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估计是最长的一个寒假了,在家玩游戏,看动画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孩子练习以前做过的习题。提及“题海战术”很多家长都持着,既恨又无可奈何的态度,这种枯燥机械的学习方式确实没有什么乐趣,但是它又是提高孩子成绩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形容为一辆汽车的话,那么我们人类大脑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我们所依赖的是自己的记忆而不是思考。
学习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过程,因此这个时候需要大脑保持超负荷状态,尤其是遇到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些挫败感更会加深我们的恐惧,无形当中,这些都加重我们学习的难度。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尤其是那些陌生的名词,触动的是我们的“感知记忆”,这些感知记忆会从视觉、触觉等感官器官接收进来,但是这些信息停留在大脑中的时间非常短,大概只有1秒钟,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更多的信息也会从脑袋中流失。
如果其中的一些信息被你额外注意了,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也就是大脑加工和处理的环节。这个环节相当于把信息存入电脑的内存区,里面存放的信息,是你现在要处理的信息。比如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可能这一串新的数字,在你短暂工作时间内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由于大脑“内存”有限,如果这里面有其他不被加工的信息,它们就会退出大脑内存。另外还有一种退出方式,会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当中,如果再次拨打这个号码的时候,它就会被再次唤醒,从长期记忆当中调取出来。
所以我们时常说,这个知识点有没有被记住,实际上是指那些不能被存储到长期记忆当中的知识。那么究竟是哪些信息会存到我们的长期记忆里呢?
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个记忆带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会更容易被记住,比如婚礼、生日、毕业庆典等等,这些具有强烈情感的事件,往往会被深刻记忆。但是我们日常学习不可能总依靠这种强烈的情感,所以我们要找到不用强烈情感就能够记忆的方法。
重复也能够加深记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算是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只要我们不断重复它,总是能够记住它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复记忆都能够对记忆有帮助,我们以前上学时候不断重复背诵的英文单词,毕业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忘记。
大脑的思考模式是,即使你重复多次的事情,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再被调用,那么大脑就会认为这个东西没有用了,可以放弃。如果总想着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有必要留下来。
可能你也有这样的情景,如果是第一次听见这个陌生词,你可能毫无感觉,但是相同的事情如果重复被提及,或者说你能够复述给他人听,那么你的印象就会深刻很多。那是因为在你输出的过程中,大脑会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只有经过自己思考之后,才能完全消化吸收这个问题。
这个思考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最佳方式,所以学校里那些喜欢助人为乐,主动给其他同学讲课的学生,往往对这个知识的记忆非常深刻。所以无论你是工作还是学习,把你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分享给身边的人,不但帮助了他人,同时对你的记忆也有帮助。
我们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理解,理解为什么非常困难,因为要进行抽象思维。我们往往对那些具象的东西有很强烈的感受,但是那些抽象的事物,我们往往会选择回避。
其实人类的思考模式一直是利用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未知的事物,比如我们常常采用类比的方法,让他人理解一些陌生的知识,比如我们说电流,是电子的移动,如果我们把它们形容为水管当中的水流,这样就很容易理解。
理解新的概念,目的是让那些知识点能够从长期记忆当中抽调出来,进入记忆重新加工区,让它和新的情景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人类理解知识的过程,其实也是记忆的过程。
所以没有人把新的概念完全灌输给学生,任何新的知识与概念,都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们时常所遇到的理解之所以困难,那是因为大脑需要调取出相关的原有知识,然后再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然后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比如别人给你谈黑洞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黑漆漆的洞穴,但是后来又有人告诉你,黑洞是一个点,你有可能想到的是黑色铅球,之后可能再给你抛出一个概念,黑洞当中光也逃不出来,在你脑海里可能想到的黑色的魔法球......
除了理解问题以外,还有理解深浅之分,就像我们对黑洞的理解,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黑漆漆的洞穴”。所以即使我们理解了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也未必能够运用到具体环境当中去,这就需要知识的迁移能力。
所以学习知识,要想深刻理解某个知识点,必须深入了解这个知识的内容,相关知识点越多,越能够帮助你加深记忆。你平时看到的知识点或许只是一个近景,当你对这个知识点周围的知识了解越多,你才能看到这个知识点的全景。
同样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更多的举一反三,这样我们能够调动更多的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
现在很多家长一听说题海战术,都是十分反感的,这种不停地做试卷,不同地做同一道试题,被认为是摧残孩子们的幼小的身体,还有灵魂。那么这种题海战术有意义吗?非常有意义。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不经过充分的练习,我们是不可能精通一门知识,一项技能的。比如说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如果不经过大量机械式的反复练习,他是不可能记住那些投篮要领的。以及他们面对防守队员时候,如何运用突破技术,都是机械式的反应。像带球突破,常规投篮,都是不假思索,自动化的动作,这样才能够留给大脑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那些战术策略,以及复杂的跑位。
这些基础的知识、技能,就像运动员运球技术一样,是一项基本功,需要不断用题海战术,不断重复练习,才能够加强我们这些基础的技能,为学习那些更高级的技能做好准备。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可能基本的控球都不会,会成为顶尖的运动员,那些“天才”只会出现在影视剧当中。
当你拥有了大量的自动化技能,才会让你的大脑拥有更多内存区,去处理更多的复杂的信息。那些在台上即兴演讲的高手,他们都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像我们开车一样,踩油门、刹车、转向等都不需要思考,脱口而出。
那些学习过程中的公式、定理以及学科的基础概念,只有通过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我们才有可能去探索深层次的知识。所以题海战术是强化我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个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这些题海战术并不是说无限度的练习,在某种情况下,过量的练习反而不利于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这种题海战术呢?那些基础性的知识,尤其是需要长时间记忆的知识,比如数学当中的乘法口诀,汉语英语单词,化学的基础公式等等,这些都需要题海战术来不断练习,加深记忆。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学,又或者说,学习之所以对觉得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人类天生好奇,但并不是天生擅长思考。学习是需要思考的,但人类的行动更多依靠记忆。
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困难,是因为我们通过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大脑倾向于选择具体的知识。所以,想要理解地更好,就要去掌握深层知识。反复练习,是掌握深层知识、加强记忆的一项最佳途径。那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为更加深入和高阶的学习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