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曾是拥有众多京剧观众和优秀京剧票友的“大码头”,当时就有永安、光陆、华乐三大戏院。早在20世纪20年代,京剧“三鼎甲”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等就已经来青岛演出,随之“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还有高庆奎和“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著名花脸裘盛戎、袁世海,著名老旦李多奎等京剧大师都纷纷来青粉墨登场。他们的演出往往是观者如潮、一票难求,使得老青岛的“京剧热”如同火上浇油,更加火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岛的城市改造,这三大戏院都已先后拆除,但昔日的辉煌一直萦绕在老青岛人的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情怀。
永安——老青岛最大的戏院
位于青岛市平度路22号的永安大戏院,当年曾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在全国也仅次于上海的天蟾大舞台。那时的梨园界就流传着“没到青岛永安大戏院唱过,就不算名角”的说法。永安大戏院于1994年拆除重建,现为青岛市文化馆。 1924年建成时,名曰:新舞台,后曾用名:大舞台、光陆大戏院和新新大舞台,直到1948年命名为:永安大戏院,一直是以演京剧为主。戏院建筑面积为2445平方米,砖木结构,有座位1214个(楼上424个、楼下790个),曾有三层观众席,一层两侧用栏杆隔开为“码票”(即站票,价格最为低廉),客满时可容纳3000多位观众。
出资建造这座剧院的刘子山,是青岛当时“四大家族”(刘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涟溪)之首。1877年,刘子山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1898年来青,先是为德国人当仆役,学会了德语。后在胶海关税务司支持下,与当时青岛商界达人集资贩运鸦片,从而敛集巨额财富。之后,他投资房地产,开设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行。1918年2月,他创办了东莱银行(天津路7号),还曾经多次捐资疏浚河道、修筑公路、兴办学校等。刘子山后移居天津,1948年在上海病逝。 1927年2月,当时的京剧名伶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即后来的程砚秋)、荀慧生、高庆奎、筱翠花、程继先、王又辰等,应军阀张宗昌之约,为其父祝寿,特来山东演戏。刘子山恰与张宗昌是掖县同乡,便趁机也邀请这些名伶来青岛,到他新建的新舞台演戏。于是,这些京剧名伶就在青岛连演了三天,剧目有《天女散花》《玉堂春》《定军山》等,场场爆满,这是京剧名伶在青岛的一次空前的盛会。
此后,众多京剧大师和名家纷至沓来,就在这家大戏院演戏。如:1933年,梅兰芳、余叔岩、尚小云、马连良来此演戏;1938年,吴素秋与袁世海来演出《霸王别姬》等戏;自1940年起,程砚秋多次率团来此演戏;1943年,马连良、裘盛戎、袁世海、杨宝森、李少春、张君秋、叶盛兰等也相继来此演出。 解放后,青岛市京剧团成立后,永安大戏院就成了其固定的演出场所。该团领衔主演著名老生言少朋和张少楼伉俪、著名梅派旦角张春秋、著名武生韩小楼、著名麒派传人董春伯等就在此演出了许多精彩剧目。1952年8月17日至9月11日,梅兰芳亲率梅兰芳剧团来青,在他所熟悉的永安大戏院演出梅派名剧 《贵妃醉酒》《凤还巢》《宇宙锋》《霸王别姬》等。最高票价(池前)是28000元(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8元),最低的码票为8000元(相当于0.8元)。这段时间,每天的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临开演时,剧院门前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真有万人空巷之势。1950年5月,程砚秋率团来此演出,同年起,尚小云也率团先后三次来此演出。1953年8月,马连良率实力雄厚的马连良剧团来此,演出《借东风》《十老安刘》《三娘教子》《苏武牧羊》《胭脂宝褶》等马派名剧。1957年盛夏,杨宝森带病率天津京剧团来此演出,离青不久便于1958年2月在北京病逝,年仅49岁。此外,还有许多京剧团都非常青睐永安大戏院。如1950年11月,陈啸秋(梅派旦角)和吴松岩(金派花脸)、郑万年(老旦)、刁吉良(奚派老生),就曾来此演出。
