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宜春市,你会发现这座美丽的城市与“袁”字非常有缘份。宜春市面积约1.87万平方公里,辖六县三(县级)市,以及一个主城区,这个主城区就叫袁州区。
换句话说,宜春市与袁州区是地县(区为县级行政单位)一体的。有一条河流名叫袁河,由西往东横穿整个袁州城区(宜春市区),出市区后经分宜(明嘉靖朝权臣严嵩家乡)、新余,后汇入江西省最大的河流——赣江。在袁河北岸不远处,有一座袁山公园,因袁山而得名,是宜春市家喻户晓的名山。而宜春古称为袁州,则得名于袁山。
这个袁山到底是什么来头?袁山有两个山头,海拔都不算特别高,大袁山海拔只有208米。袁山为何叫袁山?
有一个人有关,他叫袁京。袁京不算很出名,但他的子孙知名度非常高,就是东汉末年两大失败者——“好谋无断”的袁绍和“冢中枯骨”袁术。
二袁家世地位非常高,“四世三公”是汝南袁氏最响亮的招牌,家道中落的刘备对二袁家世非常的羡慕。汝南袁氏始于司徒袁安,袁安在汉明帝大兴楚狱时救活了数百家,各界对袁安感恩戴德。自此,袁氏四世三公,是东汉中后期最顶级的豪门大族。袁安有三个儿子,袁京是袁安次子,袁京喜欢做学问,不喜欢官场的勾心斗角,云游四方。袁京来到扬州豫章郡(治江西南昌)的宜春县,他喜欢这里的秀山丽水,便隐居于此。因为袁京德行高尚,他死后,人们就把他隐居的这座山称为袁山。
宜春县早在西汉武帝时就设立了,直到东晋孝武帝宁康年间,才改称宜阳,但与“袁”字还没太大的关系。到了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出兵消灭了割据江东的南朝。南朝陈设有安成郡,宜阳县为安成郡下辖,陈后主陈叔宝之父陈宣帝陈顼在没当皇帝前,他的爵位就是安成王。
隋文帝撤销安成郡,改设袁州,治所迁到了现在的宜春主城区(袁州区)。从唐朝开始,宜春就开始称袁州宜春郡,后只称袁州,明清时设袁州府。袁山到了南朝已经大名鼎鼎,这也是隋文帝设袁州的原因。(为行文方便,袁州区以下皆称宜春)
宜春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江西省与湖南省的边界上。宜春北有湖南丘陵(在江西省的延伸),西有赣湘交界的罗霄山,南有武功山,袁水横出其间。在交通条件落后的古代,从鄱阳湖平原的南昌进入湖南经济最发达的湘江一线,一般就会沿着赣江西上,经新余、分宜、宜春,出萍乡入湘。作为我国南方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沪昆铁路,在赣湘两省间走的就是这条线,从杭州到长沙的杭长高铁,也基本走的是这条线。
现代犹如此,古代更不用说了。
古人认为宜春以东可为豫章(南昌古称)屏藩,以西可(越罗霄山)控扼长沙,是襟要之地。如果有兵从江东方向进攻湖南,那么宜春是必争之地,走陆路的话,几乎没有第二个选择。宜春扼三山之险,又有水路可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包括运兵和战略物资。而出了罗霄山,对面就是长沙、湘潭、株洲,也就是说长沙以东无险可守。南方在大乱世时,很少出现有军阀同时控制湖南和江西的。在多数时候,湖南都是单独成国,而江西一般则由江东王朝控制。自唐朝中期以后,湖南和江西的行政区划就以罗霄山为界了。唐末时,大军阀孙儒兵败,大将刘剑峰带着马殷等人流浪进入湖南,就是从江西腹地经袁州入湘的,而马殷之后做了楚王。几十年后,楚国兄弟相争,实力强大的南唐企图灭楚。
南唐皇帝李璟(李后主之父)派人称边菩萨的大将边镐屯兵于袁州,就近密谋入湘。楚国大乱后,李璟立刻让边镐率兵万人出袁州直趋长沙。因为长沙在东无险,宜春是长沙的门户,宜春一丢,长沙无守之望。楚国很快灭亡了。
这个很好理解,从长沙至南昌之间,有一条狭长的两山夹一谷的通道,而宜春就是这条战略通道上的那座城门。城门一开,长沙无险矣。现在在宜春以西还有一个江西省的地级市,就是大名鼎鼎的萍乡。萍乡相比宜春,距离赣湘边界更近,数十里外就是赣湘交界的插岭关。
不过自唐以后,萍乡作为县级行政区,一直隶属于以宜春为治所的袁州。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萍乡才脱离宜春专区,成为江西省的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