回家。这出戏今天不能演,以后再请你们演么。”就这样,叶裘的《飞虎山》就失之交臂了,此后再也没有了合作的机会。所幸的是,叶盛兰和赵文奎合唱的《飞虎山》有录音传世。

叶盛兰家庭关系 叶盛兰留下的遗憾(3)

排戏演出的劳累和心情的压抑,这次重感冒没有彻底治愈,后在医院查出心脏病和神经官能症并发。从1961年6月至1964年9月,叶盛兰在舞台上消失了三年零三个月。

就在1964年首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结束不久,中国京剧院突然贴出了《白蛇传》的广告,而主演正是叶盛兰和杜近芳!原来这次演出是专为招待法国贵宾的特殊安排,叶盛兰是法国人熟悉和喜爱的京剧演员,而叶盛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有所恢复,所以才有这场演出。这场演出自然是一票难求,演出开始一个小时,剧场外还有等退票的人,还有戏迷是两人一张票,一人看前半出,另一个人看后半出,真是罕见的现象。观众对这场演出如此狂热是因为他们清楚,从当时大演现代戏的形势看,《白蛇传》这样的古典戏演出是演一次少一次,而且像叶盛兰这样的小生还能否有演出的机会已经很难说了。

的确如此,1964年10月7日的这场《白蛇传》成为叶盛兰告别舞台的最后一场演出。叶盛兰当时刚刚五十岁,正是一名艺术家最成熟、最出成果的时候,然而他就这样黯然离开了舞台。

叶盛兰家庭关系 叶盛兰留下的遗憾(4)

此后,文革十年,叶盛兰长期赋闲,在家养病。唯一一次唱戏的机会是文革后期,最高领导人要听老戏,于是有关部门组织老艺人录制一批传统戏片段,其中有《白蛇传》的“断桥”一折,指定由杜近芳、叶盛兰演出。此时,叶盛兰患病,行动不便,于是由徒弟肖润德代演,但由叶盛兰本人配唱,完成了这段戏的录制。这次录像是叶盛兰最后一次为观众演唱了。

一晃十年,文革结束了。1978年春三月的一天,著名画家何海霞和许麟卢前往叶宅探视病中的叶盛兰,在座的有名丑肖盛萱,叶的学生马玉琪、肖润德等。据李舒、朱文相《叶盛兰与叶派小生艺术》一书所述,亲友师徒难得相聚,沉疴中的叶盛兰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在座者都爱好绘画,于是两位国画大师当场泼墨见赠盛兰,叶盛兰也乘兴挥毫,与两位先生合作了一副,许先生在画上记曰:“戊午初春,天朗气清。芝如写兰,海霞画石,麟庐添鸜鴣,画毕别有天趣也。”许老乘着画兴,戏癮也上来了,由盛兰之子叶蓬操琴,唱了一段《洪羊洞》,“余”味十足。接着,马玉琪、肖润德各唱了一段。盛兰很兴奋,接着唱了《群英会》里周瑜四句摇板“曹孟德领人马……”。唱完这四句并未尽兴,他接着唱“酒逢知己千杯少,眼望中原酒自消,暴酒难逃三江口——”,这时肖盛萱顺着唱及时地接了“盖口”,带着动作和表情念了蒋干的词:“啊,贤弟,这顺流而下醉的快啊!”肖盛萱的配合激发叶盛兰也全身入戏,身子往前一探,顺势做出“涮翎子”的身段,接唱“顺流而下东海飘”。那“海”字拖长腔最后稍揉一下,“喷口”放出“飘”字来。此刻盛兰犹如在台上演出,大江东去汹涌澎湃的气势释放出来,在座者不禁发出了热烈掌声,叶盛兰仿佛又回到了舞台上。

叶盛兰家庭关系 叶盛兰留下的遗憾(5)

此时已到了饭点儿,叶家准备的是春饼,早上从崇文门春明食品店选购了各色熟肉,配上盒子菜和薄饼,正好应节。这次聚会,尽兴方散。叶盛兰当天唱的《群英会》8句摇板,竟成了他最后的遗音。

三个月后,1978年6月15日叶盛兰病逝在积水潭医院,终年64岁,这还是艺术创作上能有更大作为的年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