这些名角一般都下榻在离永安大戏院不远处的瀛洲旅社(曲阜路东首、天主教堂附近),同团的其他演员就都是按惯例住在戏院宿舍或附近的亚细亚旅馆。据青岛一位热衷收藏的朋友张冠英给我带来了一本新亚大饭店1952年3月23日启用的旅客登记簿原件,使我大开眼界。青岛新亚大饭店是当时位于四方路72号(潍县路口),也是经常接待来永安戏院演出的京剧名家。登记簿内有姓名、性别、职位、籍贯、文化程度、来因等,其中有:1952年5月16日,“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41岁)率太平京剧团(亦称:太平京剧社)的主要演职员就在此下榻,还有其父、著名老生谭小培(71岁),著名花脸裘盛戎(38岁)及其夫人李玉英(31岁),著名老旦李多奎(45岁),“后四小名旦”陈永玲(24岁)等等。还有“四小名旦”张君秋(33岁)率京联京剧团于同年6月11日来青演戏,也在此住宿。从登记簿看,内中有张君秋的夫人吴励箴(32岁)、张君秋的母亲张淑清(57岁),还有琴师何顺信(29岁)和男性武旦冀韵兰(24岁)等等。来因都是:永安大戏院演戏,全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填写,封面注明归安徽路派出所管辖。 1966年8月“文革”“破四旧”时,该戏院曾改名为延安剧院。那时只能偶尔演一些“革命样板戏”,平时多为闲置。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恢复原名永安大戏院。改革开放后,许多戏曲名家也争相来此演戏。1981年5月,北京风雷京剧团来此连演9天,天天客满,有一票难求之势。1982年8月底,来自北京的相声名家姜昆、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冯巩、刘伟等也来此举行相声晚会,在青岛引起了极大轰动。
光陆——仅次于永安的大戏院
在老青岛,规模仅次于永安大戏院的,那就是——老台东的光陆大戏院。当年位于福寺路4号(台东三路原商业市场内,现为万达广场)。当时许多京剧名家来青,除了在市里的永安演出外,往往都要到中山路北头的华乐戏院,或是东镇的光陆大戏院。而“光陆”仅次于“永安”,为青岛第二大戏院。
上世纪50年代,我还是个酷爱京剧的少年,住在江苏路北头,常常就近到永安大戏院看戏,有时也去华乐戏院,看过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等人的表演。可有一年,著名文武老生白玉昆来青,是在光陆演出。那时青岛的交通极为不便,我又年少没出过这样的“远门”,但得知白玉昆的《走麦城》演得非常精彩,我就特别渴望能够亲眼目睹。于是,我就瞒着家人乘公交车,第一次到“光陆”看戏。那次,我过足了戏瘾,此后,我就几次三番到“光陆”看戏。 据了解,这是由商人万仲义和刘德美二人出资,于1928年在老台东商业市场内所建,原名同乐茶园,又称商业茶台,除了供应茶水点心外,还有京剧清唱。改建成东镇商业舞台以后,这里开始正式演出京剧,有时也演评剧或地方戏。
1939年9月,吕耕三、裴君衡等人联合经营了这个东镇商业舞台,此时也更名为东镇光陆戏院,由赵兰亭担任经理。1944年2月1日,东镇光陆戏院改由吕富琛(黄县人,青岛华东商行经理)、王逸尘(黄县人,上海慎源商行经理)、赵兰亭(蓬莱人,天津天宝大戏院经理)三人合资经营。从此,东镇光陆戏院除上演京剧外,有时还放映电影。此后就一直叫“光陆戏院”。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光陆大戏院重新营业,先是由吕富琛任经理,1947年9月,由青岛梨园公会会长周麟昆任经理。他本人就酷爱麒派,并主演过《徐策跑城》等麒派名剧及《狸猫换太子》等连台本戏。光陆戏院还有自己的班底——青岛共和京剧团,专门为来此演出的名家配戏,存续的时间最长。周麟昆委托刘德舜为主要负责,主演麒派老生刘宝英是他的儿子,其他主演还有青衣杨淑萍、武生杨云超、老生赵万鹏等。由于“永安”“光陆”是一家,所以演员、布景可以两家共用。
