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达人专访 第2期

专访对象:贝蓝品(美篇号:999766)

采访编辑:青锋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

艺术,或者美好,从来都不和一个人的职业有关。不是只有文学家,或者艺术家,才能拥有浪漫主义情怀。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拥有追求美好的权利。今天,浪漫的情人节之际,美篇达人专访就向大家介绍一位常年走在社会阴暗处,却拍出许多唯美大片的摄影师——贝蓝品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2)

贝蓝品 中国摄影网论坛总版主,佳能(中国)摄影大篷车名师讲堂讲师,太平洋摄影部落人像版主,布兰卡摄影网人像版主。

擅长环境人像和旅游摄影,崇尚自然之美,用旅游去亲身感受;生活之美,用摄影去尽情表现;艺术之美,用网络去广泛传播。他对影像纯粹而执着的追求打动了无数摄影人,作品雅俗共赏,带领人们去见证旅途的奇异美丽,遨游精神与情感的远方。

十多年来,他在本职工作之余把摄影当作主要的兴趣爱好,享有相当高的网络知名度,个人摄影博客"贝蓝品&视野"点击访问量超过了8000万(可百度搜索"贝蓝品"欣赏往年作品)。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3)

柿子红了的季节 一组表现爱情与乡情的环境人像作品,2016年11月摄于陕西蓝田,在美篇的访问量近40万。

Q1.贝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做客新年第一期的美篇达人专访。在美篇,相信大多数美友都看过您的作品,对您的第一印象是人像摄影大师。但是大家都会觉得大师离自己太远了,为了拉近您和美友们的距离,先介绍一下生活中的自己吧!

我不是什么摄影大师,只是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贝蓝品"是我的网名。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广东佛山从事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现场勘查、物证鉴定、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25年来参与了很多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作为一名老刑警我经常加班加点,出入于各种暴力、血腥、恶臭的案件现场,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案件诉讼提供证据,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多次立功嘉奖,在担任刑事技术的部门正职领导的十几年里,为全市刑事技术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和青春,这些对我来说是比摄影更有成就感、更有社会意义的终生事业。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刑事罪行,深谙人性的丑恶,生活中的我更喜欢艺术的美好。摄影一直是我业余的兴趣爱好,有时间有精力就去研究一下,没时间没精力就暂时放一放,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比这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4)

梨花又开放 一组表现亲情与乡情的环境人像作品,2016年2月摄于广西钦州灵山县太平镇。

Q2.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的?玩摄影到今天,现阶段对于摄影的理解什么样的?摄影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可否假设一下如果当初没有学习摄影,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

我是从2005年才开始接触摄影的,至今已经十多年了。我喜欢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互联网上与众分享,坚持从生活中多拍雅俗共赏的摄影作品,把值得仔细品味的"纯与美"带给大家。对加入各级摄影家协会、各种摄影比赛、各种影展、杂志投稿、商业拍摄等一直不感兴趣,也无需通过这些方式来证明什么,更在乎摄影本身带给我们的简单乐趣。我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摄影培训,思想里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后来自己拍出来的作品居然可以拨动别人的心弦,而且网络传播影响范围之大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也曾迷茫过:摄影的本质到底是单纯的光影色彩渲染所产生的视觉冲击,还是通过画面传递给观者的心灵共鸣?现在的我已经认识到: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好作品是有内涵有灵魂的,作为摄影人必须要加强自己作品的内涵表现、意境表达和感染力。

摄影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变是精神生活的享受、业余生活的的充实。除了要工作加班,还要抽时间关注摄影,每天忙忙碌碌但内心充实。通过摄影这个爱好我结交了各行各业里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生活圈子,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特别是网络成名之后,经常会收到全国各地的讲座邀请,利用周末时间与影友们分享摄影技艺乐在其中,让自己也变得更有自信了。有很多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网友通过电话、邮件、博客留言、站内短信、QQ、微信等各种渠道找到我,询问内容涉及摄影交流、网站事宜、技术要领、艺术构思、、指点作品、器材咨询、行程线路、拍摄地点、模特申请、拍摄邀请等方方面面。由于我本职工作很忙,时间和精力很有限,无法逐一回复,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如果当初没有学习摄影,可能现在的生活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一个工作三点一线,生活枯燥乏味的老刑警,内心也没有现在这样充实和强大(暗笑)。翻看这些年自己拍的那些照片,总会意识到自己的改变,岁月的流逝,美好的定格。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5)

一袭红衣,静谧心安;一缕神光,当下觉知。

Q3.很多人像摄影师在拍多了之后,作品说是会形成一种风格,但是连主题、场景都会十分类似,难免会引起审美疲劳。反观您博客里现有的上百组作品,在题材上可谓是丰富多彩,您是如何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保持题材多样性,创作出这么多不同主题的作品呢?

