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协作体教研”拉动薄弱学校发展小学阶段,每处局属学校与一个乡镇结成对子,组成6个协作体;初中阶段,按区位划分为5大教研联组,以协作体(教研联组)为单位形成常态交流机制,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培训、课堂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发挥局属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即墨课比科教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即墨课比科教育(即墨市四大教研模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即墨课比科教育

一是“协作体教研”拉动薄弱学校发展。小学阶段,每处局属学校与一个乡镇结成对子,组成6个协作体;初中阶段,按区位划分为5大教研联组,以协作体(教研联组)为单位形成常态交流机制,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培训、课堂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发挥局属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是“菜单式教研”为薄弱学校补充“营养”。立足薄弱学校教学实际问题,创新教研方式,加强跟进式指导和教研引领,开展菜单式教研。学校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菜单”提报给市教研室,由教研室根据菜单组织相关教研活动,为学校传经送宝,帮助学校解疑答惑。

三是“网络教研”为农村学校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统筹城乡教学资源,探索形成“骨干教师承担,学校集体备课,教研室组织区片集体研讨进行教学案、导学案编写”的全新教学研究机制和校本培训模式,将教师培训、教法研讨、教材分析等用网络教研集备这根主线穿起来,教研员和广大教师之间实现跨时空、多主体交流,强化了教研员教学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

四是“校本教研”增强课程实施管理水平。引导学校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督促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不同需求,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时间自主开发或选用学校课程,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在首届青岛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青岛市教育局)

,