大剧团来青,往往是在“永安”演毕,一般除梅兰芳剧团外,总要来“光陆”演上半月。尚小云剧团、程砚秋剧团、荀慧生剧团、唐韵笙剧团、白玉昆、顾正秋、胡少安、郭少衡、吴素秋等,都是这样来“光陆”演戏。解放后,光陆戏院进行了改建,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座位增至1305个(楼下821个、楼上484个),改善了舞台条件,观众座位也舒适了。 上世纪50年代初,女老生张少楼的演出小组(内有女花脸许慧敏),著名海派“猴戏”武生周云亮的演出小组(内有女老生蒋慕萍、旦角李慧芳),还有著名旦角杨荣环、著名武生袁金凯等,都在“光陆”演戏,也是这个戏院的共和京剧团是为他们配戏。
“共和”是由刘宝英(麒派老生)、张至云(荀派花旦)领衔。他们平时既可以自己单独演戏,也能够为来光陆演出的各地京剧名伶配戏,他们自己还排演了京剧《白毛女》《十五贯》《刘介梅》《搜书院》等戏。 于是,不少名角往往在市里的“永安”演出一个阶段,然后又来“光陆”,从而扩大了观众群。1959年,共和京剧团解散,刘宝英等部分演员并入青岛市京剧团,其余改行。
华乐——青岛最早的大戏院
始建于1903年的华乐戏院,是青岛最早的剧场,位于中山路212号,邻近大窑沟。它历经德、日占领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一次国民党统治时期、抗日战争日伪统治时期、第二次国民党的短暂统治时期,直到新中国建立,其间院名屡更,产权频易,但一直是非常辉煌。1953年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而完全拆除,整整存在了半个世纪。后在原址改建为四层的青岛工艺美术大楼。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随即对青岛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把中山路(当时称:山东大马路)北头一带——从德县路和保定路为界,划为华人居住区。这里靠近小港、大窑沟,居民大多是劳动人民和从农村来青做工的农民。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华乐戏院建成,由中国人经营,当时叫作“中国戏院”,先是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戏,后来又主要改演京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日本于1914年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一些公共场所也多被日本人强行霸占。这个“中国戏院”竟成为对过日本人开设的“滋养轩”食品店产业的一部分,易名为“乐乐座”,主要放映日本无声电影或小型日本戏剧。而这家戏院最早的经理人之一宋瑞凤(高密人),也被迫成了乐乐座的服务员。不久,乐乐座歇业,宋瑞凤在征得滋养轩日本产权人的同意后,把戏院租了下来,与王培信、石振东等共同出资重新装修。1930年初,又转交中国人经营,改名为“青岛大戏院”,后又改称“国民大戏院”,既演地方戏,也演京剧。1935年又改名为“中和戏院”,就以演出京剧为主。1946年2月2日中和戏院改名为“华乐戏院”,直到青岛解放。由于戏院地处繁华的中山路,再加之票价比较低廉,故而人气很旺。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前青岛《平民报》社长、国民党参议员张乐古由重庆回到青岛。在接收了永安大戏院,又强调华乐戏院最初也曾由日人经营,也在被接收之列。张乐古的胞弟张晓古,是国民党市党部委员,还是三青团的青岛市委主任。于是,张氏兄弟仗势欺人以权谋私,企图霸占华乐。经王培信等人与他们再三交涉,便由刘延志(张乐古的亲信)、王培信、张晓古三人出面以20万法币自国民党中央信托局买了下来,正式定名:华乐戏院,由刘延志担任经理。青岛解放前夕,张晓古和刘延志逃往台湾,王培信继任经理。解放后不久,华乐戏院被有关部门依法接管,张乐古被人民政府镇压。 