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经历过被自己大的孩子冲撞、被别的孩子冷落等受欺负的现象。有的父母会觉得这是孩子们的小打小闹,从一开始就没有去干预。但是到了后来,孩子“被欺负”习惯后,便不再和父母诉说,慢慢地在心里积压,情绪也越来越差,意志消沉、学习能力也飞速下滑······

所谓的“欺负”,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对另一个人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或侵害,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是儿童在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良行为。如果父母一开始觉得是小朋友之间的摩擦不以为然,积累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孩子受欺负如何教孩子反击(孩子被欺负还不吭声)(1)

孩子为什么会被欺负?

先天气质

我们会发现,受欺负的情况总是在某些孩子身上发生,这些孩子有着共同的特点,比如性格极度内向、沉默寡言,畏缩退让等。在受欺负的时候,他们不敢反抗、忍气吞声。这些孩子有着较低的自尊心和较高的自卑感,在被别人欺负时表现出退缩、顺从,有抑郁的倾向。

自身认知

在孩子刚开始受欺负时,他们会和父母报告,而父母们也会对于欺负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受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特定群体的欺负,那他们便会简单地将受欺负的原因归结为:因为我告状了,而且告状了他们也还是会继续欺负我的。之后便不再和父母诉说,形成一种“习惯性无助”的心理。

家庭环境

研究表明:那些出生于娇宠、溺爱家庭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受欺负。这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不鼓励自主独立,当孩子遇到事的时候,一心只想着“我要告诉我爸妈!”,而不是通过和欺负者交涉来处理问题。

孩子受欺负如何教孩子反击(孩子被欺负还不吭声)(2)

父母应如何引导受到欺负的孩子?

给予足够的安慰

孩子受到欺负之后,心情一定会跌落到低谷,也会由于受到了惊吓而变得害怕。这时候,家长的关注点不应该在于这件事谁对谁错,而是去安抚孩子的情绪,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也一定会支持你、帮助你的。待孩子的情绪有了缓解,我们再去和孩子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抓住“第一次”

当孩子“第一次”受到欺负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重视起来,教孩子他们可接受的应对措施,比如当受到欺负,我们要学会协商,告诉欺凌者“你不可以这么做!”,如果协商不管用,可以大声呵斥。在自身已经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反抗。此外,家长们也可以和孩子进行演练,通过模拟不同情况的欺凌,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尝试去化解欺凌行为的发生。

孩子受欺负如何教孩子反击(孩子被欺负还不吭声)(3)

远离溺爱

在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学会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穿衣服、穿袜子、收拾玩具等等。通过让孩子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自己是可以解决的!图文来源:斑马育儿说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