由于职业缘故,现在的我每年只能休10天年休假,每年只批准自费出国旅行一次。正因为我业余时间很有限,所以我会比别人更懂得珍惜每一次的外出拍摄机会,会在保持题材多样性和新颖性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在主题构思和前期准备方面花更多的精力。

另外,我不愿重复别人,也不喜欢重复自己,去年我构思策划和拍摄的《梨花又开放》和《柿子红了的时候》很火,之后有很多母女和情侣慕名联系到了我,出钱请我再去拍摄。这种翻拍对我来说可谓轻车熟路,连服装道具也是现成的,要是婚纱影楼或摄影工作室一旦有个受市场欢迎的主题套系,绝对希望复制再复制,轻松地赚一笔。

但我还是婉拒了,坚持不接商业客片,不搞摄影培训班和带商业摄影团(不是我清高,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禁止兼职搞第二职业),若单位领导批准我正常休几天年休假的话,我宁愿自己掏钱去拍摄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在有限的业余时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题材,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保持题材的丰富和主题的多样性。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6)

般若之光 蒲甘古城流淌着微妙法音,千古不息;毕钵罗树开放着般若之花,明心见性。2015年10月摄于缅甸。

Q4.您的《柿子红了的时候》这组作品,在美篇有着近40万的阅读。可以分享一下这组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故事,以及为什么这组片子会如此受欢迎的心得吗?

因为工作原因我半年时间没休假外出拍照,直到去年10月佳能(中国)公司拿了一台最新上市的5D4单反数码相机交给我试用,并邀请我11月中旬在西安举办一场大篷车摄影讲座。讲座安排在周日,前一天周六我正好有空闲,想趁这个机会顺便在陕西拍一组人像片子。

考虑到那个季节正是柿子红了、叶子掉了的时候,我便与西安朋友联系,请他们到时候带路去附近的大山里找柿子树和旧民居取景拍摄。我这次构思的拍摄主题是表现爱情与乡情,需要一男一女两个模特,我联系的女模是我以前认识的一个西安职业模特,而男模是我的单位同事,他也是一名喜欢摄影的警察,请他客串出镜。

我提前在淘宝下单网购了全部服装, 模特造型定为陕北乡村男女青年形象, 竹篮、竹竿、板车等道具是在拍摄现场临时向当地农民借用的。这组片子从主题构思、情景故事设计(文案)、准备服装、模拟图片调色用了十多天时间准备,在陕西蓝田的实地拍摄只有几个小时,最后出来的作品还有很多遗憾与不足,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完美。

这组片子在我的摄影博客和各大摄影网站发布收到了过100万的阅读量,用美篇APP编辑发到了手机端通过微信等移动网络渠道传播也有近40万的阅读量,仅在美篇里也有3200多个点赞和近700条留言,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在此感谢各位美友们热情洋溢的留言支持与鼓励,祝大家摄艺进步,摄影快乐!

至于说为什么这组片子会如此受欢迎,可能是因为这组柿子树背景的乡土爱情人像题材形式比较新颖,创作思路比较接地气,模特的演绎自然朴实,感觉比较到位,画面能勾起人们的一些美好回忆。虽然拍的故事也很平凡,但是因为在前期构思、镜头语言运用比较成功,以及后期调色处理、图片编排顺序、背景音乐选择上多花了心思,经过反复琢磨后才呈现展示给观众。只要作品走心,自然会大受欢迎,从作品下方美友们的留言点评和后台的访问来源和地域分布统计也可以证实这个判断。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7)

柿子红了的时候 秋风吹落叶,柿子红了天,岁月渐遥远,转眼又一年。

Q5.如果您要拍摄一组人像作品,从准备策划,到前期、后期,您会做哪些工作,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如果是出外景摆拍模特,像拍电影和电视那样搞摄影创作,那前期准备和组织策划工作会比较繁杂:构思拍摄主题,思考表现手法,起草拍摄计划(剧本),选择外景场地,制定行程线路,安排交通住宿,邀请模特和影友,与模特和影友沟通拍摄主题;商讨化妆、发型、服装、配饰、造型;准备服装、道具、化妆。如果只是拍摄(记录)一组偏纪实的人像作品,那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工作会相对简单。

我的经验是:不论摆拍还是抓拍都需要少拍多想!努力开发照片以外的东西,拍出一种味道,让观众感觉你这照片有故事、有内涵、有意境,让人们挑剔的眼光在你的作品上多停留一会儿。有些传世佳作本身所传达的那种气氛和味道已经征服了观者,虽说从技术层面上还有欠缺,并不妨碍它成为经典。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8)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人体摄影作品,2015年4月摄于西藏林芝。