华乐戏院是两层楼,楼下有观众座席500个,楼上有座席200个。但由于戏院两旁的走廊还出售票价非常低廉的“码票”(即站票),有时观众能达到1600人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乐戏院有一套传统的经营方式,对一些半永久性的基本演员始终都免费供膳食。这些基本演员,即内行话所谓的“底包”。他们演出有工资,即所谓“包银”。不演出生活上也无后顾之忧。所谓“膳”,是一天两餐,都是糙米饭。一个“底包”,可以领两份。担任主要角色的可以多领,如扮演猪八戒的武生演员刘湘臣一次可以领五份,连家属吃的都够了。所谓“住”,一些单身汉都住在戏院里,或就近的济南路2号楼上,有家属的多住在中山路200号大院内或安徽路33号留云里大院内。因此,演员的演出都很卖力。当时的华乐是一年到头从无停时,这与经营方式、地点适中、票价低廉、演员卖力认真都有一定关系。而那时的永安大戏院虽然规模大,但却时演时停。 抗战胜利后,当时青岛的麒派老生周麟昆组建“麟祥社”,他本人还是台东的光陆戏院的经理,他下属的所有成员都是常年在青岛定居演戏的京剧演员。因此,华乐戏院的基本演员都属麟祥社。当时凡外地来青的京剧名角或剧组,他们演出所需的配角和龙套等,都必须请周麟昆的“麟祥社”中“底包”演员合作。青岛的京剧舞台都是由周麟昆所把持,只要是他认可,这些演员就能吃得开,站得住,有戏演。他还非常重视“梨园义气”,对沦落青岛衣食没有着落的演员,他总是慷慨解囊予以援助。抗战胜利后,评剧大师新凤霞曾沦落青岛,那时评剧叫“落子戏”,青岛观众对此还很陌生。她曾在第三公园露天演“野台子”戏,不能卖门票,门庭极为冷落。周麟昆闻讯,当即资助新凤霞到西大森南村路的天成戏院搞“京评同台”(即京剧与评剧同台混搭演出),非常吸引观众。20世纪80年代初,新凤霞曾在她的回忆文章中,特地提及在青岛的这段经历,非常感谢周麟昆的慷慨义举。另外,华乐戏院还培养了不少优秀京剧演员。如在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担任主角的著名武生宋玉庆,童年就是在华乐戏院度过的。
为了迎合周边观众的口味,华乐主要是演出海派戏,经常排演连台本戏《封神榜》《西游记》《火烧红莲寺》《呼家将》等,以机关布景吸引观众。一些常年演出的主配角演员,有老生陈鸿声、筱福卿,旦角雪艳梅、陈桂兰,武生刘湘臣,丑角曹锡铭等。他们都是“戏搂子”,无戏不会,给一些较有名气的角儿配戏,就能收到红花绿叶之效。华乐戏院经营有方,“时令戏”就最为突出。每逢元宵节就演《薛刚闹花灯》,二月二龙抬头演《王宝钏》,端午节演《白蛇传》,七月七演牛郎织女《天河配》,有时连真牛都牵上了台……因此,华乐的票房收入一直相当可观。 新中国成立后,华乐戏院依旧是相当热闹,戏院的基本演员就属“青岛前进京剧团”,由刘湘臣任团长。许多京剧名角纷至沓来。著名麒派老生李如春就很有号召力。1951年,刚刚30岁的李如春率领一个演出小组来到华乐,由该戏院的班底——前进京剧团配合,演出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他们主要演出一系列连台本戏。首先是把《七本包公》作为打炮戏,李如春的包公完全是麒派老生味。接着是演出三本《狸猫换太子》,他是先演太监陈琳,后演包公。紧接着就是五本《太平天国》,一天一本,并演出麒派名剧 《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其间,擅演“猴戏”的著名武生周云亮等也来华乐演戏。
1952年,著名老生言少朋作为马连良的优秀弟子,率一个十余人的“新华旅行剧团”来到华乐戏院演出,与武生黄元庆(马连良的女婿)和刀马旦张蓉华三人领衔,以演出马派戏为主。由于此时的马连良还在香港,故该小组的人员基本上是来自马连良“扶风社”,其中有周和桐、迟金声、詹世辅、李荣安、刘永利、马幼禄、张荣善等。每逢周日下午增加白天场,票价略低,由黄元庆与架子花脸周和桐(后在现代京剧电影《沙家浜》饰演胡传魁)联袂演出《野猪林》。著名女老生徐东明与其妹徐东来组成的“明来京剧团”(其实是演出小组),还有著名旦角云燕铭的演出小组也在此演出,颇受欢迎。 1953年,华乐戏院拆除后,因面积过小难以重建,废墟闲置了一些时日后,只好建起了工艺美术大楼。此时,前进京剧团也就调往了即墨。(吕铭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