Q6.很多美友都是摄影新手,觉得美篇里的一些作品拍得太专业了,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对于这些业余爱好者,在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上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也是业余爱好者,不是职业摄影师。摄影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但作品没有业余和专业之分,只有优劣之分。给那些想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朋友们提四点建议吧:

1、摄影是一门易懂难精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一个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成长过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个人认为美篇上那些“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家庭聚会”流水账式照片更适合自己私藏与回忆,个体记忆的事物只会让自己触景生情,我们公开展示的照片要让与你生活经历无关的观众也有共鸣。一组图文的选编应该像写一片文章,主题明确、形式新颖、内容饱满、编排紧凑、有血有肉,方能令人感动、抓住读者的心,这样的精华图文别人才会主动转发分享和广泛传播。

2、努力提高自己摄影作品的辨识度,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在全民摄影、全民发表的互联网时代,每天有海量的图片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大家几乎都是用快速扫描的方式在浏览图文。遇到感兴趣的则稍作停留,对于无感的则一带而过,如何让人记住自己的照片,记住摄影师的名字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建议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专注于某一类题材(什么题材都想拍、什么器材都要买,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拍不好,沦为器材党),持之以恒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做到极致。无论是拍人像、风光、生态还是纪实,如果总是在模仿别人或重复自己,那么拍出来的东西就很难让别人眼前一亮。只有抒发自己的思想和心境,相机镜头才会变成摄影师以梦为马的画笔;只有追求独特的构思和想法,摄影作品才会让人感觉到天马行空的自由;只有给予图片以思想和灵魂,才能营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3、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积累决定深度,思想决定高度,提高摄影水平,功夫在诗外。通过海量阅读优秀的文学、影视、摄影等作品来拓展视野,还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随时把创作灵感记录下来积少成多。除了提高摄影师自身的审美水平、内心修为、综合素质之外,还必须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努力保持创作的热度和激情。

4、摄影的技与艺、术与道,各人有各人的追求,记录也好,创作也罢,只要自己真心喜欢就够了。可以把摄影当作谋生的职业和追求的事业,也可以当作本职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如果定位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那就别太拿它当回事儿。每个人都会做饭,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想)成为大厨师;每个人都会写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成为书法家;每个人都会画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成为美术家;定位和心态不一样,开心就好,快乐摄影!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9)

心慈、自然平和;心净、自然庄严。2015年10月摄于泰国,使用红外数码相机拍摄。

Q7.您之后有哪些创作计划?或者说在摄影上的目标和方向有什么长期的规划?

说实话,在摄影的目标和方向上我并没有什么长期的规划,只有短期的创作计划。等下一次有机会拿起相机去旅行创作,我想拍自己没有拍过的,拍别人没有拍过的,拍别人难以模仿的,拍自己都难复制的。当然,这都是很理想化的,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但我会尽力而为。今年的假期里我可能会去拍些人文地理题材的片子,充分享受旅行和摄影的简单乐趣,不忘初心,自由自在。

贝蓝品其他作品欣赏: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0)

佛前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2015年10月摄于缅甸蒲甘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1)

梨园魅影 梨园弟子,粉墨人生,演的是生旦净末丑,唱的是爱恨情愁苦。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2)

海底猎手 我像一片叶,四海都是家;我像一条鱼,自在又潇洒!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3)

活力巴厘岛 旅游摄影,拍人像、风光、人文、民俗、纪实不拘一格,题材虽不纯粹,但作品更加丰富,可以随遇而摄,尽情发挥。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4)

入定 瑜伽修行的一种境界,入定者能够止观静虑、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进入天人合一、浑然忘我境界。2009年作品,在互联网上的点击访问量已超过200万。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5)

我要飞 我要的这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2013年5月摄于仙本那。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6)

摘星少年 潜水是仙本那土著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为了在珊瑚礁里捕鱼和捞取海产,他们年幼的时候就故意弄破了自己的耳膜,小孩子的眼睛也进化得更适于水下视物。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7)

勘破红尘的喧嚣,刻印一袭经文深藏于万水千山;以你神圣的目光,点燃明亮心灯照耀这自在旅途。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8)

在仙本那,一片海滩就是一所幼儿园,一棵椰树就是一个游乐场。

本文配图均由贝蓝品拍摄

最后放一张贝老师的靓照

贝蓝品专访(美篇达人专访贝蓝品)(19)

艺术源于生活,美篇里有很多摄影师,那些你一看很专业的,其实现实里也都是来自三百六十五行的业余爱好者。只要你愿意去学习,不断地提高,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摄影高手。

最后,非常感谢贝蓝品老师于百忙之中接受的采访,以及对美友们的倾情指导。祝愿贝老师工作顺心,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